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怎樣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作品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怎樣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作品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下篇)

南郭居士

我在《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中就如何欣賞古詩詞中的詩句作了解答,接下來本應該就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詩詞進行講解,也就是全文的「第二部分」內容,但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表現內容,手法和方式又多種多樣,一篇文章是無法容納如此豐富內容的,因此對完整古詩詞的解析筆者將採取一篇一解析的方式發布,請大家繼續關注炎黃詩詞公眾號,筆者將陸續發表數篇古詩詞獨家解析。

本文將就如何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展開討論,並拿對四位作者的詩詞解讀作為具體例子,真槍實彈讓各位讀者體會解析的方法和過程。

第三部分:如何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

對古詩詞作家特別是著名的作家詩人的古詩詞進行解析,就要本著學習、汲取古人智慧,增加自身修養,體會「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古詩詞鑒賞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和培養一個人的思想底蘊,體現一個人把握其核心的時代背景與表達感情,及對古詩詞鑒賞和理解的能力。

鑒賞作者古詩詞有多種方法,但關鍵還是要找好切入點,也就是文章的突破口,下面筆者羅列幾種方法可以作為參考。

比如從作者入手,聯繫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等知識理解其作品內容。也可以藉助於某一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從理解詩人寫作意圖而延伸和展開。還可以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詩眼題眼,修辭手法,典故引用等深化理解。

再就是通過對作者偏好的表現手法和風格特點展開討論。我們可以對一些作者作大體的分類,對其主體的風格進行探討,並尋找不同於他人的地方,使內容顯得豐滿活躍。

比如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的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有著歸隱田園的渴望。王昌齡、高適、岑參、范仲淹的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及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陸遊、杜甫、辛棄疾、文天祥的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統治者的擔憂和不滿。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的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並吸取教訓。李白、王勃的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和祝願。馬致遠、崔顥、蘇軾的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溫庭筠、李商隱、李清照的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和離別之苦。等等等等。

下面我們以幾個賞析實例來完成本文寫作的最終目的。

【例一】首先拿筆者新近完成的《庾信,一個古人中的古人》為例說明我是怎樣對庾信的詩詞進行賞析的。

寫賞析文章,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從哪裡切入。好的切入點會立即抓住讀者的眼球,引起讀者的興趣,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該文的開頭就使用了利用名人名句的效應: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家都知道這是王勃《滕王閣序》里的千古名句。但恐怕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祖宗卻是庾(yǔ)信,王勃只是襲用了庾信的詩句:「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

這裡以「抑」王勃的手法而「抬」庾信,其實庾信是本不需抬的,他本身就是中國古代一個極有影響,只是在今天卻是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的一個著名詩人、文學家。

接著對庾信概括介紹,說明他在詩歌史中的歷史地位。「在今人看來,唐朝人是古人,但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庾信就真是古人中的古人了,也是詩歌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人。庾信開唐人以詩入賦的先河,唐代王勃、駱賓王的駢作皆受其影響。六朝駢文盛極,而庾信即是集大成者。」並對其身世和文學生涯作了簡介。

文中也藉助杜甫的詩對庾信的詩歌作了評價:後來人對庾信的評價很多,但在唐朝,最認可庾信的人應是杜甫了,他在《春日憶李白》里說,「清新庾開府」。他曾寫詩稱讚:「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高度讚揚庾信結合南北文學而創造出的詩賦。杜甫還在《戲為六絕句》的第一首中這樣讚美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詩中指出庾信後期文章風格更加成熟,健筆凌雲,縱橫開闔,不僅以「清新」見長,唐代的「今人」指手劃腳,嘲笑指點庾信,只能說明他們的無知,而「前賢畏後生」,也只是譏諷的反話而已。

再就是通過毛澤東對其詩的喜愛對他的代表作《枯樹賦》和《哀江南賦》作了重點介紹,這裡以《枯樹賦》為例:

庾信經典的作品有《枯樹賦》、《竹杖賦》、《傷心賦》、《小園賦》、《哀江南賦》等。毛澤東最愛誦讀《枯樹賦》,而且已經爛熟於心,每背誦一遍猶自動情不已。

《枯樹賦》是庾信羈留北方時抒發對故鄉思念,並感傷自己身世的賦文,全篇迴腸盪氣,蒼涼勁健,憂深憤激。他把對亡國之痛、鄉關之思、羈旅之恨和人生多難的情懷盡寄寓其中。其內容是,晉朝時一個人來到一棵大樹下,看到這棵曾經生長繁盛的大樹,現已經逐漸衰老,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悲涼。據有關記述,1976年毛澤東病重,仍卧床誦讀《枯樹賦》,直到不能言語,機要秘書張玉鳳讀了兩遍《枯樹賦》後,他自己又背誦起來,一字一字緩緩地誦讀直到最後一句:「……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文章也沒有忘使用一些故事,使內容更加豐富而顯得有血有肉:

