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因明處 論莊嚴

《瑜伽師地論》因明處 論莊嚴

《瑜伽師地論》因明處(15)

論莊嚴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

四、論莊嚴

論莊嚴者:略有五種。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論莊嚴中分二,初明五種莊嚴論者德圓滿故,復明二十七種稱讚功德,若具此者名稱讚功德。」

「論莊嚴」,簡單說論有五種的莊嚴。

一、善自他宗,二、言具圓滿,三、無畏,四、敦肅,五、應供。

這是標列五種的莊嚴。

四、一、辯論相

四、一、一、善自他宗

四、一、一、一、於自宗

善自他宗者:謂如有一,若於此法毘奈耶中,深生愛樂;即於此論宗旨,讀誦受持,聽聞思惟,純熟修行,已善、已說、已明。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言已善已說已明者,景師釋云:已善者釋前愛樂,已說者釋前贊誦受持聽聞思惟,已明者釋前純熟修行。基師云:讀誦受持名已善,聽聞名已說。曾聽聞故堪為他說,思惟純熟名已明。今解讀誦受持名已善,聽聞思惟名已說,純熟等名已明也。」

「善自他宗者:謂如有一」:譬如說有一個人,「若於此法毘奈耶中」:於佛法裡邊的法和律,「深生愛樂」:有深深的歡喜心;「於此論宗旨,讀誦受持」:因為歡喜的關係,對於法和律的宗旨,裡邊重要的道理,讀誦它的文,還受持它的義,還要「聽聞」:聽別人講解學習,向別人學習;學習了,內心還要「思惟」,對於法和律的道理,還要專精思惟,「純熟修行」:道理純熟了的時候,然後在奢摩他里去用功修行,這就叫做「已善、已說、已明」。「讀誦受持」就是「已善」;「聽聞思惟」就是「已說」;聽聞思惟以後,你才能向人宣說,「純熟修行」就是「已明」。

韓清凈《披尋記》:「若於此法毘奈耶中等者:由佛善說法毘奈耶內法所攝,說名為此。〈攝事分〉說:道理所攝,名之為法;隨順一切煩惱滅故,名毘奈耶。於此論旨,依聞思修增上方便無能引奪,名為已善;辯才無盡,能立自義,名為已說;知殊勝德,名為已明。

「由佛善說法毘奈耶內法所攝」:佛善說的法和律是屬於內法所攝,內法就是佛法,就這是我們本身,佛教內部的人必須要學習的法,稱「為此」。「〈攝事分〉說:道理所攝,名之為法」,這是有道理的叫做「法」;「隨順一切煩惱滅故,名毘奈耶」:佛說的法門,若能夠努力的去學習、去修行,就能隨順一切煩惱滅,所以叫「毘奈耶」。

若「於此論旨,依聞思修增上方便」:於此法、律、論的宗旨,「依聞」,「讀誦受持聽聞」是聞,還有「思惟純熟修行」是修,由「聞思修增上方便」,經過聞思修的學習,就得到了智慧,智慧是不可以引奪的,叫做「不能引奪」。「名為已善」,這就叫做已善,從聞、思、修這樣學習叫做「已善」;「辯才無盡,能立自義」:經過聞思修了,這時候,辯才是沒有障礙的,「能立自義」:能建立佛法的真理,這叫做「已說」;「知殊勝德,名為已明」:知道一切外道,一切世間其它的學說,都不如佛法,佛法是最殊勝,這叫做「已明」。

四、一、一、二、於他宗

若於彼法毘奈耶中,不愛不樂;然於彼論宗旨,讀誦受持,聞思純熟,而不修行,然已善、已說、已明。

「若於彼法」:佛法以外的,外道的、一切世間的學說,他們的法和律,「不愛不樂」:不愛樂,不歡喜,因為都是生死邊事;「然於彼論宗旨,讀誦受持,聞思純熟,而不修行」:然而為了度化眾生,也要去「讀誦受持,聞思純熟」:也要去學習,但是不能用來修行,「而不修行」,「然已善、已說、已明」:然而對世間上的事情,也能善巧的通違,也能宣說,也知道它是有過失的。

