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辛棄疾此詞開篇是千古名句,讀一遍就能記住,800年無名家點評

辛棄疾此詞開篇是千古名句,讀一遍就能記住,800年無名家點評

在沙場,辛棄疾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大將,帶50幾十入敵營生擒叛賊,令敵軍聞風喪膽;在文壇,辛棄疾是讓人無法忽略的巨匠,豪放詞在他手上多了份沙場男兒的霸氣,婉約詞則滿滿的鐵漢柔腸。

辛棄疾是南北兩宋存詞最多的文人,詞作共600餘首,他的詞變化無端,毫無規矩可言,但世人卻全盤接受,只因那份別具一格。《青玉案》中,他是「眾里尋他千百度「的痴情漢;《破陣子》中,他是」醉里挑燈看劍「的落寞將軍;《清平樂》中,他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的鄉村閑散人。辛棄疾總是能耐,將一些陳詞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讓後世文人移不開眼。

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卻是個例外。詞名《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這是一首被歷代名家嚴重忽視的經典,此詞歷經800多年,但在眾多典籍中很少找到名家點評。是寫得不夠好太冷門?肯定不是!畢竟這是一首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的詞作,最後7個字更是被今人捧為經典,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醜奴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這個詞牌,是所以詞牌中比較難寫的一個,全詞44個字,難在中間兩句的反覆上。此時詞人正閑居帶湖,內心的愁苦可想而知,想起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時光,心中一時有感寫下此詞。

詞的上片「少年不識愁滋味」便是千古名句。少年時,風華正茂,詞人愛登上高樓,眺望遠方。和多數少年郎一樣,這時候的詞人為寫詞,是為寫愁而寫愁。兩個「愛上層樓」不過是詞人為寫愁想效仿先賢,登樓找靈感。

詞的下片是將往昔和如今對比,「而今識盡」4個字,道出了飽經憂患的詞人內心的蒼涼。識盡了愁滋味的詞人,對於心中這股濃得化不開的愁苦,卻是欲說還休,這正是愁到深處便無言。最後7字是如今被世人奉為經典之句,心中的一腔愁怨,都化為口中的「天涼好個秋」。詞人用極簡潔的語句,十分洒脫的做派落筆,看仍以輕快,卻欲言又止,令人回味無窮。

全詞以一下「愁」字貫穿全篇,直率中藏著婉約,是難得的經典。辛棄疾的很多詞作,喜歡用典故,有不少一詞連用數典之作,但這首寫愁之詞卻無一生僻字,不用一典,在辛詞中是比較少見的。而此詞問世後,卻鮮有名家點評,直到近現代才被得到世人較大的關注。

究其原因,一個是「醜奴兒」的詞牌下詞作本就較少,再加這首詞的寫法並不一定受當時主流的認可。宋人寫詞,慣用的寫法是先寫景再抒情,或者是邊寫景邊抒情,但這首詞卻全篇抒情,如信手拈來,與主流詞風相差是較大的。但這就是辛棄疾,別具一格,大抵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 的精彩文章:

當月光遇見萬家燈火,便成白居易這首絕美之作,其中兩句無人超越
老農為糊口連嫁三女,宋代詩壇高手卻寫詩為其辯駁,句句如泣如訴

TAG:美詩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