雖說文人相輕,但庾信卻仗著其出眾的文學才華而顯得非常狂傲,據唐·張鷟《朝野僉載》載:「梁庾信從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信將《枯樹賦》 以示之,於後無敢言者。時溫子升作《韓陵山寺碑》,信讀而寫其本。南人問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韓陵一片石堪共語,薛道衡、盧思道少解把筆,其餘驢鳴犬吠,聒耳而已。』」

文中說庾信自南朝初至北方時,北方文士大多輕視他,庾信便將自己的作品《枯樹賦》拿給他們看,從此再也無人敢輕言庾信了。後面是說,南朝有人問庾信:"你覺得北朝文人的才學怎麼樣?"庾信答到:"只有溫子升《韓陵山寺碑》的碑文還值得一談,還有薛道衡、盧思道也勉強可以說說,至於其他文人,不過都是驢鳴狗叫,喧擾刺耳而已。"

最後對庾信在政治軍事方面略作了點評,重點是對其文學作了總結:

只有在文學方面,庾信在中國文學史上才是一位繼往開來的人物。他的文學創作以其四十二歲時出使西魏為界,前期在梁朝,作品多為宮體,輕艷流蕩,詞藻華美。動亂年代,書劍飄零,羈留北朝後,其詩賦大量抒發懷念故國鄉土的情愫以及對身世的感傷,風格也轉變為悲涼蒼勁。其詩賦在中國賦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既不同於前人騷賦,也不同於後人的律賦,而是將兩漢以散文入賦變為以駢文入賦,使賦更具有形式美,將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在鮑照之後的齊、梁、陳三朝和北朝,無人能和他比。當時有「徐庾體」之說,與徐陵並列,其實徐陵成就在其之下。

本解析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成功運用了三個歷史名人與庾信有關的事情,對其詩賦文的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從而更有說服力。

【例二】《我最喜愛的作家詩人毛澤東》一文,通過我喜愛填詞作賦,是因為毛澤東詩詞對我影響最早也最深拉開序幕。通過第一視覺,說明我對《毛澤東詩詞》非常喜歡,幾乎背個滾瓜爛熟等事實,說明毛澤東詩詞的的確確是好東西。

還有兒時就試圖對毛的詩詞「活學活用」的具體事例來豐富內容。比如每當我看到鮮紅的晚霞,總會情不自禁發出「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感慨。只要是寫對聯,第一句奔入腦海的總是「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當吃飯的時候有人放屁,我就會說「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許(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當我在某方面超過別人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我最能「理解」的一句毛詞是「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因為「小小寰球」我就會聯想到老師課桌上的地球儀,「有幾個蒼蠅碰壁」我就會聯想到學校的茅坑。當感到很冷的時候,我就對同伴說「凍死蒼蠅餵豬去(凍死蒼蠅未足奇)。」當然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糞土當年萬戶侯」等就不一一再舉了。

最後是對毛詩進行總結:毛澤東詩詞既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王者霸氣,「喚起工農千百萬」的躊躇滿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雄氣概,「橫掃千軍如卷席」的雄才偉略,「寥廓江天萬里霜」的博大胸襟,也有「揮手從茲去」、「堆來枕上愁何狀」、「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及「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的柔情似水、憂患如山、黯然泣下的另一面。其實毛詩以其青少年時期為最豐富,對他詩詞的偏愛,千言萬語,便匯做一首詩,不過筆者用了三首詩,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讚揚評價。

【例三】下面是筆者對一個詩友詩詞作品的賞析,因不是太長,這裡全文展示,作為文友間互相點評的一個例子。文友間點評多以挖掘對方的寫作特點和優點為主,而不是去挑毛病,如果那樣的話就變成老師批改作業了,因此為何該文的字行裡間都是以欣賞和褒揚為主也就不足為怪了。

「一簪清韻賦古今」,評踏雪飛歌詩詞

細讀踏雪飛歌的詩詞,似品一夜香茗,猶夢猶幻,又像欣賞一個典雅清麗的女子,正「濁酒三杯書半卷,瑤琴輕拂潤冰壺。」抑或「青花瓷里憂今古,煙雨覽平生。」抑或「索裙屏語休閑客,一束秋風若惠蘭。」她的詩中既有對悠閑生活的描繪,也有輕嘆身世的傷感情調,以及懷古慨今的些些哲思,真是應了「一簪清韻賦古今」的題目。

