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拍戲,劉德華和古天樂私下是朋友嗎?
「在這一行,古天樂和劉德華是朋友嗎?」
最近,劉德華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主動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認為是,他認為是,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前踏一步變成朋友。就像這部戲,我們是兄弟,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前一步,去把兄弟中間的關係再靠攏一點。」
今天這篇文章經《南方周末》授權轉載,除此之外,他還聊自己做監製的感受,參加電影《掃毒2》的經歷。
「我們坐這裡可以嗎?」劉德華禮貌地徵詢。比起沙發,他希望坐在更堅硬的椅子上接受專訪。他摸摸自己的腰,解釋:「自從受傷後,就不太好。」
2017年初,劉德華在拍攝廣告時不慎墜馬,造成骨裂。受傷的影響延續到心理上,他曾提到自己面對的創傷後遺症,如開車等黃燈時擔心旁邊的汽車撞過來,演唱會也減少高空吊威亞的舞台動作。
在傷愈後的第一部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註:下稱《掃毒2》)里,劉德華的動作戲不多,都親自上陣。激烈的地鐵追車戲中,他因車內安全囊彈出而暈眩十幾秒。
劉德華的角色是有過黑幫經歷的富翁余順天。余順天的父親和兒子都因毒品死去,所以他動用非法手段追殺毒販,甚至為此公開懸賞一億港幣。由此,他與古天樂飾演的毒梟地藏和苗僑偉飾演的警官林正風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其實是一個比普通人更普通的人。他每一次都覺得沒有錯,多少人因為他沒有仔細想而受傷,最後造成他自己的悲劇。每個人活著就是一半喜劇,一半悲劇。」劉德華認為,余順天完全談不上是好人。不過,余順天是他「舒適圈」範圍內的角色,受傷之後他變得不太敢冒險。
「我們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毒品不能碰。因為毒品出現讓這個世界改變,不同的人面對毒品,會利用毒品達到自己的目的。」劉德華說,這是《掃毒2》想傳遞的核心內涵。
余順天和地藏曾同為黑幫兄弟,因誤會而分道揚鑣,選擇了不同人生,一個成為金融大亨,一個成為毒梟。余順天的父親和兒子都因毒品死去,對毒品的痛恨讓他動用非法手段追殺毒販,地藏成為其追殺的主要人物。
《掃毒2》不是劉德華第一次接觸毒品題材的電影,他在《天與地》中飾演過禁毒專員,在《門徒》里飾演過毒梟。他的一位表親是督察,年輕時常聊起自己的緝毒工作,破獲毒品案件時還作為發言人上電視。「他比我們上電視更多。那個時候很有型的。」講話時,他的眼睛睜得很大。他的父親是消防員,有很多警察朋友,所以他對警察的工作、生活也非常了解。
《門徒》
電影中描繪了一些青少年吸毒的場景,孩子們聚集在破舊的樓房裡,煙霧繚繞、瘦弱慘白。掃毒故事包括道德教化,也反映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禁毒辦公布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其中1萬名為18歲以下。而據香港相關機構調查統計,2018年,21歲以下吸毒人數上升了1%。
主演之外,劉德華也在《掃毒2》中擔任監製。「監製」這個詞誕生於香港電影工業,內地有時稱為「總製片人」。監製工作龐雜,藝術和商業方面的事務都要操心,既要考慮演員挑選、內容創作,又要負責財務把控、商業運作。劉德華多次擔任電影監製,包括《香港製造》《桃姐》這類文藝電影,也包括《風暴》《拆彈專家》等商業片。
劉德華最喜歡的一場戲是葬禮上的三雄對峙。林正風要求檢查地藏的身份證,因對方不屑的態度,他故意將身份證丟在地上,兩人僵持不下。一旁的余順天彎腰撿起身份證,放回地藏手裡,暫時化解矛盾。「古天樂和苗僑偉兩個人對峙的時候,如果沒有劉德華揀起來,那場戲是完不了的。總是需要有一個身份,拿起來的這個人就是監製。」劉德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參演《掃毒2》的多是香港老牌影星,除了三位主角,配角鄭則仕、張國強等也是熟臉。劉德華不否認,眼下港片鮮見能擔大任的年輕演員。「每一部戲都會培養一些,但是他能走多遠,我們真的沒辦法。」略顯無奈地回答後,他也不忘肯定陳家樂和衛詩雅兩位年輕演員在片中的表現。
對於新人難出,劉德華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因為量少了,以前一年可能有一百部電影,劉德華二十五部,誰幾部,還會剩下十部八部,讓一些新人當主角。現在只有三十部,古天樂拍了十五部,郭富城、劉德華、周潤發、梁朝偉……大家都分了。所以量少了,他們機會就少了。但是每一部戲都堅持,我也希望有多一點點的新人。」
劉德華年近花甲,容貌依舊精緻,咖啡色夾克的拉鏈拉至最高處,筆挺精神。採訪中,他不時大笑,表情生動起來時,額頭的皺紋也浮了上來。
01
「你是鋼琴, 我是低音提琴, 我們是不一樣的」
南方周末:為什麼說,現在你還需要導演幫忙尋找自信?
