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復旦、交大等名校走出的電競人

從復旦、交大等名校走出的電競人

2000年的一個夏夜,酷暑高溫與窗外的蟬鳴聲令人抓狂,張宏聖卻呆站在屋中,渾然不覺。他的目光久久不能從手上那張成績單上的「F」移開——又有三門課不合格。這意味著因掛科過多而留級一年的他,不得不從上海交通大學退學。

5年後的又一個夏夜,一樣的高溫,一樣聒噪的蟬鳴。通過復讀考上復旦大學醫學院,並順利讀到大四的張宏聖,這次主動選擇退學。

當年25歲的他在宿舍里接到GamesTV創始人之一「妖魔」張哲希的電話,邀請他擔任公司的電競解說、主持人。但這是一份全職工作。放棄復旦大學的名校文憑,放棄成為工作穩定體面的醫生的機會,「我只考慮了大概10分鐘,就答應了他。」張宏聖說。

如今,「BBC」張宏聖已是電競圈內最知名的解說之一,也是滬上電競傳媒公司ImbaTV的聯合創始人。不過,在他第二次退學的2005年,沒有人能理解他的決定。畢竟,無論是當醫生,還是投身其他高收入行業,先後在交大、復旦就讀的張宏聖本有「更好的選擇」。

人社部最新發布的電競就業報告顯示,電競行業只有16%的從業者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如此低門檻的「打遊戲」行業,卻吸引了名校人才,這是一種浪費嗎?

張宏聖覺得並非如此,「電子競技可不只是『打遊戲』,它更像傳統體育行業,從業人員不只是選手——有俱樂部的教練、數據分析師、公關團隊,也有相關公司的解說和其他工作人員。因此,16%絕對是偏低的。」

「你能想像,國際足聯和歐洲五大聯賽的從業者們,大多數都只有高中、大專學歷嗎?」他反問。

解說席上的張宏聖。受訪者供圖

月底,兜里只剩10元

張宏聖所在的ImbaTV不太好找。它「藏」在靜安區靈石路上一棟不起眼的三層小樓里。

對於中國的電競行業,靈石路是一個繞不開的地方。一條普通的小馬路,集聚了超過20家知名電競企業,形成了完整的電競生態,在業界內有著「宇宙電競中心」之稱。

園區內樓房均由舊廠房改造而來,低矮而樸素,匿在樹蔭下。走進小樓,穿過充斥著滑鼠、鍵盤敲擊聲的ImbaTV辦公大廳,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一個昏暗的小房間里見到了張宏聖。他與一群人坐在沙發上,緊盯著屋裡唯一的光源——一台大電視。屏幕上,雙方選手正在進行足球遊戲對戰。見到記者,他趕忙起身走出房間,說:「這是我們公司的『足球賽』,房間里還有倆公司的合伙人在看球。這幫人搞了個聯賽,規則特別複雜。」

2014年6月6日,張宏聖與「117」沈偉榮、「海濤」周凌翔、「83」吳仲宇、「小馬」梁若冰和張哲希,6名電競傳媒領域的元老級人物一齊染白頭髮,在微博上宣告ImbaTV的成立。他們曾共事多年,離開之前的遊戲公司時,其中3人已經擁有公司股份。

「有股份的人當時都簽了一個象徵性協議,拿了1元錢,放棄了股份。」張宏聖說。

他們之前所在的遊戲公司自其前身GamesTV創立起,幾經沉浮。用張宏聖的話說,「從六七個人,年營收總流水200萬元左右,做到百來號人,1.5億元的總流水」。就是在那段時間,張宏聖從一個非職業選手出身的草根解說成長為中國電競圈的名嘴。

2013年夏天,在第3屆DOTA2國際邀請賽4進3的比賽中,最後一支來自中國的俱樂部同福戰隊被淘汰。鏡頭切到解說席時,另外兩名解說哽咽得說不出話,而張宏聖很快剋制住情緒,總結、收尾。這是他解說生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第3屆DOTA2國際邀請賽上的這一幕給無數電競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訪者供圖