是名善自他宗。

是名善巧自宗、他宗。

韓清凈《披尋記》:「若於彼法毘奈耶中等者:惡說法毘奈耶外道所攝,說名為彼。由非道理所攝,不順煩惱寂滅故。於彼論旨,研求善巧,是故聞思不愛不樂,故不修行。若於他說,速能了悟,速能領受,是名已善;速能酬對,是名已說;深知過隙,是名已明。

「惡說法毘奈耶外道所攝,說名為彼」:惡說法和惡說律是外道所攝,稱為彼。「由非道理所攝」:外道說的法不合道理,外道說的律毘奈耶,也「不順煩惱寂滅故」。

「於彼論旨,研求善巧,是故聞思不愛不樂,故不修行」:對於外道的理論宗旨能夠研究尋求,而且能夠善巧通達,雖然也聞思,可是不喜愛,也不好樂,更不能用來修行。

「若於他說,速能了悟,速能領受,是名已善」:對於外道的說法,很快的就能夠明了覺悟,能夠領納受持,是名已善。

「速能酬對,是名已說」:能夠立出宗因喻來跟對方問答論辯,是名已說;

「深知過隙,是名已明」:知道對方的理論是有過失的,不是圓滿的,叫做「已明」。

四、一、二、言具圓滿

四、一、二、一、辨聲

言具圓滿者:謂如有一,凡有所說,皆以其聲,不以非聲。

「謂如有一」有這麼一位很有學識的人,「凡有所說」,所說出來的語言,「皆以其聲」,而「不以非聲」,這樣子說話的。

何等為聲?

怎麼叫做「聲」?

謂具五德,乃名為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

「謂具五德」,具足了五種功德,才叫做聲。那五種呢?一是「不鄙陋」,二是「輕易」,三是「雄朗」,四是「相應」,五是「義善」。

四、一、二、一、一、不鄙陋

不鄙陋者:謂離邊方邊國鄙俚言詞。

怎麼叫「不鄙陋」呢?「謂離邊方邊國鄙俚言詞」:就是這個人,在與對方辯論的時候,發出來的語言,「離邊方邊國」:「離」就是「沒有」的意思,沒有邊地的地方國土的語言。「鄙俚」就是讀書少,所以說出的話,說得很土氣的。這位辯論者,沒有「鄙陋」的缺失。

四、一、二、一、二、輕易

輕易者:謂有所說皆以世間共享言詞。

這「輕易」是什麼意思呢?「謂有所說皆以世間共享言詞」:所說的語言,也不是特別的,古奧的言詞。使用的就是世間上通行的,大家共同使用、容易明白的語言,所以叫做「輕易」。

四、一、二、一、三、雄朗

雄朗者:所謂依義建立言詞,能成彼義,巧妙雄壯。

「雄朗者:所謂依義建立言詞」:說的話,是根據道理,發出來的語言。語言裡面有義,用這樣的語言,來成立所建立的道理。聲是無常,這是義,然後用種種的語言來成立義。「巧妙雄壯」:用的言詞能非常的巧妙。很有力量,很堅定,不可動搖的威勢,所以叫做雄壯。

四、一、二、一、四、相應

相應者: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

「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就前一段說的法義,後一段的法義,都是互相符合,不是不相關聯的,都是有組識的,有次第的,所以叫故「相應」。

四、一、二、一、五、義善

義善者:謂能引發勝生、定勝,無有顛倒。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義善者謂引發勝生定勝者,世善能引增上生道,世善能引決定勝道。」

