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扭不幹、走路越來越慢?肌少症,糖尿病、心臟病也跟著來
走路速度大不如前,除了有可能是膝關節問題外,另外,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肌少症。醫生提醒,當握力變差或走路變慢時,可能是患了肌少症,會增加死亡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65歲以上肌肉量減少 患肌少症
肌少症顧名思義指肌肉量變少;但單純的肌肉量變少,不見得肌力會變差,像跑馬拉松的職業選手感覺都很瘦,身體沒有太多肉,但並非患肌少症。若僅看肌肉量變少一事,並未看其他附加定義,有時會失真。故肌少症定義為 65歲以上,且有肌肉量減少及肌肉表現不佳的人。
2大指標 增加死亡率
肌少症病人,與肌肉相關的問題就會出現,如走路無法走久、站也站不起來、肌肉沒力易造成跌倒、每天會覺得無力感等。肌少症除了看減少的肌肉量外,還需看肌肉的表現,2個常見指標:一是肌肉的力氣,如上肢看握力或下肢腳的力量;二是走路速度。這兩因素的重要性在於握力變差或走路變慢,其死亡率都會變高。
當肌肉流失後,開始會有握力不足的表現,可能是毛巾用雙手扭不幹、雙手無法開啟玻璃罐蓋子。走路速度慢則可能在過馬路時,綠燈亮了但還沒走完就已經紅燈了,這就屬走路太慢了,有上述癥狀出現,則應該進一步測量。
另外一種篩檢方式是測量小腿圍,用自己的食指與拇指雙手環繞小腿肚,當圈起來有鬆鬆的感覺時,即有肌少症的發生率。或者拿皮尺測量小腿圍,老年男性小於33公分或女性小於32公分,則需留心。這些皆是簡易的篩檢方式,若覺得有問題,即該進行正式的檢測。
較正式的篩檢,若要看肌肉的表現,可使用握力機測握力,老年男性要大於26公斤、女性要大於18公斤;如果看走路速度,應每秒鐘大於1公尺。
2種檢測 測量肌肉量
當篩檢出來握力不足或者是走路太慢時,醫生才會進一步測量肌肉量。目前有2種機器可以檢測,一種是簡單通過身體組成分析儀,人站著通過電阻來測量,儀器會分析身體組成,可自行計算出肌肉量,再除以身高的平方。
另一種方式是雙能X光骨密度測定儀,通過不同的軟體對身體組成分析,得知身體所有的脂肪、骨骼以及肌肉量,肌肉量再除以身高的平方。當數值低於某個標準以下就屬於肌少症。
患肌少症 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增
肌少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一般醫療建議是營養加運動。在飲食部分要特別加強蛋白質的攝取,腎臟功能無虞的病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應該要每公斤體重攝取1~1.2克的蛋白質(不是體重60公斤就吃60克的肉,因為蛋白質只是60克肉之中的一部分而已);腎功能有問題者,則需諮詢醫生蛋白質攝取。運動方面,進行肌肉阻抗運動(重量訓練)尤其重要;通過運動,吃的東西才會變成肌肉,而不會變成肥肉。
肌少症的發病率大致上小於10%。一般人肌肉質量在35歲達顛峰,接著就每年慢慢流失,且年紀越大流失越快;到70歲時每10年喪失15%的肌肉量;且失去的肌肉量並不是讓身體就因此變瘦,而是會漸漸被結締組織及脂肪取代,可能更容易會有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問題。
另一個肌少症的重要性是先前提到的,當握力變差或走路變慢時,會增加死亡率。當老人家身體發出信號,如走路越來越慢、手腳四肢開始無力(與單邊手腳無力的中風現象不同),經上述簡單測試後懷疑有肌少症的可能性時,可選擇至老年醫學科或康復科就醫確認。
日常保養應注意多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並搭配適量的阻抗運動,為自己打造結實的肌肉組成,邁向健康而美好的老年人生。
※心慌、多汗、怕熱,當心是甲亢的前兆,生活中這樣預防
※站著痛、躺下就好,小心這種頭痛不尋常
TAG:鴿子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