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賴港18年無主「洋垃圾」被請回老家!上海外高橋港區2個月已掃除4902噸

賴港18年無主「洋垃圾」被請回老家!上海外高橋港區2個月已掃除4902噸

短短2個月,上海外高橋港區清退了224箱超期滯港無主「洋垃圾」,總重達4902噸,其中滯港5年以上的佔比超過60%,甚至有「元老級」的集裝箱,賴在港口不走長達18年!

種種跡象表明,已開始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的上海,對「洋垃圾」自然更不會心慈手軟。

上海外港退運固體廢物出境。(蔣松杞 攝)

「洋垃圾」到港後為何無人認領?

在上海,被各國「洋垃圾」盯牢的目標港區主要為遠洋航線密集、集裝箱卸貨量巨大的外高橋港區和洋山港區,尤其外高橋港區,因其建成時間較長,所積壓的滯港無主「洋垃圾」更多。自今年4月開始,上海口岸集中清退(含無害化處理)的共計122票滯港固廢中,就有102票來自外高橋港區。

貨物到港後,正常流程是:收貨人報關、繳稅、提離,而這些箱子之所以無人提離,其中必有蹊蹺,多為收貨人不明原因消失,也不排除境外不法商人偽造境內收貨人,旨在將「洋垃圾」運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收貨人原計劃鋌而走險走私固廢進境,後感風險較大,最終決定放棄而不敢報關。

「洋垃圾」退運是全球難題,若未能第一時間退運,一方面,其租箱費、堆場費等呈幾何級上升,甚至出現一個固廢集裝箱貨值僅幾千或上萬元,而滯港成本卻高達數十萬元的情形,使發貨人常以無經濟實力為由逃避退運責任。此外,由於滯港時間過久,境外發貨人發生變更甚至消失,也成為退運的極大障礙。當然,依據現行法律法規,集裝箱到港後3月仍無人報關,方能啟動無主認定及後續程序,而箱內是固廢還是其他正常貨物,是國家限制類還是禁止類固廢,這些都需實施專業鑒定和複核,都可能拉長退運戰線。

外港海關退運廢紙板。(趙方逍 攝)

鼓勵船公司聯繫境外發貨人打通退運路

重重困難面前,眼看「積重難返」。但這次,上海口岸決心極大,即便「積重」也必須「返」!

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副關長王殿文告訴記者,對於這批無主賴港固廢的退運行動,外港海關協調了各方力量。首先,確認固廢的過程十分繁複,隨後外港海關與這些「洋垃圾」所涉及的22家船公司逐一約談,並深入6家重點船公司實地了解訴求,鼓勵他們積極聯絡境外貨主,以打通退運路。這些船公司包含丹麥馬士基、瑞士地中海、法國達飛等,幾乎囊括了世界排名前十的航運企業。

他們作為固廢的承運人,自然負有一定的退運責任,但其最大顧慮在於退運所需承擔的大額滯港和搬移費。為此,外港海關專門建立了船公司微信群,以集中聽取企業訴求,並專門就此報請上海海關,協調上港集團減免相關費用。上港集團為此專題審議,最終決定:只要船公司限期兌現退運承諾,即免去其堆場和搬移費,減免總金額涉及數千萬元人民幣,一舉掃清了「洋垃圾」退運中經濟成本這一最大障礙。

事實上,退運之路何其不易,其中周折一言難盡。對船公司而言,由於時間久遠,境外原發貨人往往難覓蹤跡,必須重新尋找。對此,外港海關全力配合,對所有固廢集裝箱全部拍照取樣,將貨物詳情完整提供給船公司,支持船公司在境外尋覓願意接手這些固廢「原路返回」的企業。其中有一票,是涉及50個集裝箱的含鋅、鉛礦渣(幾無再加工利用價值,若進入國內並掩埋處理,將導致空氣、水質、土壤的極大污染),船公司幾經尋覓,期間3次變更境外收貨人。對於這些態度認真的船公司,上港集團履行承諾,堆場費等「既往不咎」。

外港海關退運廢紙板。(趙方逍 攝)

然而,仍有一船公司磨蹭誤事,規定期限過後,該公司無法再享受費用減免。事後,該公司即便將固廢退運出去,依舊支付了不菲的堆場費。

環環相扣,不讓「洋垃圾」錯失「回家路」

船公司一旦敲定境外收貨人,便馬上安排船期,而相關繁複手續必須跟上,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王殿文告訴記者,除了船公司微信群,外港海關還專門建立了「外港固廢清退處置聯絡群」,協同固廢清退前後道各環節,為固廢「回家」提供一切支持手段。該微信群由外港海關物流監控一科為總協調,7*24小時響應,處理進度時時跟進。

王殿文記得,5月份某個周六,群內,船公司方面傳來捷報,一票固廢已找到境外收貨人,須緊急安排下周一船期出運。這意味著,集裝箱必須趕在周六從堆場運至港區。為確保萬無一失,外港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當天專門從家中趕至現場報關窗口,配合該票「洋垃圾」報關。此後,在該票「洋垃圾」審單放行環節中,又因相關信息不匹配,導致步驟無法推進。這一突髮狀況在微信群中發布後,外港海關查驗科科長同樣從家中趕至碼頭堆場,協調碼頭操作,修改相關參數,使集裝箱順利登船……

最終,在外高橋港區長期「賴港」的102票共計6000餘噸固廢中,有88票成功實現「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另有14票因船公司倒閉或已退出市場,只能留在上海本地作無害化銷毀處理,其銷毀成本是其貨值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上海海關緝私部門查扣的廢舊電池,其中不乏已淘汰多年的手機型號,大量電池已污損、生鏽、甚至滲出粘液,有的已是經過初步熔煉的廢碎料。(張潔 攝)

我國一度是世界最大垃圾進口國,年進口垃圾約佔全球貿易量的56%。據央視報道,垃圾產生國在其本國處理電子垃圾每噸要花300元人民幣,但走私到中國卻只需要100元。但是,自去年1月起我國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規,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在內的4類24種固廢之後,我國各口岸固廢進口量銳減。以上海外高橋港區為例,今年1至6月,進境固廢451批次、3340標箱,同比分別下降38%和47%。再加上近期上海海關高壓實施退運,「洋垃圾」更加進境無門。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禁止「洋垃圾」的堅決態度已使各大船公司不敢怠慢,不少船公司在攬貨過程中,對於有固廢進出口「前科」的企業格外謹慎,寧可不做此單生意,也不想給自己「惹禍上身」,由此也幫助我國在源頭上阻斷了「洋垃圾」的進境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冷玉英:上海每年舊住房改造面積不低於千萬平方米,設計理念待提升
為什麼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