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他們以溫柔示人,最終卻葬身火海!

他們以溫柔示人,最終卻葬身火海!

7月18日,堪稱動畫界的「911襲擊事件」發生了。

日本京都,一名41歲的男子闖入京都動畫工作室,隨身攜帶的還有2個20升的汽油桶,6把菜刀和1把鎚子。

大火燃起,整棟建築濃煙滾滾。

裡面是什麼場景難以想像。曾經有人測驗過,一個容量20升的汽油桶爆燃是什麼後果,瞬間爆燃如同炸彈,更何況在建築內部,而且有兩個。

工作室的三層建築上下沒有阻隔,有專家分析,火勢竄起時溫度可能超過1500度,可以讓人瞬間無法呼吸。

大火撲滅,最新公布的數據是33人遇難,36人受傷,傷者中還有多人不容樂觀。

襲擊者自己也受了重傷失去意識,他是誰?為什麼要這樣做?目前沒人知道。

遇難者名單也沒有公布,但是能確定,這將是世界動畫史上的一場災難。

當下很多知名的電視動畫片都出自京都動畫之手。

《涼宮春日的憂鬱》、《幸運星》、《冰菓》、《玉子市場》、《Free!》、《輕音社》,這些不僅風靡日本,而且還有很多中國年輕人喜歡的作品,都出自京都動畫。

工作室推出的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講述只懂戰爭的女孩如何重拾人類感情,通過奈飛在國際上播放。

而在豆瓣上隨便檢索,你就能發現,這些作品的評分都很高,基本都保持著8.5以上的評分。哥看過其中的幾部,紀錄片要看BBC,而動畫則是「京都出品,必屬精品」。

而且,他們的作品要麼是青春逐夢的少年,要麼是平日里碎碎念的軟萌妹子,在二次元中講述柔軟的故事。

給哥印象最深刻的是《涼宮春日的憂鬱》,一個不安於現狀的腦洞女孩涼宮春日,與平淡無奇的生活抗爭,可愛又活潑的樣子經常看得哥傻笑。

還有他們的經典作品《幸運星》,幾個卡通形象而已,整天BBB碎碎念,但是一點也不覺著煩,看著看著進度條就過去了。

還有《輕音社》,追逐音樂理想的少女們打打鬧鬧可愛極了。這部漫畫給哥貢獻了不少表情包,比如經典的輕音少女啃玉米,非常魔性。

輕音少女時刻散發的中二氣質非常解壓。

在日本曾經有個統計,深夜動畫最受歡迎排名,《輕音社》奪得冠軍,無論男女觀眾,都非常喜歡她。

這就是輕音少女的魔力。

嗑京都動畫的作品,真的很治癒,總是暖暖的。

之所以溫暖,是因為工作室有一幫認真動漫的人,是他們讓一家給人做外包的工作室成長為受人尊敬的動畫公司。

工作室成立於1981年,一個叫八田陽子的家庭主婦,曾做過手塚治虫旗下的畫師,婚後搬到京都閑著無聊,她就聚集了一些附近的家庭主婦們,大家志同道合就成立了工作室,主要接一些動畫作品的上色外包工作。因為創始者女性為主,也讓日後的工作室有了女性主導的傳統。

日本社會的男權色彩無需多言,但京都動畫的成員還是闖出了自己的世界。

凡是交到他們手中的工作,大家都能認真做完,質量優秀生意越來越紅火。85後的同學應該看過《超時空要塞》吧,裡面就有京都動畫的身影。

看到截圖中宇宙歌姬的身影,哥有些穿越了。

90後同學看過《犬夜叉》嗎?京都動畫同樣參與過。

那時,合作名單上還有《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以及經久不衰的《新世紀福音戰士》。

保質又保量,不僅大型的動畫公司,遊戲行業也願意把業務外包給京都動畫。

業務多了,工作室成立了股份公司,開始自己製作動畫。

說來也奇怪,他們推出的作品總能得到大家的喜愛。當時的日本動畫界有一種奇怪的信念:無論輿論再怎麼批評,最終結果總是表明京都動畫做的是對的。

後來大家總結出很多說法,有人說這個工作室啊,對作品很嚴苛,自己成立里一個「京都動畫大賞」獎項,可經常出現獲獎作品空缺的尷尬,寧缺毋濫就是他們這樣的;還有人說是他們內部又自己的培訓體系,以老帶新,大家都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有人說,是他們不鼓勵加班氛圍好……

而最被大家接受的說法,則是他們總會選擇溫柔的故事。

在2012年,工作室骨幹之一的監督(類似項目負責人)武本康弘,回想起為什麼要製作《冰菓》說,那真是一部讓人溫暖的作品。

這部推理小說改編而來的故事,總有暖人的瞬間。

(京都動畫作品《冰菓》)

雖然廣受歡迎,雖然他們時刻對這個世界保持微笑,但是,回應給他們的,不僅是喜愛讚譽,還有莫名其妙的恐嚇。

京都動畫社長八田英明在這次的火災事故後,對外界公開:「雖然不能說是日常性地收到針對我們公司的抗議,但確實發生過不少次。特別是寫著『去死吧』之類的殺人郵件。」

沒人知道這種充滿戾氣的惡毒來自哪裡,這次火災後有日媒援引目擊者的話,縱火者剛被抓時喊著「讓你抄襲」。指責抄襲實在不著邊際。

多年來,他們被指責或者說調侃的一點,無非是人物形象有些相似,這也能引起憤怒?

莫名其妙的惡,真的可怕。

大火後,一名呆站在火災現場外的老爺爺透露,孫女在京都動畫上班2年了。一周前,孫女還一直說她工作非常努力,新作品中即將出現自己的名字,非常開心。但是老人至今聯繫不到孫女,送醫名單上也沒有她。

這些熱愛動畫的年輕人,為更多人創造美好的記憶,本該歡笑著活著。

就哥而言,已經無法再看那些曾經帶來歡笑的作品,如今再看,總是染著人性之惡。

(圖via嫉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哥 的精彩文章:

老師因紋身被家長聯名辭退,冤不冤?
女子不和同事吃午飯被領導批評:你不合群!

TAG:新聞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