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扁鵲獨創「獨取寸口」診脈法,流傳千年,它的奧秘卻鮮為人知
對於診脈部位,自扁鵲後,一直沿用的就是「獨取寸口」脈法,為什麼會用「獨取寸口」脈法?扁鵲的解釋是這樣的,「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所以要用「獨取寸口」的脈法。不得不說,扁鵲的這一創造性的突破,對於中醫脈診的應用的確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當然,獨取寸口脈法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實用理由,那就是相比較以前的遍診法要容易許多、要簡便許多,而且也更令人容易接受。
然而,在歷代脈學的傳承中,都不忘提及扁鵲「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的宗旨,於是傳下「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惟手太陰,寸口取決」的脈學口訣。但是一個新的問題來了,就是十二經皆有動脈,除了寸口之外,其他十一處在哪裡呢?扁鵲沒有說。而這句歌訣的創始人崔子虛在《四言脈訣》里也沒說,李時珍在《瀕湖脈學》里也沒說,李中梓在《診家正眼》里也沒說。李延昰終於坐不住了,你們都沒說,還是我來說吧。於是,《脈訣匯辨》里揭開了這個千古不傳之秘。
先來看看寸口脈,也就是肺經的動脈。為什麼要獨取寸口,李延昰這樣解釋的,因為肺胃五臟六腑的華蓋,敷布人體全身的陰陽,在人體內臟中居於最早的位置,其他臟腑都在肺之下,肺繫上連喉嚨以通呼吸;又加上肺主一身之氣,而氣的運行沒有呼吸是不行的,而脈的運轉沒有氣的推動和運轉能力也是不行的。而《黃帝內經》又有「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的說法,其實這一點李延昰是這樣解釋的,氣口屬肺,但是布行胃氣則需要依靠足太陰脾的力量了。但是肺和脾同屬太陰,又加上《黃帝內經》「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的理論,不難看出,這裡存在一個升降體系。
李延昰認為,「五臟六腑之氣味,皆由胃入脾,由脾入肺,此地道卑而上行也。由肺而分布於臟腑,此天道下濟而光明也」,這充分說明了肺是人體氣機的樞紐,起著升降通調的作用。李延昰又指出,「土居中而為金之母,系諸脈之根;肺居高而有君之象,布諸脈之令;故曰肺朝百脈,而寸口為之大會,猶水之朝宗於澥也」,這個基本解釋了獨取寸口的意義所在。
但是其他十一經的動脈何在?李延昰指出,「手陽明大腸脈動合谷(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手少陰心脈動極泉(在臂內腋下筋間),手太陽小腸脈動天窗(在頸側大筋間曲頰下),手少陽三焦脈動和 (在耳前),手厥陰心包絡脈動勞宮(在掌中,屈中指無名指盡處是),足太陽膀胱脈動委中(在膝骨約紋里),足少陰腎脈動太 (在踝後跟骨上),足太陰脾脈動沖門(在期門下尺五寸),足陽明胃脈動沖陽(足大指次指陷中為內庭,上內庭五寸是),足厥陰肝脈動太沖(足大指本節後二寸),足少陽膽脈動聽會(在耳前陷中)」。看了看這十一經的脈動點,是不是沒有任何一處有手太陰的脈動點方便簡捷?由此,傳承了幾千年的「獨取寸口」脈診奧秘,得以破解,其神秘面紗終於被揭下。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仲景這個經方不可思議!僅兩味藥專攻精神異常和一些行為奇怪的病
※神奇的把脈秘訣,無根的脈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可惜明白的人並不多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