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解密什麼是二十八星宿
在上古時代,人們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認為整個宇宙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獻里,天和帝常常成為同義詞。古人又認為各種自然現象都有它的主持者,於是把它們人格化了,並賦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翳(屏翳),雲師謂之豐隆,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等等,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戴望舒、方望舒、丁望舒……取"望舒"為名者多至不可數,而卻少見有以"羲和"為尊諱的。足證明中國文化還是同以月亮為代表的陰性文明更能親和。
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字,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詩歌辭賦中的辭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要求有準確的農事季節,所以古人觀測天象非常精勤,這就促進了古代天文知識的發展。根據現有可信的史料來看,殷商時代的甲骨刻辭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記載,《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國語》、《爾雅》等書有許多關於星宿的敘述和豐富的天象記錄,《史記》有《天官書》,《漢書》有《天文志》。我們可以說遠在漢代我國的天文知識就已經相當豐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識也相當普及。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2]。
夏、商、周三代以上是堯舜治世,是我國古史中的黃金時代。但那時沒有鐘錶和月曆,要知道時間、季節、方位,都得仰看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時間表畫在天上。所以"人人皆知天文"。現在說天文,一講就是"大爆炸",就是"黑洞",早已脫離古時有詩意的廣寒宮和神話般的牛郎織女了。這樣的天文,要"人人皆知",誠斯難矣。
我們現在學習古代漢語當然不是系統學習我國古代的天文學,但是了解古書中一些常見的天文基本概念,對於提高閱讀古書能力無疑是有幫助的。現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別加以敘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稱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實際觀測到的五個行星,它們又合起來稱為五緯。
中國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與之對應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乃至Saturday的七天。七曜之說影響頗廣,直到現在,日、韓等國的日曆上,還在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來表示一周的七天。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為它光色銀白,亮度特強。《詩經》"子興視夜,明星有爛"[3],"昏以為期,明星煌煌"[4],都是指金星說的。金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叫長庚,所以《詩經》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5]。木星古名歲星,徑稱為歲。古人認為歲星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並據以紀年[6]。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熒惑,土星古名鎮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談到天象時所說的水並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恆星中的定星(營室)[7],《左傳·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個例子。所說的火也並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恆星中的大火[8],《詩經》"七月流火",就是一個例子。
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是以恆星為背景的,這是因為古人覺得恆星相互間的位置恆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誌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經過長期的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9],稱為二十八宿: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東方蒼龍、北方玄武(龜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聯繫起來想像成的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
東、北、西、南的順序至關重要。《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世尊:)妙生,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爾,世尊。
(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虛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爾,世尊。
在這裡,順序變成了印度的東、南、西、北,而不是中國的東、北、西、南。是不是因為一居亞歐大陸之北而一處其南?以東方蒼龍為例,從角宿到箕宿看成為一條龍,角像龍角,氐房像龍身,尾宿即龍尾。再以南方朱雀為例,從井宿到軫宿看成為一隻鳥,柳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嗉,翼為羽翮。這和外國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為某些動物的形象(如大熊、獅子、天蠍等)很相類似。
上文說過,古人以恆星為背景來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恆星。了解到這一點,那麼古書上所說的"月離於畢"、"熒惑守心"、"太白食昴"這一類關於天象的話就不難懂了[10]。"月離於畢"意思是月亮附麗於畢宿(離,麗也);"熒惑守心"是說火星居於心宿;"太白食昴"是說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蘇軾在《前赤壁賦》里寫道:"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標法。
二十八宿不僅是觀測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古人測定歲時季節的觀測對象。例如在上古時代,人們認為初昏時參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11],等等。
古人對於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於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詩歌描述的對象。《詩經》"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12],這是指箕宿和斗宿說的。箕斗二宿同出現於南方天空時,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簸箕形,斗宿六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詩經》"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戶",則是指參宿而言[13],因為參宿有耀目的三星連成一線。至於樂府詩里所說的"青龍對道隅"[14],道指黃道,青龍則指整個蒼龍七宿了。有的星宿,伴隨著動人的神話故事,成為後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膾炙人口的牛郎織女故事不必敘述[15],二十八宿中的參心二宿的傳說也是常被後人當作典故引用的。《左傳·昭公元年》說: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chén),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即心宿);遷實沈於大夏(晉陽),主參(主祀參星),唐人是因,……故參為晉星(即參宿)。
因此後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為參辰或參商。又因為參宿居於西方,心宿居於東方,出沒兩不相見,所以後世把親朋久別不能重逢也比喻為參辰或參商。杜甫《贈衛八處士》所說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就是這個意思。
隨著天文知識的發展,出現了星空分區的觀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個星宿為主體,把黃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二十八個不等份。在這個意義上說,二十八宿就意味著二十八個不等份的星空區域了。
古代對星空的分區,除二十八宿外,還有所謂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黃河流域常見的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張翼軫以北的星區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區是天市垣,這裡不一一細說。
現在說一說北斗。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
"北斗"是中國的說法,"大熊"是西方的名稱。面對同一個天空,可以產生不同的看法。正如面對同一個人體,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腎),而我國先民卻從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腎)、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剋。
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把天璇、天樞連成直線並延長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而北極星是北方的標誌。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人們看起來它在圍繞著北極星轉動,所以古人又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現在說到十二次。
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氣的變換,把黃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星紀、玄枵等十二個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為標誌,例如星紀有鬥牛兩宿,玄枵有女虛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廣狹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訖界限不能和宿與宿的分界一致,換句話說,有些宿是跨屬於相鄰的兩個次的。下表就說明了這種情況[16]:外國古代把黃道南北各八度以內的空間叫做黃道帶,認為這是日月和行星運行所經過的處所。他們也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把黃道帶分為白羊、金牛等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十二宮。其用意和我國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訖界限稍有差異,對照起來,大致如下表所示:我國古代創立的十二次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用來指示一年四季太陽所在的位置,以說明節氣的變換,例如說太陽在星紀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來說明歲星每年運行所到的位置,並據以紀年,例如說某年"歲在星紀",次年"歲在玄枵",等等。這兩點,後面談到曆法時還要討論。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稱大都和各自所屬的星宿有關。例如大火,這裡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時又是所屬心宿的名稱。又如鶉首、鶉火、鶉尾,其所以名鶉,顯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關,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屬於這三次。《左傳·僖公五年》"鶉火中",孔疏說"鶉火之次正中於南方",又說"鶉火星者謂柳星張也",可以為證。
十二次是與十二節氣對應的,以十二節氣為各次的起點,以十二中氣為各次的中點。明末以後開始用十二次名稱來翻譯黃道十二宮,但把各宮的起點改為與十二中氣相對應,並按黃道經度等分各宮,如星紀宮的起點對應冬至點,等等。
分享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TAG:周易小學童8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