品味其詩,猶嗟賞「梧桐樹下釵頭鳳」,好一比,「菊香幾縷弄書台」。用詞細巧,恰一絲纏綿清愁,「三更燈瘦,西風陌卷,梁祝捻春織」《九張機·九曲一梭幾緞痴》。

其文筆多含蓄委婉,亦偶具禪幽,筆韻與古往之才女頗能一比,佳句頻出,一如「三更天。五更天。星隱紅裙一燭軒。」「魚躍含香升九界,那家郎俊賦詩聲」《鯉魚戲荷》。「一束青絲盤鳳冠。急鎖柴門,整個台前見。蘸月賦箋攜瑟幔,怎能不叫人間換」《蝶戀花·三八》。

其詩詞雖多女性溫婉,但仍有「遙思解放華年,血染垛庄一度。」的昂然墨跡,隱隱瑾俠之風,卻多了些許剛柔並濟。「沂水東風,鵝黃崔柳,王城天上春景。紀王崮里春秋,馬蹄踏煙疏嶺。望寮台下,烽火爭、而今寧靜。史過了、鵲唱枝頭,看這段人間町。《東風第一枝·游天上王城》」而這段描繪壯闊歷史場景的詞,成功應用實虛交接、時空變幻的手法,柔韌有度,讀來別有特色。

她對生活情感的態度亦似是期望中的「樂度餘生淡淡年」《憶》(七首)。對兒女,既生殷殷期盼,又有諄諄教誨,「切看古、聖賢常毅,多藏書撰。學而智睿,為民贊、無愧慈心教管」《情久長.喚嬌兒》;對尊長,更懷深深感念之情,以及無盡依戀之心,「樑上泥巢帷簾惜,東欄杏探陽春。深閨一嫁未幾旬。萍年離苑,鬢母喚真真」《臨江仙.探母》。

綜觀踏雪飛歌的詩詞,皆韻律精工,用典適當,入筆新奇,過渡自然,想像豐富,情感豐沛,轉時放的開,合處收的穩,筆法老練,字字珠玉。當然她的作品也是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的,比如也存在個別詩詞詞句欠推敲的地方,但畢竟瑕不掩瑜。她把對人生獨特的感悟和生命真摯的愛戀,通過婉約細膩的筆觸,虛實相間的風格,娓娓含蓄的描繪,寄託進字裡行間,將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自如,給讀者呈現了一幅幅優美深邃的動人畫卷,令人忘情其中而不忍釋卷。倘予評之,則應屬當今女子詩詞之佳品也。

【例四】《「百無一用是書生」是誰說的?你作何感想?》這是筆者對黃景仁身世及其作品的一個簡評文章,側重介紹其身世。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很容易被我們掛在嘴邊,用來嘲諷或自諷。但大多數人在引用這句話的時候常冠以「古人說」,卻並不知道這句出自何處,是誰說的。

文章開頭就通過「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個家喻戶曉的句子是誰說的這一問題為切入點,進而對讀書人,中國一直存在著兩種評價標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兩種觀點的辨析,把我們帶入黃景仁的精神世界。

然後對其七律《雜感》進行解讀,揭開了黃景仁的身世。「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首仄起首句押韻格式的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平仄嚴謹。這裡一個名叫黃景仁的人開始走進我們的視線。

黃景仁是宋朝詩人黃庭堅後裔,清代詩人,文學家。詩負盛名,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卻終因命途多蹇,畢生落落寡合,以高潔傲世之身淪於熙熙紅塵,憤世嫉俗而英年早逝,徒留「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之悲鳴。著有《兩當軒集》、《西蠡印稿》。

黃景仁的身世的確令人感嘆,他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有詩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為求生計開始四方奔波,一生窮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為縣丞,兩年後便病逝了,時年僅三十四歲。

全文通過《雜感》這首詩為主線,揭示出作者身世飄零凄苦,雖然很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仕途不順,進而展開說明:即便是在窮困潦倒的境界里,黃景仁依然不失文人的孤傲與清高,以「春鳥秋蟲自作聲」聊以自慰。最後,筆者又填詞一首,表達了對這位古代失意文人的紀念。

*作者簡介:南郭居士,本名郭軍,男,漢族,籍貫甘肅徽縣。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金融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會員,「中國詩歌報」詩詞創研中心副主編,隴南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狗尾草詩人原創藝術團隊主創人員。有數百篇文學作品在各類報刊及網路平台發表。著有「南郭詞文」,並獲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詩歌提名獎。獲「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現代詩入圍獎。作品入編第四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郭居士 的精彩文章:

中國父親節
哪些詞牌必須對仗?哪些不強求對仗?

TAG:南郭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