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這些父母看似愛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害孩子,很多爸媽不自覺在做

這些父母看似愛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害孩子,很多爸媽不自覺在做

文|福林媽咪

父母有些看似愛的行為,實際上實在害孩子。

有很多孩子不被其他小朋友喜歡,有的孩子長大後成了「白眼狼」,有的孩子富養卻把家產敗光,有的孩子離開家長之後無法生活……

這些孩子,可能是自私自利,做事只考慮自己不知道顧忌別人;或是驕奢成性,對物質的追求超過一切;或是衣來伸手,步入社會絲毫沒有自理能力。這都和父母從小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都是因為教育方式不正確,養成了孩子錯誤的習慣,給了孩子錯誤的認識。

1.給孩子特殊待遇

父母覺得,自己辛苦工作就是為了孩子,只有一個孩子不疼那疼誰。自己捨不得吃的用地,只要孩子想要就買,一點不會委屈他們。所以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處處會受到特殊照顧,好吃的自己吃,好看的就要看。

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特殊待遇」,覺得自己就是個特殊的人,喜歡別人的玩具就搶過來,別人的好吃的就要吃一口,因為自己特殊。這樣過分溺愛的孩子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

2.袒護孩子犯錯

有一個「一瓶價值19.8萬元的可樂」的事。是事主在被熊孩子澆了鋼琴之後跟家長溝通無果,於是表揚了他還發了紅包。然後熊孩子第二次在商場用可樂洗了一架佩卓夫三角鋼琴,價值60多萬,賠償了19.8萬的折舊費,熊孩子家長好幾年的工資。

許多家長以「孩子還小犯個錯怎麼了」「誰不是從小時候過來的別怪他了」為理由袒護孩子的錯誤。雖然小孩子不懂事犯錯是很正常,但是正因為是小孩子不懂事才要早早的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過度袒護只會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3.滿足孩子無理要求

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這樣孩子不知道東西得來的不易,不知道珍惜,更不會去想爸爸媽媽為了這個東西付出了多少努力,有多辛苦。他們不會體貼大人,因為物質條件的滿足,孩子很容易陷入物質享受中去,養成虛榮的性格,看不起勤儉節約的人。

4.過分注意孩子

大人注意力每時每刻都在孩子身上,摔了立馬把寶寶抱起來,想要吃東西馬上幫寶寶打開包裝袋,寶寶上廁大人早早的拿了紙等著擦屁屁。無時無刻不關心孩子的做法會讓寶寶養成自己就是世界中心的習慣,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在幼兒園要使喚老師一起玩要使喚朋友,如果一被拒絕,就會大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

5.事事代勞

現在家庭大多是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和兩個大人一起寵著難的的一個寶貝,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事無巨細的照顧,什麼事也不用寶寶自己動手。起床眼睛都不用睜有人給穿衣服,刷牙只需要張開嘴,「人行刷牙機」就開始工作了,飯菜不喂到嘴邊絕對不吃,出門能抱著就不自己走。

這樣的孩子會養成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很難學會獨立,家長一步也離不開。時間久了會養成一切由父母做主的習慣,聽從家長的安排,離開父母生活無法自理,也就是現在引起爭議的「媽寶」類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月子仇,記到頭,是媳婦太作還是婆婆不善?
從「任正非的對美博弈」看教育:做好這三件事,孩子成功水到渠成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