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稱中國經常賬戶趨於均衡 外媒:這一轉變,意義重大!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中國日報網7月19日電 在全球需求疲軟、貿易摩擦硝煙迭起的背景下,中國的國際收支形勢愈發引人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7日表示,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已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外媒認為,這是一個重大變化,表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基本處於平衡狀態,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依賴出口拉動,而轉向內需驅動。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7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天發布的《2019外部風險報告》顯示,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已降至接近零的水平,這是自2012年IMF開始報告影響世界各大經濟體的外部失衡情況以來,首次發表這樣的言論。
IMF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
IMF表示,2018年中國外部頭寸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外部再平衡繼續取得進展。
中國經常賬戶盈餘佔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圖片來源:IMF官網
文章稱,多年來,中國的經常賬戶一直表明,它是全球的一個大型凈貸款者,2007年的經常賬戶盈餘高達GDP的10%。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國內需求,而非出口和外國投資,這有助於平衡其貿易收支。
美國《巴倫周刊》也注意到了中國內需市場的不俗表現,其網站7月16日的報道稱,中國6月份零售總額增長9.8%,超過預估的8.5%和5月份的8.6%增幅。麥格里集團的經濟學家說,這是個「令人振奮的」強勁表現。
文章稱,增長是廣泛的,比如化妝品零售額增長22.5%,家電銷量增長7.7%,電商零售額猛增21%。銷售增長還得到汽車強勁需求的助力,後者則受到行業優惠政策刺激。
銘基亞洲投資策略師安迪·羅斯曼表示:「宏觀方面不差,主要是因為中國消費者不太擔心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經濟中最大的部分——消費和服務業穩健,就業穩定。」
中國消費者狂買汽車、化妝品。圖片來源:美國《巴倫周刊》報道截圖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對《金融時報》表示:「我們期待中國繼續依靠國內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減少信貸依賴,並鼓勵私營部門更多參與到經濟當中。」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表示,這一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
「政策非常明確,中國將加快開放國內市場,增加進口,」他補充稱,由於服務進口的快速增長,未來可能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IMF當天發布的報告還顯示,中國經常賬戶盈餘的實際消除意味著,貿易失衡目前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
IMF表示,美國經常賬戶赤字與GDP之比保持在2.3%不變,這意味著美國的外部狀況「較為疲弱」。報告暗示,美國需要財政整頓、結構性改革和取消最近徵收的關稅。
IMF警告稱,各國不應試圖利用保護主義貿易措施來減少經常賬戶餘額,因為此類政策可能適得其反。
戈皮納特說:「我們的立場是,關稅不會解決失衡問題,它將以犧牲國內和全球增長為代價。」
(編輯:齊磊?劉世東)
※天津港黃驊港手拉手 共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再出發
※轉型提質提升發展含金量 外媒:中國經濟企穩向好惠及全球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