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屋頂 · 最全解析
中國古建築是個神奇的存在
模樣紛繁複雜
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好像又都很陌生
每當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屋頂
你也會說這是——大屋頂?
還是—— 小屋頂?
那這看著不一樣
卻又有點像的古建築屋頂
到底怎麼分呢?
這次
我們來數一數這些古建築的屋頂!
一 什麼是屋頂
古建築的屋頂
往往是我們對一座古建築最直接的印象
比如說到天壇
你腦子裡肯定會出現一個輪廓
解釋屋頂是什麼之前,我們得知道
古建築基本分為三部分
台基 屋身 屋頂
你可以理解成一個人戴著帽子
屋頂就是人的帽子
▼
其次你要記住這三個部位
山牆 屋面 屋脊
二你肯定見過的屋頂們
我們的生活中
有些屋頂是你肯定見過的
他們是最為常見的幾種屋頂樣式
01 廡(wǔ)殿頂
顏 值 要 點
廡殿頂
有五條脊
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
前後左右共四個斜坡面
出 身 要 點
根據資料記載
廡殿頂其實早在殷商時代就有
但唐中期以前的廡殿頂具體結構現已不可考
晚唐以後有實例可查
這時候的廡殿頂屋面曲線平緩
正脊較短
正脊兩端的鴟吻是鴟尾形象
而不是鴟首
比如梁思成林徽發現的佛光寺東大殿
唐 佛光寺東大殿(模型)
宋代叫作「吳殿頂」
也叫「四阿殿頂」
(「阿」是建築屋頂的曲檐
「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頂)
明清時期
改稱「廡殿頂」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廡殿頂建築都是明清時期的
比如 馳名世界的 故宮太和殿
委 以 重 任
最尊貴的建築才可以使用廡殿頂
宮殿和廟宇的殿堂較多
太和殿的重檐廡殿頂
就是中國古建屋頂中的最高級
故宮 太和殿
02 歇山頂
顏 值 要 點
歇山頂有
九條脊
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qiàng)脊
前後左右也有四個坡面
左右兩個坡面比廡殿頂的要低
名字記不住?
一個人要爬屋頂這座山
爬了一半山坡非常累
歇了一會以後
速度直線上升立刻就到了山頂
於是這座山叫 歇山頂
小知識
戧脊就是屋頂最邊緣分岔的那四條比較短的脊
山花就是歇山頂左右兩側與坡面銜接的三角形區域(具體可參考上圖)
出 身 要 點
根據文獻和資料顯示
此屋頂最早見於漢闕石刻
當時的歇山頂較小
一直發展到唐代就開始有點像如今的模樣了
我國現存最早的唐代建築——南禪寺大殿
就是一座唐代歇山頂建築
唐 南禪寺大殿
清代之前叫「曹殿」 「漢殿」 「廈兩頭造」等名
明清時期
官方建築開始出現大歇山
「歇山」這一叫法也在清代開始
委 以 重 任
歇山式比廡殿頂低一個等級
一般在僅次於廡殿頂等級的建築上
宮殿和廟宇中的大殿使用較多
如大家都愛的北京天安門
就是重檐 歇山頂
故宮 天安門
小知識重檐 就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屋檐,一般來說,重檐大多是指在一層建築上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屋檐。重檐屋頂的「重檐」,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相同的,也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不同的。
03 懸山頂
顏 值 要 點
懸山頂有
五條脊
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
前後兩個坡面
它的特點在於
屋頂的大山兩側超出山牆
屋頂兩側懸在山牆外
因此得名「懸山頂」
(有時被稱「挑山頂」)
出 身 要 點
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做法
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
清朝稱「懸山」 「挑山」 「出山」
中國古代的重要建築基本沒有使用懸山式屋頂
特別是唐代以前尤為少見
委 以 重 任
懸山建築等級較歇山建築低
在廟宇、宮殿建築群中
用於附屬建築
多用於民間建築
因其有利於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為普遍
山西 龍門寺西配殿
山西 佛光寺文殊殿
小知識
博縫板 懸山建築懸在外的檁木,會受到雨水侵蝕,腐朽加速,因此出現了博縫(風)板這塊木頭。挑出的檁木端頭用博縫板擋起來,暴露的木頭得以掩蓋和保護。博縫板長隨椽長,按步架分塊,隨屋面舉折安裝,成彎曲的形狀。