劉德華:因為你不會想到要演什麼,有時候他忽然找你演一個角色。哎喲,他居然會找我演這個角色?對我再好奇一點點的導演,我們未來才會有更新鮮的角色。
南方周末:你更希望導演賦予自己角色,還是自己去尋找?
劉德華:我也會想(自己想要的角色),但這不是你說要演,你就很勇敢去演。我會想很多。但只要有導演,那個導演真的相信你(就好);如果找了你之後他不相信,你也不行。對方演員會不會相信我?其實戲裡面有些愛,為什麼有些演員在戲裡面的化學作用特別明顯?可能他們相信對方的愛或者友誼。我覺得(《掃毒2》)這種兩個人淡淡的兄弟味道很像我們的生活。
如果不是古天樂和我(演對手戲),我和苗僑偉演就不一樣。
南方周末:為什麼會不一樣?
劉德華:因為我們生活上真的沒有什麼交集。在這一行,古天樂和劉德華是朋友嗎?那我認為是,他認為是,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前踏一步變成朋友。就像這部戲,我們是兄弟,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前一步,去把兄弟中間的關係再靠攏一點。這部戲的兄弟情和第一部(註:指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主演的《掃毒》)的完全不一樣。第一部他們真的本來就扣得很實,我們那種兄弟情是淡淡的,包括我和另外兩個(註:指余順天的助手和相識已久的殺手,分別由張國強和歐瑞偉飾演),反而和第一部有一點點不一樣。
南方周末:你為什麼會擔任這部電影的監製?
劉德華:《拆彈專家》的時候,我們公司的老闆覺得我在整理人物性格方面掌控得很好。剛好那時候我受傷不能拍戲,所以他就說:你要不要做《掃毒2》的監製。我聽說古天樂要演反派,就想應該怎麼找另外兩個(主演)。那時候張家輝跑去別的電影,劉青雲也是。後來看到劇本,我們希望有很完整的三個人的關係。在平常的生活或者電影中,你會覺得(他們)有很大機會在一起。
比如說,我跟劉青雲、我跟張家輝、我跟梁家輝你覺得應該。我跟古天樂……就算你想到,也沒有想到(我們兩個在一起)到底要演什麼。既然有那麼好的機會,我可以演,苗僑偉可以演。現在市場上的作品,我覺得同類型的有些多,創作過程中就會想古天樂要改什麼,苗僑偉應該變成什麼,我再出現,它應該是什麼氛圍的電影。
整個電影出來之後:第一,毒品是壞的;第二,三個很正常的、本來沒有關係的人,因為生命中的交接點,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之後,他們就分不開了。
南方周末:監製工作方面,你會更多參與創作嗎?
劉德華:角色、個性、場面,在哪裡拍;錢,預算方面要想;怎麼樣讓古天樂、苗僑偉、林嘉欣想到的事情具體化,做和導演的橋樑。我是演員也是監製,我明白他們。怎麼樣讓導演跟演員中間的事情發生得很舒服,達到大家的要求。監製好像和一群人做朋友,今天我要搞一個party,你應該坐在哪,他應該坐在哪,第一桌誰坐,有什麼表演。我覺得好像是好朋友的聚會,一群人的盛宴。
南方周末:兩種角色對你而言有什麼不同?