在網路問答社區中,網友們這樣評價他——學習能力強,涉獵領域廣,情緒控制得當,控場能力極強。更有人直言,張宏聖是電競傳媒界的卧龍,得之「可安天下」。

但沒多少人知道在台前永遠篤定控場的張宏聖在事業低谷期曾有多難。最艱難的2008年,公司財政出現問題,員工紛紛離去,張宏聖的收入驟降到每月3千元,而工作量不減反增。

一個冬夜,他加完夜班,準備坐夜班公交回家,卻遲遲等不到車。「當時的夜班公交車45分鐘一班,可能是我到車站時剛開走一班吧。」憶起那段艱苦的日子,張宏聖報以一笑,「當時收入低,每月都是『月光』,到月底,兜里只有10元錢。不是不捨得打車,是真的打不起。」

半夜的上海街頭,氣溫跌到零攝氏度以下,天空開始飄雪。張宏聖在車站前縮起身子,等足了40分鐘。車來的時候,「腳已經凍得快沒知覺了」。

但當記者問張宏聖「最困難時是否後悔沒做醫生」時,他眼裡笑意未減。「反正我是不可能做醫生的,學醫要背的東西太多了,太痛苦了。」張宏聖半開玩笑地回答,「真要說後悔,肯定是在交大被退學的那年比較後悔。」

ImbaTV成立時,六名創始人都把頭髮染白。左一為張宏聖。 受訪者供圖

在學業與電競之間

包括張宏聖自己,所有人都沒想到,2000年,張宏聖在留級1年後,因沉迷遊戲,掛科3門被上海交大退學。

學生時期的張宏聖在周圍人眼中是個喜歡玩遊戲但很有天賦的尖子生。因病休學兩個月還能考第一,高中考入滬上名校交大附中,1998年考入上海交大機械工程與製造專業。

「小時候,爸媽管得比較嚴。雖然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考試扣一分挨電線抽一次,但玩遊戲的機會確實少。」張宏聖告訴記者,他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是偷偷溜去姑父家的時候,「姑父家裡有台『386』電腦,我就在上面玩《大富翁》和《三國志英傑傳》。」

用他的話說,上大學後爸媽不再管束,憋壞了的他「一下子就玩崩了」。「天天翹課,每天玩10小時遊戲。最誇張的時候,連打5天5夜遊戲,只睡了兩個小時。」他說,當時也時常告誡自己,不能再玩了,再玩就要掛科了,但就是控制不住。

被校方退學後的張宏聖倒沒有迷茫。他很清楚,如果就此放棄學業,「對不起家裡人」。面前只有復讀這一條路。1年後,他又一次坐在高考考場里。

「12年教育留下的底子在那裡,復讀只是強化記憶,其實不難。新聞里不是經常有類似的情況嗎?」這並非自吹自擂,張宏聖第二次高考成績確實不錯,雖然差第一志願復旦大學金融管理專業1分,但還是考入了七年學制的復旦大學醫學院。

張宏聖上第一堂課時,就傻眼了——醫學生要背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從沒想過要做醫生,但當時分數比較尷尬。不去復旦醫學院,我就得去外地讀大學了。我還是想留在上海。」

不過,有了被退學的慘痛教訓,張宏聖沒有再因沉迷遊戲而荒廢學業。他告訴記者,雖然他仍愛玩遊戲,但「從不翹課或通宵玩遊戲」,成績也保持在班級中游。

在課餘時間,他當過遊戲網站的編輯,一路做到站長,還因此受邀做過各種電競賽事的兼職解說,在圈內小有名氣。大四結束後,他接到了張哲希的邀約電話。

張宏聖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沒怎麼猶豫就決定放棄學業,原因有很多。比如,他從來就沒想過要做醫生;比如,他有些先天性的手抖,不適合拿手術刀……說到這裡,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當一個人想打退堂鼓的時候,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不過,我確實想做電競這行。」