04 硬山頂
顏 值 要 點
硬山頂有
五條脊
一條正脊、四條垂脊
前後兩個坡面
左右兩側的山牆與屋面直接相交
將所有內部梁架檁木包住
記不住的話就說屋頂與山牆生硬交接
所以叫硬山頂
出 身 要 點
宋代建築巨著《營造法式》一書中
沒有關於硬山頂的記載
現也無存宋代有硬山頂建築遺物
由此可推斷
宋代及以前並沒有硬山頂
明、清時期開始
硬山頂開始廣泛出現
委 以 重 任
這是古建築中最普遍的屋頂樣式
住宅、園林、寺廟都大量存在
瀋陽故宮 清寧宮
山西 王家大院
05 攢尖頂
顏 值 要 點
攢尖頂
頂端為尖,上有寶頂
沒有正脊,其他脊的數量隨建築牆平面邊數各有不同
如圓攢尖、四角攢尖、六角攢尖、八角攢尖
出 身 要 點
原始社會的北方建築
已經有了攢尖頂的雛形
半地穴
攢尖頂在漢代已經出現
宋代叫「斗尖頂」
明清時代的建築物中較多見
委 以 重 任
在攢尖頂在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可見
如北京故宮的中和殿
天壇祈年殿等幾座
故宮 中和殿
天壇 祈年殿
但在亭、閣、塔類建築較為多見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亭子
如中國最大的亭子
北京頤和園廓如亭
就是個重檐的八角攢尖頂
頤和園 廓如亭
06卷棚頂
顏 值 要 點
卷棚頂
沒有正脊
因其正脊處是弧線形的曲面而得名
其他位置因屋頂樣式不同
可以是卷棚歇山頂、卷棚硬山頂、卷棚懸山頂等
委 以 重 任
卷棚頂出現在宮廷、寺院一般是附屬建築
我們常見的是在園林中的亭、軒、廊、榭等
如北京頤和園中的諧趣園
屋頂形式基本全部為卷棚頂
頤和園 諧趣園建築群
小知識:屋頂的等級序列
廡殿式>歇山式>懸山式>硬山式卷棚頂與攢尖頂經常見於園林中,但也有故宮中和殿此類例外,因此此處不討論卷棚頂與攢尖頂等級。
重檐>單檐重檐頂等級高於單檐頂。
三 較為少見的屋頂
扇面頂
扇面頂就是扇面形狀的屋頂
前後檐都是弧形
且弧線前短後長
後檐大於前檐
一般都是小型建築
拙政園 與誰同坐軒
盔頂
「盔頂」因形象類似戰士頭盔而得名
頂和脊大部分為凸出弧線
屋頂最高處中心為寶頂
像是頭盔上插的纓穗或帽翎
盔頂現存並不多
而你最耳熟的 岳陽樓 就是一個
岳陽樓
盝[lù]頂
盝頂較難見到
是坡屋頂家族裡的平屋頂
有四條正脊圍成平頂
四面再接坡面
四角各有一條垂脊向下斜伸
盝頂在金、元時期比較常用
元大都房屋多為盝頂
明、清兩代也有很多盝頂建築
如明代時期故宮欽安殿
清代瀛台的翔鸞閣
以及現在先農壇的井亭
先農壇 神廚井亭
穹隆頂
穹窿」指天空
也指高成形的建築
外觀像是倒扣的球形或多邊形
所以也被稱作「圓頂"
常見的伊斯蘭建築多為
就是穹隆頂
新疆 阿巴伙加瑪扎墓(阿巴和加麻札墓)
藏族平頂
藏式屋頂均為平屋頂
四周多用邊瑪草砌築起的邊瑪牆圍合
平屋頂多用土石材料修築
《舊唐書 吐蕃上》記載
「國都城號為羅些城,屋皆平頭「
可見在吐蕃時期平屋頂已經是常態了
藏區民居
拉薩 布達拉宮
環形屋頂
福建民居中的圓寨
就是環形屋頂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樓建築
(環形屋頂只是土樓的一種,其次還有方形等)
土樓是基於福建客家人為防止侵襲而建造的聚居建築
對外封閉、對內開放
通常還會出現同心圓式的諸多環形屋頂
福建裕昌樓
四 屋頂開會
方勝亭
方勝一詞指雙菱形
兩個方形相疊的亭子即為方勝亭
屋頂為兩個四角攢尖頂相交形成
勾連搭屋頂
這種屋頂形式
在屋身和台基不變的情況下
屋頂更富於變化
勾連搭屋頂
也成為了巧妙解決古建築空間擴大的方法
在需要大空間的建築上多採用勾連搭
如漢地的伊斯蘭禮拜堂多是勾連搭
「卍」(萬)字頂
「卍」字紋是我國古代裝飾中的一種紋樣
「卍」讀作「萬」
代表「萬事如意」、「萬壽無疆」等
有一些建築的平面和屋頂也採用「卐」字形
北京圓明園中的」萬方安和「就是採用的萬字頂
藏漢結合屋頂
將藏式平頂與漢式各類屋頂結合
是藏漢文化交流的實證
北京香山昭廟
承德小布達拉宮——
普陀宗盛之廟
即為代表
故宮午門組合屋頂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
五座主要建築呈五峰凸起狀
故俗稱「五鳳樓」
正中的門樓為重檐廡殿頂
東西各一廡殿頂的廡房
環抱的城台四角
各有一個重檐攢尖亭
中間還有兩處兩面坡連廊
所以整個午門的屋頂
其實是很多基礎屋頂的組合體
故宮角樓組合屋頂
故宮角樓組合屋頂
故宮角樓
是公認的屋頂最為精美的建築之一
是一座四面凸字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
屋頂可分為三層
上層為兩個十字交叉的歇山頂
中層為四個不完全的重檐歇山頂交接
下層檐為一環半坡頂的腰檐
使上兩層的屋頂形成一個複合式的整體
整個角樓有10個山花、28個屋角、72條脊
故宮角樓體現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