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齊白石的高徒李可染,畫了三個布袋和尚,體現他心境成長的變化

齊白石的高徒李可染,畫了三個布袋和尚,體現他心境成長的變化

本文有聆微藝術原創,聆聽微小,洞察奧妙,歡迎閱讀聆微藝術欄目。

齊白石大師有很多弟子,但是其中他最為喜愛的一位弟子一生卻非常傳奇,他13歲便開始學習畫山水畫,43歲當上了央美教授,49歲為了創新改革山水畫,開始了萬里遊歷,在我國畫家中,也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很多人都只知道李可染是一個山水畫家,但他其實畫人物也非常優秀。

齊白石

李可染很喜歡畫一些平凡但有意義的人或物,來體現他當下的心境和感受,使觀者在欣賞他畫作的同時,也能有一些對生命、對生活的感觸。往往讓人在看完李可染的畫後,或是陷入深思,或是豁然開朗。

首先來看看李可染創作的牧童與牛這個系列,這個系類既有山水畫的寫意的美好洒脫,又賦予了很多個人的感受和見解在其中。

李可染的作品

李可染筆下的牛,它敦實穩重、承載和陪伴著背上的牧童,任勞任怨。他畫的牛,雖然有的是站著著、有的是卧著,形態各異,神態也有所不同。但他們總是眺望著遠方,或者深情凝視著牧童。

而牧童都是坐在牛背上悠閑散漫地看著遠處的世界。牛跟牧童的組合,他們彼此陪伴,彼此守護,而同時又渴望著更大的天地、更廣闊的遠方。

李可染畫的牛

在李可染的描述中,他之所以喜歡畫牛,是因為它溫良醇厚,吃苦耐勞,以人為中心,不論做了多苦多累的事,也不吭一聲,所以李可染愛牛,他把自己畫堂的名字也命名為「師牛堂」,就能看出他對牛是多麼的喜愛。而他這樣命名的目的,也是出於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牛一樣的老師,而他一生,為了改革開創山水畫而遊歷萬里的精神,何嘗不是如他畫下的牛一般呢?

李可染的牛圖

除此之外,李可染還有一套畫作更加地可以體現他的心境,而且極具禪意,看過後心中會非常平靜,得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那就是李可染的《布袋和尚》系列,這個系列他從40年代到80年代,都有畫作,而且隨著時光流逝,李可染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這些都體現在他的畫作中了。

第一幅布袋和尚

第一幅是李可染在40年代時,創作的《布袋和尚圖》,從這個途中,我們可以看出畫風非常洒脫不羈,而布袋和尚的神情很惆悵,眉頭緊鎖,像是在思考今後人生的旅途如何走下去,而和尚身上的布袋非常充足,身上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和對未來的期許。

之後在八十年代,李可染創作了第二幅《布袋和尚圖》,這時候他的畫風技巧已經有所改變,不再如曾經那麼不羈豪放。而最大的變化是他畫中的和尚,和尚已經不像第一幅時候那樣健壯,有些老態和瘦弱了,背上的布袋不再如同曾經那麼鼓鼓囊囊,但是垂下來的重量看起來很沉重。而和尚臉上的神態變化更大,和尚仰天長笑,但仍然眉頭深鎖。

第二幅布袋和尚

有人說,因為李可染畫的布袋和尚其實就是他自己,由於李可染肩負著中國畫創新改革的艱巨使命,讓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創作和研究,從來不敢鬆懈一刻。這就像畫中的布袋和尚,心中有苦卻不能為人道之。

李可染還有第三幅《笑和尚圖》,這一幅畫中,和尚放下了布袋,依然是仰天大笑,但他的眉頭不再深鎖。這時候的李可染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希望遵循布袋和尚真正的道理,放下擔子和執念,換一種輕鬆的方式來笑對使命、笑對人生。

第三幅布袋和尚

李可染作為一名傑出的藝術家,他一生都在為了中國藝術的改革創新而奮鬥,堅韌的精神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而他面對責任、面對人生的態度,都體現在自己的畫作里,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聆微視聽 的精彩文章:

79歲日本老人用Excel繪畫獲得國際大獎,不為生存放下理想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要靠才華,她寫一手好字考入北京大學

TAG:聆微視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