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秦為何二世而亡?外國人有兩種看法,一個很奇葩,一個很有道理

大秦為何二世而亡?外國人有兩種看法,一個很奇葩,一個很有道理

前221年,秦始皇,蕩平六國,統一天下,建立大秦帝國,帝國建立起來之後,因自覺功業無人能及,所以,三皇五帝各取一個字,自號皇帝,又因為很討厭後人評價前人的做法,遂取消謚號,自號始皇帝,幻想著以後能將江山一世二世三世乃至於千秋萬世,子子孫孫,永不窮匱的傳下去。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大秦帝國存在僅僅十五年,至前206年便二世而亡,以後的子嬰廢帝號,而改稱秦王,又使大秦回到了諸侯國的時候,秦從不足百里的小國逐步發展成擁有天下的大秦帝國,這中間經歷了六百餘年時光,六百餘年的努力,短短十五年就 葬送的一乾二淨,這到底是為什麼?也就是說,大秦為何二世而亡,關於這個問題,歷來有種種說法,不但咱們國人喜歡追求其原因,就連外國人,也就是外國對咱們秦漢史感興趣的學者,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大致歸納下來,有歐美學者和日本學者兩類,這兩類外國人,就有兩種看法,而這兩種看法,一個很奇葩,一個很有道理,到底什麼看法呢。

一:歐美學者的看法。

歐美學者認為,大秦之所以二世而亡, 主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看不起商人, 採用了抑商的政策所致,為什麼這麼說?

秦統一六國後,從一個王國一下子躍升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從擁有一個國變成擁有整個兒天下,範圍擴大了,人口增加了,統治難度加大,承擔了特別繁重的改革、建設任務。

這個改革、建設是要花錢的,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錢,使用很多的人力以及資源,而中國呢,當時主要還是農耕社會,鐵器雖然已經出現,但還沒有在農業當中普及,農民耕種主要使用的還是:青銅器、木器甚至是貝殼製成的工具。

落後的工具導致生產力極為低下,生產力低下,收入就不會很高,以有限的收入應對無限繁重的任務,資源肯定會有些捉襟見肘。

這時候呢,秦始皇又根據法家的思想看不起商人,採用抑商的政策,甚至逼迫商人改行,將他們作為罪人發配到南方開墾新的土地。

資源本來就很緊缺,這時候又因為抑商使物資缺少良好的流通,從而在社會上造成大量的浪費。

簡單點講,一個盤子里就裝那麼點米,這時候不想著怎麼從外面引進一點,反而把大部分從盤子里扔掉,老百姓生活得不到保障,又因為秦苛刻的政策疲於奔命,這樣下來,大秦帝國能不很快滅亡嗎。

歐美學者,這類外國人的看法怎麼樣,似乎有點道理,但把大秦的滅亡僅僅歸結為是因為秦始皇看不起商人導致,理由很奇葩,也很片面。關於這個問題,日本學者有不同的見解,相比較而言,似乎很有道理, 那麼,日本學者什麼看法呢?

二:日本學者的看法。

日本學者的看法很簡單,歸納起來就一句話,即: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突然從諸侯國發展成帝國時,他所承擔的任務太多,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因此,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簡而言之,時間緊,任務重,秦始皇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些改革,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居然全部完成了,用15年的時間打下了幾千年的基礎,導致所有改革的矛盾都集中在秦帝國本身,矛盾如此巨大,大秦能不二世而亡嗎?

換成劉邦,為了維護帝國的統治,他可能會採取暫時妥協的政策,將一些矛盾無限期的拖下去,楚漢相爭結束後,繼續保留項羽發明的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的體制就是最好的例子,可秦始皇不行,他性子太急,就想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好,幾千年的弊病,他用十五年的時間全部解決,功勞當然很了不起,但同時呢,也傷害了大秦的根本,致使大秦二世而亡,從這個層面看,兩類外國人中,還是日本人說的很有道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文卿相 的精彩文章:

封神演義里的紂王,知道妲己是妖怪嗎?
菩提祖師有個看家本事,幸虧孫悟空沒學,否則,如來也收不了他

TAG:斯文卿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