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源正法師:什麼是菩提心?

源正法師:什麼是菩提心?

2019年7月19日,廣州光孝寺夏安居講座(第九講)由源正法師講解佛法的因果事理與自由意志,法師為大眾開示了佛法的內涵,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獲得自由意志等,令大眾對佛教的修行有更深的了解。

迎請主講法師

拈香禮佛

講座現場

何謂覺醒?

佛的本義是覺悟者,用我們近代話來說,他代表一種覺醒。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醒過來,就談不上覺。談到醒,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周六周日不用你上班睡懶覺的時候,有時候你覺得你從睡眠的狀態當中醒過來了,已經睜開眼了,但是眼睛又沒有完全睜開,你能感覺你的身心沒有完全醒過來,但是也沒有真正入睡的這樣一種狀態。這個狀態是跟醒相對的,你說醒吧也沒醒,迷迷糊糊的,你說還沒醒吧,外面發生的事、說的話,也能聽得到,甚至家裡做飯,你也能聞到飯香味,但是你說很清醒吧,發現腦子又不太轉,那種狀態就迷迷糊糊的。

那麼醒是一個什麼狀態?醒,就是你徹底地醒過來了,徹底地擺脫了那種夢境的那種感覺。我自己有時候會有一個什麼狀態呢?就是覺得我的心醒過來了,好像身體還沒醒過來,身體有種剛剛醒來時的那個沉重感,尤其是夏天很容易有。這就是心還沒醒過來,真的醒過來的話,大腦的反應,心裡的明晰度和身體的感覺,完全發生了,這個時候是真正醒過來的狀態。

我們對比一下醒的狀態,和對比一下半醒半不醒和夢中的狀態,就能夠知道醒是一種什麼狀態了,那麼這個覺悟的覺呢?其實是同樣如此的,這個在我們這個世間裡面可以叫世間夢、大夢,強調的就是我們世間是生死之夢,生死之夢的特點叫困擾、束縛,剛才為什麼給大家舉這個剛剛醒來和完全醒過來的狀態呢?因為那個時候的狀態,身心就像是被一個東西困擾住一樣。而佛教里說的醒來,就是你遠離了苦對你身心所產生的困擾,遠離了煩擾對你所帶來的束縛。

比如你到了一個商場,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顏色,非常流行的樣式,而且穿上去非常合身的衣服,但是,這時候旁邊一個朋友說不要買了,衣服不合你,然後你心裡就很打鼓,買還是不買呢,等被迫離開的時候,還一步三回頭的看著那個衣服依依不捨,那個時候是什麼狀態,那個就是夢的狀態,為什麼?因為你的心被這個衣服牽拌住了,沒辦法離開,就如同你在這個夢境當中被這個夢困擾著出不來一樣。

佛教的醒就是身心完全的超脫,不被束縛的一個狀態,所以為什麼說佛陀的佛法是離苦之道,因為佛陀的覺悟,就是在告訴我們遠離一切的困擾,遠離了一切束縛的狀態,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會被漂亮的衣服所困擾,所牽絆,同樣的我們會被不喜歡的東西所困擾。如有的時候做事,心裡不爽,這個不爽的感覺,不是說你想離開就能夠離開的,有的時候沒辦法離開,這就是困擾。你喜歡的東西會困擾你,不喜歡的東西仍然會困擾你,有時被感受所困擾,有時被想法所困擾,太多太多了。所以,要想醒來,就必須先脫離現如今的困擾。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大家可能聽到最多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今天我們盡量不說套話,套話說多了也沒意思,大家應該也聽了很多佛法了,佛法中的概念也了解了很多,但是對概念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轉化成自己的語言,終究不會發生多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盡量把它轉化成現代的語言來表達。

菩提心,作為一個開始,它應該是捨棄自我的境界去觀照他人的境界。一個人如果長時間沉浸在自我的心境、見解、感受裡面,是觀照不到他人的心理感受的。如果觀照不到這些,菩提心是很難發起來的。菩提心如此,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事,也同樣如此。你在與人談話,在逼迫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去發現他們的感受,不然,你難受,對方也難受。如果我們觀照到了孩子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首先要做的一步是暫時捨棄「我」的感受,自我的境界。