「謂能引發勝生」:他說出那個話,有兩種好處,一個是能引發出來「勝生」,一個是能引發出來「定勝」,能引出來這兩種好處。「無有顛倒」:不會引發出來錯誤的思想。

韓清凈《披尋記》:「謂能引發勝生定勝者:此中勝生,謂增上生道;定勝,謂決定勝道應知。

「此中勝生」是什麼呢?「謂增上生道」。「增上生道」就是人天的善法。「定勝」是「決定勝道」,就是出世間的勝道成就了。

四、一、二、二、顯相

又此聲論,由九種相言具圓滿。

由九種的相貌,來圓滿前面五種的語言。

一、不雜亂,二、不麤獷,三、辯了,四、限量,五、與義相應,六、以時,七、決定,八、顯了,九、相續。

這是列出來。

如是一切相,總名言具圓滿。

這九種相,加上了五種功德,總名為叫做「言具圓滿」了。

韓清凈《披尋記》:「由九種相言具圓滿等者:翻下九種言過應知。(陵本十五卷十八頁)

「翻下九種言過應知」:發出來的語言,有九種過失,那九種過失,就和這九種相是相反的,也就是等於解釋這九種相了,所以在這裡不要解釋,在下面再解釋。

延伸閱讀:

九種言過: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言過者:謂立論者,為九種過污染其言,故名言過。何等為九?一、雜亂;二、麤獷;三、不辯了;四、無限量;五、非義相應;六、不以時;七、不決定;八、不顯了;九、不相續。

四、一、三、無畏

無畏者:謂如有一,處在多眾、雜眾、大眾、執眾、諦眾、善眾等中,其心無有下劣憂懼,身無戰汗,面無怖色,音無謇吃,語無怯弱。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多眾者謂大施會眾。雜眾者謂八部眾。大眾者謂國王王子眾。執眾者謂執理眾則斷事眾。諦眾者謂諸實語眾,或諸聖眾已見諦者。善眾者謂沙門眾或樂法義。多雜二眾論六處所中合名大眾。大眾者則彼王家。執眾者則執理家。諦眾者則彼賢哲者。善眾者則彼善解義及樂法義者也。」

「無畏者:謂如有一,處在多眾」:如有一類修行人處在很多的人眾裡面,「雜眾」,「大眾」,「執眾」,「諦眾」,「善眾等中」:在這麼多的人眾裡邊,「其心」沒有「下劣」的「憂懼」,心沒有恐怖。「身無戰汗」:身體也沒有戰汗,「面無怖色」:面容也沒有恐怖的容色,「音無謇吃」:「謇吃」話有一點結巴,「音無謇吃」就是發出來的語言,也是很流利、很流暢,沒有口吃、結結巴巴的,「語無怯弱」:語言上也沒有怯弱的現象。

如是說者,名為無畏

如是說者就叫做「無畏」。

韓清凈《披尋記》:「處在多眾雜眾等者:如前已說六種處所,今應配釋:處多眾中,謂於大眾,如說四方人眾聚集處,名大集中故。(陵本八卷十一頁)處雜眾中,謂於樂法義者前。處大眾中,謂於王家,有大威力,名為大故。處執眾中,謂於執理家。處諦眾中,謂於賢哲者前。處善眾中,謂於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前。其心無有下劣憂懼,謂意表業;身無戰汗,面無怖色,謂身表業;音無謇吃,語無怯弱,謂語表業。由此諸相,當知無畏。

「處在多眾雜眾等者:如前已說六種處所」:前面解釋過論處所有六種,「今應配釋」:應該配合著解釋。「處多眾中,謂於大眾,如說四方人眾聚集處」:從四面八方來的人,聚合在這裡,在大集會中,所以叫做多眾。「(陵本八卷十一頁)處雜眾中,謂於樂法義者前」:雜眾是指歡喜法義的人。「處大眾中」的大眾是什麼呢?「謂於王家」:這是政府的領導人,「有大威力」的這些人,「名為大故」,所以叫做大眾。「處執眾中,謂於執理家」:就是法官、律師、司法官。「處諦眾中,謂於賢哲者前」:「賢哲者」就是品德好,有智慧的人。「處善眾中」是什麼呢?「謂於善解法義」:能夠善巧的通達法義的這些「沙門」,或者是「婆羅門」。

