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棋類種類很多,如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軍棋等,各類棋的棋盤都有規定的畫法。我國老百姓經常下的棋類一般是圍棋和中國象棋兩種,古人講究琴棋書畫,我個人認為裡面的「棋」指的應該是圍棋。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圍棋,是一種策略型兩人棋類遊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流行於東亞國家(中、日、韓、朝),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象棋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而具體屬於哪種說法其實已經很難去確定和考究,而普遍的4種說法是有相關文獻記載和一些故事流傳的。

第一個說法是,象棋是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說到:「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儒用車,馬,士,卒加之炮代為機矣。」雖然這樣的記載,在神農傳說中當時屬於上古時代並未形成文字記載東西。

另外一個說法是傳說為皇帝時期,北宋的《廣象戲格,序》裡面記載,象戲兵戲也,皇帝之戰,驅獸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之名。而還有說法是象棋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期,明代的《五雜組》記載,象戲,相傳於周武王伐紂時作,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還有說法是象棋起源於戰國時期,《潛確居類書》記載,雍門周謂孟常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可流傳最廣的還屬西漢的百萬大軍統帥韓信,劉邦一統西漢後,呂后把呂建戰功的韓信抓入獄中,深知自己快要死的韓信打算要寫一本兵書流傳下來,只是被呂后發現後被禁止,最後韓信無奈的嘆氣,而獄中的一個獄卒懇求韓信將用兵之道傳給他,只是開始韓信不願意,最後還是通過以地上畫圖下棋的方式傳給了這個獄卒,最後這個獄卒雖然沒有理解裡面的用兵之道,但是最後還是把象棋形式傳給了自己的後代,一直在民間流傳到現在形成的象棋。

以上這些說法很難說到底是否正確,但是象棋的確是古人智慧的一個結晶,不得不讓人嘆服。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古人下棋除了將其視為一門文化修養之外,還以棋會友,通過下棋陶冶情操,通過切磋棋藝會友,也是一件樂事。但現如今人們愛好下棋,除了上述之外,棋類已經發展為一種運動。且棋類運動可以養生。

棋類運動完全是一種腦力、智力、耐力的比拼,鍛煉人們的心態,正確的進取心等等。下圍棋可以修身養性,平復浮躁的心情,下象棋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和統籌思維。

各種棋類運動不僅是緊張激烈的智力競賽,更是有利身心、延年益壽的娛樂活動。古人就有「善弈者長壽」之說。下棋簡單易學,走棋對弈,情趣高雅,靜中有動,不僅能鍛煉思維能力,陶冶情操,而且對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積極作用。總之下棋有以下幾個優點:

1.下棋怡性

下棋可以使人「清靜養性」,在對弈中「樂而忘憂」。下棋時心平氣靜,謀定而動,談笑之間決出勝負,性情也從中得到陶冶。下棋能起到調息、吐納等作用,從而有益於健康,培養良好的性格。

2.鍛煉思維

棋盤之上,雖然只有寥寥數子,但卻趣味無窮。兩軍對壘是智力的角逐,行兵布陣是思維的較量,鹿死誰手,要靠自己的頑強鬥志和競技的功底。經常下棋,能鍛煉思維,保持智力,防止腦細胞衰退。老年人如果經常下棋,自可鍛煉思維,保持智力,防止腦功能衰退。

弈棋初學者可能會感到,自己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把可乘之機展現給對手,這就是缺乏思維的縝密性。長期進行棋類運動,就會更注意細節,三思而後行,久而久之,就會鍛煉到思維的縝密性。這會有益於我們進行準確的判斷。

3.益於長壽

下棋能夠增進友誼,以棋會友,養生健身,陶冶情操,延遲衰老。棋類活動可作為一種健康的娛樂,使人們擺脫日常生活中的糾葛紛擾,避免外界過強的精神刺激。古今棋手長壽者不乏其人,明末的高蘭泉,清末的秋航,都高壽90歲以上。近代象棋名手林奕仙,去世時93歲。百歲棋王謝俠遜,為我國象棋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4. 養成強大的專註力

專註力是我們進行思考的前提條件。下棋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思考和計算,這樣就可以養成強大的專註力,進行思考時就可以減少走神。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5.養成全局觀念

老梁曾經分析過,圍棋重計算,象棋注重全局協調。其實棋類運動都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全局的觀念。因為落子無悔,所以為了保證最大的優勢,我們會精心策劃,決斷取捨,無形中生髮出一種注重全局的觀念。

6.鍛煉記憶力

進行棋類運動往往需要記憶棋譜和復盤,這可以鍛煉我們的記憶力,久而久之,度過學習中的記憶關就會輕鬆許多。

7.培養良好的心態和個性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是弈棋者常說的一句話,這種態度有利於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擁有比常人更高的逆商(AQ)。下棋的人頭腦更靈活,交際能力更強,也更有幽默感。下棋不爭強好勝,不計較得失,才能心平氣和。

總而言之,下棋儘管是一種藝術享受,是一種樂事,但應注意適度,否則樂極生悲。棋雖然是項益腦活動,但不掌握適度,以致廢寢忘食,反而有損健康。

作者

古人以棋會友,今人以棋養生

顧蘅

副主任藥師,雲南中醫藥大學兼職教師,就職於昆明市中醫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養肝護肝就挑這七種蔬菜,不僅健康,也很便宜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