我接觸過一些家長,在孩子不聽話,不願寫作業的時候,就非常地生氣,大發雷霆。我說為什麼要這樣,他們通常說這是在教育孩子。表面看來是在教育孩子,深究下去其實是與事實不相符合的,因為你更多的是情緒發泄,你覺得孩子成績不夠好,不夠聽話,或者說孩子丟了你的面子,你心中是有火的,不痛快的。在你不痛快的時候,你朝孩子發了一通火,然後你說你在教育孩子,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情緒的發泄。什麼是教育?教育是離開自我的境界,能夠把心中暫時不痛快的心境捨棄,冷靜地去發現孩子的狀況,然後以孩子能夠接受的語言狀態去溝通。

其實,菩提心不是那麼玄奧,也不是說發願要成佛才是發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與人友好的交流溝通,也是要發菩提心的。所以,發菩提心的基礎,就是要先捨棄自我的境界,觀照他人的感受。這種狀態延續好了,你的菩提心才會慢慢增長起來。

佛教中有許多的儀式,受三皈依有三皈依的儀式,誦經有誦經的儀式,講經有講經的儀式,拜佛有拜佛的儀式。現在很多年輕的居士來到寺院,覺得舉步維艱,為什麼呢?怕被老居士說不懂這個,不懂那個。有很多老居士看到別人進殿時邁錯了腳,上前就把別人說了一頓,嚇得別人就再也不敢來了。儀式更多的是表現在人身體的行為和語言上,那麼儀式的目的是什麼呢?儀式是為了煥發你心中對三寶的信心和恭敬心,當然有一個前提,如果你被動的想要這個儀式煥發你對三寶的信心和恭敬心的話,其實是不完美的,儀式需要內外相應。來到殿堂,我們首先要屏息諸緣,安定內心,然後在這種情況下仔細地去感受法器的聲音和殿堂給你帶來的感覺,在整個儀式過程中,心與儀軌同步進行,這時候儀式才會發揮作用。儀式是讓你對於佛法一時一刻的感受變得長久起來,這是儀式的重要性。

佛法是什麼?

佛法是什麼?字面意思,是佛所說法。佛陀是覺悟的人,佛所說法就是覺悟之法,另一種理解是離苦之道。大家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來寺院?如果是因為在家呆著悶,來寺院逛一逛,放鬆一下心情,那你不一定要來寺院,去逛公園或者其他娛樂場所,都有放鬆心情的效果。

我們為什麼選擇了佛教?有些人說是緣分,在寺院的感覺比別的宗教場所要好,這也不失為一種答案。佛法其實有兩個門可以入,一種是因信而入,但很多人的信是比較情感化的。另一種是因理而入,通過對佛法的學習,發現裡面講的確實很不錯,就進來了。無論從哪一個門,都需要建立一個比較理智的信仰,因為情感的東西靠不住,太不穩定,是比較無常的東西。

比如兩個人做朋友,感覺不錯,相處愉快,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性格愛好,建立共同話題;還需要相互理解,建立好的溝通方式。這樣在對方遇到問題或彼此有所誤會的時候,就算感覺不好了,也可以去化解矛盾,你還能保持住這段友誼。

單純情感上的喜歡,是不太穩定的,這種喜歡通常是因為不了解而從想像中進行了美化。有些話我說出來,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有句話叫「恩愛兩不疑」,這是說什麼?夫妻之間相處,為什麼要有恩有愛?佛在《阿含經》中說,夫妻之間要各盡義務,就是要彼此照顧對方的感受,要讓對方能感受到「恩」的存在,有恩才有愛與家,這是第一層。第二是「兩不疑」,夫妻之間沒有太多要隱瞞的東西,你要是有意隱瞞,時間長了對方就會起疑心。所以什麼事情都可以坦誠相見,你沒有做對不起對方的事情,不用藏著掖著;做了不對的事情,更應該真誠地認錯、改過,越藏會把問題醞釀得越大。

所以「恩愛兩不疑」可以用在夫妻之間,也可以用於朋友之間,許多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場合,還可以用於你的身與心之間(表裡如一)。佛法沒有遠離世間,處理好人際關係,自己的身心關係,你的離苦之道就已經做好了一部分。人的痛苦就是源於人與人的關係、身與心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這種種關係的不協調。離苦之道,就是用佛法來調和這些關係。

小孩子喜歡吃糖果,不喜歡吃苦藥,他的行為通常是根據直接感受來決定的,吃甜的讓他愉悅,苦的讓他難受。我們交朋友也是如此,如果跟他相處愉快,就喜歡找他聊天,跟他玩耍。如果他總讓你生氣,就不想找他了。所以人自然具有 「厭苦欣樂」的屬性,厭棄苦的東西,會去追求樂的東西。佛法就是讓我們解脫煩惱束縛的法,離苦得樂的法,這是離苦之道。