劉德華:所有人參加party的時候,在拍攝時要滿足。觀眾看電影覺得舒服。不一定每個作品都能夠變成藝術品。我們希望創作的作品,你進來看會滿足,你這一次和我們在電影上的交流是舒服的。我覺得這樣是開心的,而且是一個監製需要做的。導演給了我一個角色,我要這樣演,我負責記錄下來,不能飆,今天你是鋼琴,我是低音提琴,我們是不一樣的。如果是監製的話,我是指揮,這對我來講更全面,而且我更享受。
南方周末:你更享受監製這份工作?
劉德華:對,但我愛演(大笑)。演員挑戰比較大,那個空間我還可以想很多。(監製)你要創作的空間其實是比較少的。當一個演員是更難的。
02
「只要我開始當導演, 我就一路當導演」南方周末:那麼,你認為監製和導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劉德華:每次開始的時候,大家會找到一個共同點,從那天開始我們就沒有很大的分歧。當然有一些鏡頭語言、演員表演應該怎麼樣掌控,那個空間當然是導演的。演員是藝人,導演也是藝人,都應該有足夠空間表達自己需要表達的東西。監製可能就是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剛才吃的東西很甜,這個我們要清淡一點、酸一點點,把那個甜沖淡了,怎麼樣放這種調料(是監製負責的)。
南方周末:你怎樣選擇監製的作品?
劉德華:目前比較文藝的我做了《熱血合唱團》《香港地》,它們不一樣的,比《桃姐》還要輕鬆一點點。很多不一樣的作品,其實都可以,我都喜歡。假如說現在有一部電影,是發生在一個房間的故事,我也覺得有挑戰。我對任何東西都好奇。
每一次好奇心結束之後,開始要做的時候壓力就來了。但是已經開始,你就要撐著、背著壓力,慢慢進入這件事。我會越做越輕鬆,因為當那條路再砍再修時,旁邊的東西不能擋我了。到最後其實慢慢地,就會有習慣的動力,除了忽然間出現的新障礙。只要你願意麵對壓力,壓力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輕。
南方周末:你和很多內地導演合作過,內地的工作經驗對《掃毒2》這樣的合拍片有幫助嗎?
劉德華:這個我不懂。我每一次和內地導演合作,都會把自己重新「清潔」,從頭給他們,放他們的訊息。可能我們習慣香港表演的方法,香港演員有香港的味道,內地演員有自己的味道。如果我要配合誰,我會重新編排自己的另外一個節奏。當然,如果導演說不用,你就保持,這是另一碼事。
生活是沒有分別的,全世界都一樣,只要定了那個人的性格,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就大概是這樣。大家現在對香港的警匪片可能比較放心,其他的,他們沒那麼大信心進戲院看。我也希望未來一段時間能有多一點點不一樣的合拍片,不同味道的。
南方周末:你曾經說過自己想當導演,為什麼這個心愿還沒有成真?
劉德華:我還沒有動心的題材,不是劇本。現在你會看到很多導演進步了許多,水準越來越高。有一些演員拍戲也達到很高的水準,已經掌控不同的題材。我覺得就給好的人去拍,不要自己去。我一定會把自己弄得好好的,找一個題材做一次導演。
南方周末:那就是說,你倘若當導演,那部作品必須要成功?
劉德華:不一定。我只是告訴自己,只要我開始當導演,我就一路當導演,我不想拍一個很賣座的(作品)就結束了,這是不負責任的。每一個導演的作品都曾經賣座,曾經不賣座。我覺得這才是導演。每一個(導演)都會受眾很大、很寬。如果題材受眾很窄,為什麼要做導演?
如果林超賢又回來拍一些踩單車的(電影),其實他應該有不同類型的東西。杜琪峰拍那麼多男性的電影,忽然間拍一部《孤男寡女》,給女性(觀眾)的電影,他也能掌控。我覺得,成功的導演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