「其心無有下劣憂懼,謂意表業」:這是「意」的「表業」,意表現出來的一個相貌;「身無戰汗,面無怖色」:這是「身表業」,身表現出來的業相;「音無謇吃,語無怯弱,謂語表業」。由此諸相,當知無畏。

四、一、四、敦肅

敦肅者:謂如有一,待時方說而不儳速。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五(之上):「而不嚵速者,他正語時中路言名嚵,不徐中理名速。」

「敦肅」是什麼意思呢?「謂如有一,待時方說而不儳速」:有這麼樣一個智能的人,在大眾里,彼此在辯論的時候,「待時方說」:要等待,合適的時候才說話。什麼叫做「時」呢?就是「而不儳速」。「儳」是什麼意思呢?對方那一段話還沒說完,中間就要插嘴,這叫做儳。現在「不儳」,等到對方說完我們才說話。「不速」:說話的時候,一句一句慢慢的講,不要說太快。叫做「待時方說」。

四、一、五、應供

應供者:謂如有一,為性調善不惱於他,終不違越諸調善者調善之地,隨順他心而起言說,以時如實能引義利,言詞柔軟,如對善友。

「應供」怎麼講呢?「謂如有一,為性調善不惱於他」:這個人的心性,性者心也,就是那個人的性格,調柔良善,「不惱於他」:就是有問題的時候,還是很調柔的,也不會惱亂人。

平常人來說,見到軟弱的人就好欺負,要欺負他。現在說某甲,「為性調善」:是一個性格調柔良好的一個人,某乙也不會去衝擊某甲,「終不違越諸調善者」:看某甲好欺負,某乙也不欺負某甲,這是「終不違越諸調善者」。

「諸調善者」:是指某甲說的,他表現出來的言行,都是很溫和的,溫和的形相,從那裡來的呢?是從「調善之地」來的。「調善之地」是什麼?「調善之地」就是他的心調柔,所以發在身語上,也是調柔,意調柔,發在身語上也是調柔的,「調善之地」。

「順他心而起言說」:辯論者說話的時候,能隨順對方的意思。「隨順他心」而去說話,這一段文有兩件事:一個是說真實語;一個是心裏面沒有煩惱,不用煩惱同對方說話,心裏面寂靜。這也是要學習的。佛菩薩說法的時候先入定;一般人沒有定,先把心靜一靜,然後用寂靜的心,用智慧向對方說話,就避免了這種過失。

「以時如實能引義利」:適當的時間,說真實語,而且還是很和善的態度,向對方說道理,「能引義利」:能夠滿足預期的效果,對方也受到感動,這樣友善的說話,對方也就容易接受,大家就不會有諍論,大家很快樂的解決了問題。所以「能引義利」,能引出功德。「言詞柔軟」:就是不麤獷,說的不是那麼粗氣,「言詞柔軟」。「如對善友」:這就是說這樣的法語,就像和一個好朋友,大家在見面談話似的,非常的友好,這樣子說話。

是名應供。

具足了這樣的功德,應該供奉供養他,是名應供。

韓清凈《披尋記》:「以時如實能引義利等者:〈有尋有伺地〉說: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言麤獷故,名非法語者;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陵本八卷十三頁)今於此中,亦說五相,如次翻釋應知。

「以時如實能引義利等者:〈有尋有伺地〉說」,「於邪舉罪」的「時」候,舉罪這件事是對的,但是邪舉罪,就是不對了。「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舉發他人的過錯時,有五種錯誤的情況,

「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舉罪的時間不對,應該找一個適當的時候,來舉他的罪。

「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舉的罪不真實,當事人並沒有犯所說的錯誤。

「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舉的罪並沒有對他有很大的利益。

「言麤獷故,名非法語者」:舉罪的人言語麤獷也是個問題,太粗氣也是不好。

「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心裏面有煩惱,心不寂靜,挾帶瞋恚,說出來的語言,就有煩惱的氣氛在裡邊,對方也會起煩惱,於是乎大家都動亂起來,所以這是「非靜語者」。

