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終於,「用愛發電」要成為「用生命發電」了嗎?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圖/小羅
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果報,這個事實讓人很沮喪。
作為個體的人是脆弱的,任何一場意外都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而最大的改變莫過於終結。昨天,日本京都的一場大火奪走了33人的生命。除了這是一場人為縱火事件外,火災發生的地點(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同樣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場發生在京都伏見區的火災除了展示個體的脆弱外,還展示了作為群體的人的脆弱——雖然現在談這個可能還有些早,但這把火不僅燒在一棟大樓中,而且燒在了一個行業中,甚至會有更深遠的影響。
儘管日本的動畫行業在世界範圍內都居於引領地位,但從業者的日子卻不算太好過。動畫行業從業者的低薪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據日本動畫師演出協會(JAniCA)在今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動畫行業從業者的平均年薪為440.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1萬元)。儘管這一數字已經略高於同期日本國民的人均收入,但這一報告顯示,此行業不同年齡層的收入差距很大。
在35歲以下,日本動畫行業從業者的收入遠遠低於同年齡段的其他職業,舉例來說,在20~24年齡段,動畫行業從業者的平均年收入為154.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9萬元),而日本全行業的平均值為26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7萬元)。
該調查列出了不同年齡段的收入對比,在年齡之下的第一行數字是動畫行業從業者的人均年收入,第二行是全行業的人均年收入
此外,動畫行業的加班較重,從JAniCA在2015年發布的調查報告來看,日本動畫行業從業者的日均工作時間為11小時。事實上,如果僅從2019年的調查來看,動畫行業的收入水平已經比之前高了不少。問題在於,年輕人的高強度工作與低收入仍然會給他們帶來沉重的負擔。
在動畫行業中,京都動畫算是很「良心」的企業,不同於大量採用外包「按件計價」的動畫公司,他們的主要工作都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同時也為員工發放固定薪水。據說,京都動畫的待遇在動畫公司中也是非常不錯的,但在日本,京都動畫一般員工的收入仍然很難稱得上「高薪」。
這些數據只是一個簡單的背景:從事動畫行業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收入不算高,工作卻很幸苦。對其中的許多人來說,如果不是喜歡動畫,希望創造優秀的動畫作品,很可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也因此,製作動畫有時候被戲稱為「用愛發電」。
愛好是他們選擇這一工作的重要原因,但與此相對的,動畫常常與「宅」相關聯,而「宅」的口碑可不算好。曾經的宮崎勤事件對動漫畫產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也讓人們對ACG相關作品產生了許多負面印象。而這一次,被傷害的是從業者,最終受打擊的或許仍然是這個產業:京都動畫的損失自不必說;兇手的身份多半也與這個行業相關,或至少是個看動畫、玩遊戲的人,也不知大眾輿論將會如何。
在這個事件中,許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是京阿尼?」的確,許多動畫的主題很黑暗,他們的創作者(監督等)過的生活卻很尋常,人們會驚訝於創作者在平和的日常中是怎樣想出這樣黑暗的故事的。但京都動畫不一樣,它講述的故事都很美好,以至於現實中發生的事情比故事更加黑暗。
京都動畫作品《紫羅蘭永恆花園》
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無論是做遊戲的,還是做動畫的,我見過很多不那麼賺錢的項目。不賺錢的原因有很多,有商業決策的失敗,也有市場判斷的失誤,或者只是單純的品質問題。不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就我所見,幾乎所有的嘗試者都是有更賺錢、更穩定的選擇的。因此儘管他們沒有成功,但這個選擇本身是值得尊敬的。
在尊敬之外,我對做遊戲、做動畫的人又另有一份親近感,這種親近感說起來也很簡單:我也很喜歡遊戲和動畫。所有因為「喜歡」而進行的選擇,或多或少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成敗之外,這種選擇本身已經是一種獎賞了。
不過,這裡講的「代價」不是有關於生死的,任何人因飛來橫禍而失去生命都是值得惋惜的,而因他人的惡意而死更是讓人無法接受。
在京都的這場大火中,縱火者還活著,33個人已經逝去。剩下的問題有很多,逝者的親人會承擔這份傷痛,倖存的人們可能再也沒辦法畫出以前那樣的作品,這個公司乃至行業可能會遭遇新一輪的危機,「ACG有害」的言論可能又會被重提,一場襲擊帶給公眾的陰影也將持續……
但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生者的問題。對於那33名逝去的人來說,他們既不需要煩惱,也無法去煩惱了。
※觸樂夜話:不得不選的「甜咸之爭」
※沒有人比我更懂控制器:他把《只狼》玩成了一款節奏遊戲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