學業與電競,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

名校不僅僅是標籤

與張宏聖曾經半夜在上海街頭等公交車的情形頗有幾分相似——2015年11月,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氣溫已破冰點,窗外飄著小雪。不過,季海洋並沒在街頭挨凍,他坐在與朋友新開的火鍋店裡,望向窗外。

那間不到90平方米的火鍋店生意不錯,熱氣蒸騰,人聲鼎沸。可季海洋總覺得,「火鍋店老闆」這個頭銜不適合自己。

大一開始接觸電競且一度在業餘比賽中拿過不錯成績的季海洋,在本科畢業後,向美國幾家知名電競俱樂部投了簡歷。「DC俱樂部本來打算給我offer(錄用通知)。」他不無遺憾地說,「但後來他們給我發郵件,說要解散了,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一時沒想好做什麼的季海洋,乾脆與朋友合開了一家火鍋店。

思前想後,他決定回國,到電競行業發展。Newbee等幾家世界一線俱樂部都向他伸出橄欖枝,季海洋卻選擇了規模不大的初創俱樂部——FTD,成為其王者榮耀分部的數據分析師。

FTD俱樂部的老闆名叫伍聲,其更為人所熟悉的稱呼是「2009」。那是他退役前的比賽ID。

2010年,23歲的伍聲在經歷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巔峰後宣布退役。彼時,人們很難理解:一支在全世界所向披靡的戰隊,其靈魂人物為何在黃金年齡急流勇退?

但從浙江大學畢業的伍聲看得更遠,他說:「我已經在遊戲里證明了自己。『青春飯』不能一直吃,想清楚之後做什麼,才是更重要的事。」

伍聲的腳步邁得和他的眼光一樣遠:轉行視頻作者、解說,開代理淘寶店賣衣服、零食……這些舉動在當下的視角看來,已是司空見慣的退役電競選手模式化變現手段。但在中國視頻網站剛剛興起,直播平台尚是天方夜譚的2010年,伍聲的選擇無疑是大膽且具開創性的。後來的幾年裡,伍聲重建FTD俱樂部,投資多家遊戲、電競公司及賽事,推出遊戲,打造平台……

時至今日,「2009」作為電競選手的老傳說已經淡去,而「伍聲」卻以成功商人的身份在圈內創造了新的傳說。不過,圈內人依舊慣稱他為「9神」。

伍聲、季海洋、張宏聖,顯然屬於電競從業人員中文化水平較高的那一小撮。

季海洋工作的「純技術含量」,比起張宏聖高一些,本科時所學的編程、建模知識對數據分析師職業很有益處。

張宏聖雖未拿到本科文憑,但先後在交大、復旦就讀的他坦言,雖然所學專業與工作並無直接聯繫,但他能在主持、解說這一角色上獲得成功,並非全靠天賦。

「高中時在廣播站工作,大學裡也參加過辯論社,所以第一次上直播時心裡還算有譜。」張宏聖回憶自己的第一次直播演說。

那是2005年WCG世界總決賽,他與剛退役的前職業選手「MagicYang」周晨搭檔,通過P2P平台直播解說。這不僅是張宏聖的第一次直播解說,也是電競賽事在中國的第一次同步播放,更是中國人「SKY」李曉峰第一次拿到世界冠軍。奪冠那一刻,張宏聖振臂高呼,熱血澎湃的還有屏幕前觀看直播的創紀錄的25萬觀眾。

「什麼行業不需要高學歷人才?」

人才的流動,直接體現一個行業的繁榮。

除了張宏聖、伍聲、季海洋等人,中國電競行業內還有不少名校出身者。著名職業選手「小魚魚大仙人」王勰愉畢業於復旦大學,退役後成立俱樂部;前遊戲風雲知名主持人吳雪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不過,張宏聖與周凌翔都承認,電競行業從業者中16%的本科率著實偏低。

「所以我們要辦『電競學院』。」ImbaTV聯合創始人之一周凌翔告訴記者,他們想在學員已接受的高等教育基礎上「再添一層職業培訓」。

在ImbaTV官網上,掛著「電競學院」的招生條件——「本科及以上學歷」。記者問周凌翔原因,他反問記者:什麼樣的行業不需要高學歷人才?