四、二、釋莊嚴

四、二、一、總標

若有依此五論莊嚴興言論者,當知復有二十七種稱讚功德。

「釋莊嚴」,解釋莊嚴的意思。

佛的確是大智能,佛教是真理,但是也不能有所仗勢,還要有其它的優點配合著,來宣揚真理,佛法才能夠流通出去的。這可見佛也很懂得人情,眾生的心,不全是重視真理的,也還是重視情感的,也要照顧他的心情,然後再講真理的,應該是這樣才對的。「若有依此」:假設有這麼一個人,依此「五」種「論」的「莊嚴興言論者」:他發出來言論,同人講話,「當知復有二十七種稱讚功德」:應當知道會有二十七種的稱讚功德。

四、二、二、更征

何等名為二十七種?

什麼叫做「二十七種」稱讚功德呢?

四、二、三、別列

一、眾所敬重;二、言必信受;三、處大眾中,都無所畏;四、於他宗旨,深知過隙;五、於自宗旨,知殊勝德;六、無有僻執,於所受論情無偏黨;七、於自正法及毗奈耶,無能引奪;八、於他所說,速能了悟;九、於他所說,速能領受;十、於他所說,速能酬對;十一、具語言德,令眾愛樂;十二、悅可信解,此明論者;十三、能善宣釋義句文字;十四、令身無倦;十五、令心無倦;十六、言不謇澀;十七、辯才無盡;十八、身不頓;十九、念無忘失;二十、心無損惱;二十一、咽喉無損;二十二、凡所宣吐,分明易了;二十三、善護自心,令無忿怒;二十四、善順他心,令為憤恚;二十五、令對論者,心生凈信;二十六、凡有所行,不招怨對;二十七、廣大名稱,聲流十方。世咸傳唱,此大法師,處大法師。

「一、眾所敬重」:有這種優點,優越的一種相貌,威儀、智慧非常好,大家就會敬重你,還沒說出來道理,但是態度太好了,大家就會恭敬。

「二、言必信受」:此人是很守信的,給人好印象,說的理論,大家也容易接受相信。

「三、處大眾中,都無所畏」:在大眾裡面,一點恐懼也沒有,還是很自在的樣子,這也是一種莊嚴。

「四、於他宗旨,深知過隙」:在辯論的時候,知道對方的知識,是有過失、有漏洞、有錯誤;若是一無所知,怎麼能和人辯論呢?

「五、於自宗旨,知殊勝德」:自己學習佛法,佛法裡邊的宗旨,要知道佛法的功德是特別殊勝的,是一切外道、一切世間的知識所不能及。

「六、無有僻執,於所受論情無偏黨」:「無有僻執」就是沒有邪僻的執著。怎麼叫「無有僻執」呢?「於所受論情無偏黨」:外道有些時候,說合理的地方,我們也應該承認,那就是「無偏黨」。黨者親也,黨者愛也,「無偏黨」就是沒有偏愛,心裏面一定要公平,不能有偏愛,不有能有私心的。這樣子,說出來的話,對方也容易接受,感覺到這人是對的,很公平,也會受到感動了。

「七、於自正法及毘奈耶,無能引奪」:在自己這方面所學習的佛法,和「毘奈耶」,所得到的見地,「無能引奪」:一定要達到沒有人可以動搖的程度。

「八、於他所說,速能了悟」:對於對方說出什麼話,就明白他在說什麼。

「九、於他所說,速能領受」:對於對方說出什麼話,不但是能明白,能快的了悟,還能夠很快的「攝持」,他這一段話裡面有幾個意思,很快的就能掌握到重點。

「十、於他所說,速能酬對」:於他所說,能實時回答對方,反駁他。

「十一、具語言德,令眾愛樂」:還具足語言的功德,說出來的語言,大家都歡喜。

「十二、悅可信解,此明論者」:說出智能的語言,對方心裡很高興,能信而能解。有的人有很多的優點,有很多感動人的地方,說出來的話,對方雖然沒有解,但是他能相信,還認為說的好,但實在不一定就能解。這個地方說是能夠解,這也是不容易。