再說「探真之路」,《金剛經》裡面講到「如如不動」,這個「如」是如其本來的意思,事物本來是什麼樣子的,我就觀察到它是什麼樣的,就是佛法講的實相。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通常會憑經驗或成見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因分別執著而產生煩惱。

比如某人看見一位師父比較胖,他就說和尚怎麼能這麼胖?在他的經驗中,和尚應該是苦修的,比較瘦的,他看見胖的和尚就有意見,什麼都沒有了解,心裡先想像、編排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就是自尋煩惱。更嚴重的是帶有成見,像有色眼鏡一樣去看人。他上個月是什麼樣的,可能這一個月發生了一些事情,他已經有不小的改變了,但是你仍然把他當做之前那樣去評斷他,這就是不公平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你對事物的認知要從當前出發,不能以過去的成見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佛法的修行就是探真之路,不斷地探尋真實,不要拿過去的經驗和固定的成見來看待事物,要通過實際的觀察來了知真實。

習慣與自由意志

三皈依是貫穿修行始終的,我們受了三皈依能做到嗎?皈依文說:皈依佛,從今以往,誓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從今以往,誓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從今以往,誓不皈依外道邪眾。那麼,你知道什麼是「皈」,什麼是「依」嗎?通常來說,皈是回歸,依是依靠,這個解釋已成為常識,但我們卻忽略掉,什麼是依靠,什麼是回歸。

最早的時候,我也沒有注意到皈依的深層含義,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開了梵語課,梵文裡面的「皈」是去的意思,皈依佛,就是我去佛陀那兒。「依」也是動詞,也解釋為依靠,但是在梵文里,比較明顯的表達叫庇護所,就我去佛陀那裡,一方面向佛陀找尋生命的依靠,另一個也是說,佛陀那裡是我們的庇護所。

各位應該也見過,孩子在外面受氣了,第一個要找誰啊?在學校找老師,在家裡找媽媽,因為在媽媽那裡能得到安慰,對吧?

孩子為什麼遇到困難就找媽媽?當我們擁有家庭的時候,在外面遇到挫折就會回到家裡休整,為什麼?因為家是值得依靠的地方,父母親是值得依賴的人,這就是庇護所的意思,他可以庇護你讓你得到安全,讓你不受傷害,讓你遠離苦惱,這麼一個地方就是庇護所。

但事實上,我們遇到問題會想到佛陀嗎?會想到佛法嗎?不一定吧?我自己很多時候也做不到,比如遇到有人惱亂自己,不自覺就會想「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常識的思維就是你讓我受委屈,我也不能輕易放過你。

但我們要想,如果是佛法的話,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涉及到「自由意志」,你的言行,是不是你想要表達意思。

我們在世間生活久了之後會形成習慣,身體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大家有沒有想過,習慣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習慣意味著,一件事情來臨的時候,你會不假思索就作出反應。請問在這個時候,你的生命還是你的生命嗎?在我看來,你的生命已經變成習慣的生命,被喧賓奪主了,你被習慣控制著身心行為。

如果你在習慣到來的時候,能夠先打住,能夠先思考一下,是不是還有其他解決方案?哪一種方法更好?這麼一想,就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完全被習慣牽著鼻子走,其實你是無法做出選擇,你有什麼自由可言?沒有自由了。自由意志,就是你的情緒和外面的環境,並不能完全的左右你的想法和身心行為。你保有自主的選擇和自由的思考,才是自由意志,這跟修行是密切相關的。

如果完全被習慣控制的話,我們學的佛法完全入心,為什麼?佛法沒有發揮作用。學佛就不能任性,要懂得利益大眾,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習慣怎麼做就怎麼做,那怎麼能叫學佛呢?你要考慮眼前的對象,用哪一種方式表達對方能夠接受,能這麼思考的時候,意味著你沒有被習慣牽著鼻子走,這個時候你才有自由可言。語言表達如此,身心行為、思維習慣也是如此,這個是自由。

所以說皈依法,意味著將佛法納入你心中,讓你多一條路,多一種認知世間的方式,從而讓你做出自由的選擇,這是學習佛法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如果學習佛法多年,還被習慣牽著鼻子走,那其實是沒有入心的一門知識。真正的知識需要入心,入心之後才會對你的身心產生改變,這個其實就是修行。

精彩開示

若有受益,隨喜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想學習藥師法門嗎?明天來光孝寺聽經聞法吧

TAG:廣州光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