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寫三百多卷禁書,算準兩百年後能印,結果147年後大轉折來了

他寫三百多卷禁書,算準兩百年後能印,結果147年後大轉折來了

作者:坐照入神

明朝出了很多能人,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有,比如劉伯溫、王陽明、唐伯虎等等。到了明朝後期清軍入關,面臨著國破家亡之際,明朝的能人又能怎樣?讓我們把穿越的目光投向那個天下紛亂的年代,李自成起義,吳三桂投降,明朝覆滅,滿清入關後強迫關內人剃髮留頭,要麼就人頭落地,強制推行。

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很多人屈服了,也有人在蓄力等待天時。有個叫王夫之的明朝書生,他奮力抗爭一番無果,最後避亂到家鄉衡陽,學諸葛亮築草堂待天時。眼見天下大勢已定,審時度勢之後,王夫之開始研究古代文化。這一研究就沉入浩瀚的思想大海中,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讓人高興的是王夫之沒有成為只會死讀的書獃子,他一邊整理古籍一邊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思想。下筆如龍,他一生居然寫了三百多卷書,平均下來,每年有幾十卷之多,從易經到諸子百家、天文地理、史學研究無所不包,真的讓人驚到吐舌。他寫的可不是生編亂造的小說,而是純正的華夏正統文化,非常真實珍貴。

當很多人都跪在地上時,當年的王夫之真的蠻拼的,他留髮明志,保持自己的特立獨行風骨,遷居潛伏到衡陽縣曲蘭鎮石船山下,他終生都沒有妥協,人號王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著述因為豐富,不免觸及到當時清朝的文化專制,顯然是不能大張旗鼓的傳播,只有很少數的人親人才能看到堆在王夫之屋中各種厚重的文稿。沒有足夠的自信和忍耐,王夫之的書不能寫出來,不能寫這麼多,也不可能保存很久。可以說他的著述是繼承和發揚古代中國文化,並進行了保護性的秘藏。王夫之也算準自己的著述「不合時宜」,告訴家人要等兩百年後方能印刷公開傳播。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做是苦了自己沒什麼用,其實湖南人真的要謝謝他,在他之前的歷史上,春秋以後的湖南很少出能人,就是歷朝歷代的狀元也絕少出自湖南。因為王夫之的影響,湖南文化氣質日漸深厚,如同楚霸王安下心來讀兵法,越來越強。1692年王夫之離世,他的著作不被大眾所知。到了1839年,有一位叫鄧顯鶴的人讀了王夫之的一些文稿大為驚嘆,成了王夫之的鐵杆粉絲。他在所刊印的書中為王夫之公開點贊,並聲明自己願得王夫之所有遺作,全力發行推廣。

當時王夫之的後人找到了鄧顯鶴,一大堆王夫之的手稿讓鄧顯鶴欣喜若狂,開始組織人雕版印刷《船山遺書》……第二年,鴉片戰爭爆發,歷史大轉折時間到了。跨過了147年斑斕時光,王夫之的思想如閃電照亮世界,讓有憂患意識逆風盤旋的中國人覺醒了。後來的曾國藩研讀王夫之思想,並推介王夫之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在湖南有很多人受到王夫之思想的影響,大名鼎鼎的楊昌濟就為他的學生介紹王夫之的思想……

世人終於知道,王夫之要用學問為正統文化保留復燃的火種,等待著星火燎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從小缺愛,成年後如果有這些情況,記得走出陰影
有用、有趣、有格局?《道德經》可以說不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