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唐玄奘到印度去取經,全仗這部經度過八十一難

唐玄奘到印度去取經,全仗這部經度過八十一難

唐玄奘到印度去取經

全仗這部經度過八十一難

宣化上人

這《心經》,你們如果歡喜聽,可以就著這個機會講一講。《心經》,是在《般若》裡邊的,六百卷《般若》裡邊的一個心。所以,那麼這部《心經》是很重要的!

你常常誦這個《心經》,可以令你開大智慧!唐玄奘到印度去取經的時候,就全仗這一部《心經》。這個《心經》,降伏天魔、制諸外道,那妙不可言!

唐玄奘到印度去,那時候因為是走路——那也是古來的時候,人也沒這麼多,所以妖魔鬼怪很多很多的。到那個山裡邊,那個妖精啊、怪物很多的。可是唐玄奘一念這個《心經》,那個什麼妖魔鬼怪,就都沒有辦法了。因為這個,他有了智慧了,就不被這愚痴的境界所轉!這妖魔鬼怪呢,都是一些個愚痴的行動;它們所行所做都是背道而馳,和這個智慧正相反。

所以你若有了智慧,就可以降伏一切的天魔外道!你若沒有智慧呢,就被天魔外道所轉。

【編注】恭錄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把這「三經」念懂了

也就是懂了《心經》的大意

宣化上人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其中一卷,這卷經是說「心法」。這個「心法」是什麼心法呢?是智慧的心法,是六百卷《般若經》的心法。

唐玄奘法師到印度去取經,路上受了九九八十一難,每一個難都是因為誦持《心經》而得到解脫——可見《心經》的重要性!

那麼談到「心經」就應該聯想到身經,還有口經——這身、口、意,應該有三經。意就是心意。

咱們要把身口意的經念好,要是能念懂了,這也就是懂了《心經》的大意。

……

那麼,怎麼說又有身經又有口經?

我們這個心所想的就是心經,我們這個身所做的就是身經,那麼口所說的就叫口經。

一天說多少話,這都是在說經。說好話,就有一部好的經;你說壞話,就有一部壞經。你要讚歎人,就有一部讚歎人的經;你盡毀謗人,這虛空裡頭就給你記錄出來一部毀謗人的經。

所以,你一舉一動都是念經,都是說經。這個心經要是能明白了,你身經也會明白。

你說:「法師你越講我越糊塗!你說有身經,我沒看過什麼經典有身經,也沒看過什麼經典有口經!」我方才不是說了嘛,你一天所行所做就是一個身經,你一天所說的話就是一個口經。

口裡有八部經,這八部經是什麼呢?就是: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這是四部惡經;你要不綺語、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講話講真實語,不打妄語,這就是四部善經。

你身上盡做殺盜淫,你就說殺盜淫的經。你要不殺、不盜、不淫,那就是你的身念了善經。

心有貪瞋痴,你心裡要是不貪、不瞋、不痴,那就是慈悲喜舍。你身上不殺盜淫,那就是信解行證。你的貪瞋痴變成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殺盜淫把它們反過來。殺生變成放生。偷盜不但變成不偷盜,遇著困苦的窮人,還沒等他盜,你就把你的財產或者什麼物質拿來幫助他;不要等他盜了你才捨得,他未偷的時候,你就捨得,讓他不盜。

你做什麼事情都是清清楚楚,不要做糊塗事,這就是不痴。

這也就是把十惡的經變成十善的經,這就是包括《心經》的大意。

總而言之,你不論什麼經典,你要活學活用,要明白它,並且把它變化無窮——這就是你會說經、會念經、會行經!你若不會活學活用,那就是經是經、你是你,你和經沒有關係,這樣學到什麼時候都沒有用處。

一定要躬行實踐,也就是把十惡轉成十善,那就是會念《心經》的人。你要是把十善轉成十惡,那就是不會念經。

我剛剛說的話不知道對不對,請各位不妨用你們最高的智慧來研究研究。這個法是要你身體力行,要明白怎麼樣做——會做的就是會念經,不會做的,就是不會念經。

【編注】恭錄自「法界佛教總會」分支道場「法界佛教印經會」出版《智慧之源》(第333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溫馨傳萬家—宣化上人弟子恆持法師專訪
若貪戀紅塵,就永遠也念不完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