「十三、能善宣釋義句文字」:「能善」就是能夠善巧的宣揚出來,解釋義句的文字。文字所成的句,這是能詮顯的;義是所詮顯的,用文句來顯示義。文句若是太含蓄了,就不容易解釋。比如說經的一段話,某甲就是不懂,完全是看不明白,經過某乙的解釋,解釋的很妙,很難懂的地方,某甲就明白了,心裡生歡喜心。

「十四、令身無倦」:與他人辯論時,能夠身體不疲倦。

「十五、令心無倦」:心也不疲倦。身心無倦來自於宿世栽培的好,今生身心特別健康;另外有戒定慧的功德,有定力,心一寂靜,定的力量能攝持身心,就能夠令不疲倦。

「十六、言不謇澀」:說出來的話,不會有口吃,非常流暢。

「十七、辯才無盡」:辯才是無窮盡的,能演說無窮無盡的道理,說的令人非常容易明了。

「十八、身不頓顇」:「顇」就是睏乏憔悴,雖然是消耗了很多的精神,但是身體還是很正常,並不睏乏委悴憔悴,沒有疲勞的樣子。

「十九、念無忘失」:記憶力特彆強。

「二十、心無損惱」:心裡沒有損惱,也不損惱別人。

「二十一、咽喉無損」:再多的話,喉嚨都不會受損。

「二十二、凡所宣吐,分明易了」:宣說的道理容易明白。

「二十三、善護自心,令無忿怒」:能善巧的保護自己的這一念心,不會有忿怒的情況出現,心裡老是平和的。

「二十四、善順他心,令無憤恚」:能夠隨順對方的心情,也令對方不憤恚。

「二十五、令對論者,心生凈信」:使令對方能生出來清凈的信心。沒有疑問,沒有疑惑了,叫做「凈信」。

「二十六、凡有所行,不招怨對」:身口意三業,都「不招怨對」,不會引來怨恨。「對」者敵也,不會樹立敵人。

「二十七、廣大名稱,聲流十方」:大家都在讚歎他,所以有廣大的名稱。他的這種好的名聲,流布到十方去了,各方面都知道。「世咸傳唱,此大法師,處在師數」:世界上很多人,大家在傳布,在讚歎說這個人是大法師,是處在大師的數目之內的。

四、二、四、喻合

如受欲者,以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廁環釧等寶莊嚴具,以自莊嚴,威德熾盛,光明普照;如是論者,以二十七稱讚功德,廁此五種論莊嚴具,以自莊嚴,威德熾盛,光明普照,是故名此為論莊嚴。

「如受欲者」:像在世間上享受五欲的人,用「末尼真珠」,「末尼」是如意珠,所以就是寶物,或者「真珠琉璃等」這些「寶」物,「廁環釧等寶莊嚴具」:戴著環、戴者釧等寶莊嚴具,「以自莊嚴」:用這寶物來莊嚴自己的身體,「威德熾盛」:顯示威德殊勝,「光明普照」:到各地方去。這是個譬喻。

「如是論者,以二十七稱讚功德,廁此五種論莊嚴具」:這造論的人也是一樣,用二十七種值得稱讚的功德,加在五種論莊嚴具裡面,「以自莊嚴」,也自然是「威德熾盛,光明普照」,「是故名此為論莊嚴」。

是名論莊嚴。

「論莊嚴」解釋完了。

韓清凈《披尋記》:「復有二十七種稱讚功德等者:此中稱讚功德,五嚴為所依止,一一配隨應當知,繁不具述。

此處文中所說的稱讚功德,以五種論莊嚴為所依止,可以一一配合來說,隨其所相應的應當可知,繁不具述。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一個德國女人86年前來法海寺朝聖,另外一個英國女人發表到巴黎震驚海外
武則天建造寶慶寺石佛群 之《彌勒三尊佛龕》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