他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帶著些許火氣,但旋即冷靜下來,向記者解釋:「和各行各業一樣,學歷是一個高效的篩選方法。本科畢業至少證明你有平均水平以上的學習能力。」

張宏聖正在ImbaTV的電競學院項目上講課。 受訪者供圖

「電競學院」開設兩期以來,報名學員中不少來自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悉尼大學等國內外名校。「學員們學習能力大都很強,而且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如今在ImbaTV擔任電競教育項目負責人的季海洋說,「第一期學員畢業後,收到了VSPN、LGD俱樂部、網魚網咖等電競知名企業的邀約。但有的學員斟酌後,覺得電競行業並非如其想像,或者覺得不合適,會主動放棄。」

季海洋坦率告訴記者,他家境不錯,「可能從我嘴裡說出來比較『裝』,但工資待遇對我來說真的不重要。最看重的,還是工作本身能給我提供的學習、成長機會與空間。」

這是季海洋回國時選擇去初創俱樂部FTD的原因,也是2018年6月他應周凌翔邀請到ImbaTV擔任電競教育項目負責人的原因。

「比如我在FTD做數據分析師,不僅是分析數據,還兼職部分領隊、選手管理工作。在俱樂部人事變動時,我會臨時被派去做更多『亂七八糟』的活。」季海洋說起這段經歷時不無興奮,「這種情況在大俱樂部是不可能的。」

剛加入FTD時,季海洋所在的王者榮耀分部,選手都是16歲到19歲的少年。一次隊內訓練,兩名隊員因對英雄的選擇各執一詞,吵了起來。他們讓季海洋給出兩個英雄分別的勝率。季海洋認為,這不是數據的問題,兩個孩子只是想用數據為其吵架內容背書。於是他與雙方分別談話,找出真正原因,曉之以理化解爭吵。

即使在離職後的今天,他與這些少年仍是好友。「前一段時間的KPL夏季賽冠軍『花海』和『無銘』,原來就是我們隊的。奪冠時,我祝賀了他們。」

這段「什麼都干」的經歷讓季海洋迅速熟悉了電競俱樂部的各類崗位。是時候去尋找新的挑戰了。

電競學院第一期學員與導師在實踐課後合影。前排右二為季海洋。 受訪者供圖

「只有從業多年的人才知道行業真正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周凌翔直言,「我覺得最近興起的高校電競專業走歪了。」

張宏聖的判斷是,電競行業「還年輕」,第一批從業人員大多是出於興趣投身其中,所以高學歷人才比例不如傳統的高精尖行業。

他的樂觀源於電競行業越來越好的大環境。ImbaTV是「上海文創50條」與各區推出的扶持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最實在的就是各種減稅與補貼,省了不少錢」。公司所在的靜安區發布了電競產業發展規劃,沿靈石路打造「靈石中國電競中心」,「和其他公司合作,有時只要出門走最多10分鐘就到了」。

張宏聖印象深刻,兩個月前ImbaTV的電競中心落成時,市文旅局一位領導到場,「一開口全是內行話,從顯示器的刷新率、顯卡的型號到遊戲的名字,從國內外電競俱樂部的名稱到好幾年前退役選手的ID,他都如數家珍。除了細節性東西,他對行業整體情況也摸得很清楚,包括『盤子』有多大,報表有哪些誤區等。懂得這麼透,絕對是下了真功夫。」

「人社部那個報告里不是還說,只有7%的電競從業者在業內工作了7年以上。我在這行幹了15年,對行業走向比較了解。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很有前景的行業,人才就會逐步湧入,學歷門檻自然越來越高。」張宏聖狡黠地笑了,一如他在解說席上時常露出的笑容,「比如我們公司,據我所知,員工都是本科以上學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抓到了!上海今晨高架上一大型槽罐車逆行致嚴重擁堵,處罰結果來了
7月10日凌晨起,油價要上調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