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擔憂學術出版物的未來?出版商也一樣

擔憂學術出版物的未來?出版商也一樣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紙質學術出版物面臨嚴峻挑戰,全球許多學術類書籍出版社都似乎處於一種自我危機的狀態。學術類書籍銷量的持續下滑與學者出版專著的需求之間形成了日益尖銳的矛盾衝突。學術出版物正身處絕境嗎,學術類書籍出版社應如何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變革?2019年6月2日,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刊發專題系列文章,包括評論、訪談和精彩點評等內容,對學術出版物的未來進行了分析。

原文 :《學術出版物的危機與未來》

編譯 |熊一舟

圖片 |網路

學術出版向數字化過渡

所謂學術出版物,我們指的是高度專業化的著作。它能滿足特定學科研究人員的需求,而不是涵蓋暢銷書的更寬泛意義上的出版物。各大學的出版社每年出版數千本這樣的書,其中許多書的印刷數量很少,但卻構成了某些學科話語的支柱。

儘管每年出版的學術類書籍數量都在增加,但至少在過去的25年里,學術類書籍出版社一直處於自我宣稱的危機狀態。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在學術類書籍銷量持續下滑之際,學者們渴望並有必要出版專著。這些相互衝突的壓力因其他變化而加劇,如數字化出版和「開放存取」的增長。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是國際學術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為推動科研成果利用互聯網自由傳播而採取的行動,旨在促進科學及人文信息的廣泛交流,促進利用互聯網進行科學交流與出版。

多樣性是學術出版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特徵之一。但這也使得有意義的系統性變革變得困難。然而,如果我們要確保學術知識體系這一重要部分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未來,就必須承認某些赤裸裸的事實。學術出版物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讀者能夠從頭讀到尾,也不在於達到多大的銷售量。它們的價值在於為經過審查的研究成果庫做出新的貢獻。這一價值現在在網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表達:一本專著的主要效用是通過數字搜索和在線研究來實現的。這並不是要低估那些全文閱讀紙質書籍或電子書籍的人,但人們使用專著的方法將塑造專著出版行業的演變。

我們站在一個時代的匯合點。在這個時代,數字可用性和可發現性的提高將從根本上改變學術研究的方式和信息消費的習慣。這並不是「閱讀的死亡」的預兆,而是承認當今大多數學者工作方式的現實,並為擴大而不是縮小學術研究的影響力提供新的機會。

那麼,人們需要做些什麼來實現這一數字過渡呢?首先,要承認不同學科對學術專著的依賴程度是不同的。其次,不要把重點放在紙質版書籍銷售上,而是關注書籍的使用和帶來的效果。最後,投入更多資源用於數字化出版:標記、元數據、索引、引文等。我們需要建立新的標準來提高可發現性和跟蹤使用情況。

【源自牛津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商尼克·普豐德(Niko Pfund)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總經理曼迪·希爾(Mandy Hill)撰寫的《學術出版物衰敗了,學術出版物萬歲》(The Monograph Is Broken. Long Live the Monograph)】

探索新的出版模式

「不發表則滅亡」過去只適用於教職員工,但近年來它也變成了學術出版社面臨的一個問題。詹妮弗·克魯(Jennifer Crewe)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她先是在商業出版社工作了4年,爾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工作了30多年,現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兼理事。多年來,作為所在行業的非官方發言人,詹妮弗寫了很多篇文章和評論。去年六月,她成為大學出版社協會主席。最近,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語教授倫納德·卡蘇托(Leonard Cassuto)和她通過電子郵件就學術出版問題進行了交談討論。

倫納德:從您作為協會新主席的角度來看,學術出版商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什麼?

詹妮弗: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是學術出版物銷量不高,特別是專業領域比較狹窄的論文或專著。圖書館和學者個人不再像20年前那樣購買這些新書了。但我們仍想出版這些書,因為它們是我們聲譽的基石。這些專著往往具有開創性和變革性。我們正在尋求出版補助金來支持他們。我們努力每一季出版足夠的盈利書籍,以彌補在學術出版物上的損失。但今天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有一些實驗正在研究如何以一種免費的開放訪問形式出版專著。

倫納德:您在學術出版界已經30多年了。在這段時間裡,您看到的最重要的變化是什麼?

詹妮弗:當然,過去20年中最大的變化是數字革命。電子書、閱讀設備和圖書館購買的數字藏書的出現對圖書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約11年前,當第一款Kindle發布時,許多人認為紙質書會消失,人們會想要以數字方式閱讀所有的東西。但是電子書並沒有完全取代紙質書。在經歷了幾年的飛速增長之後,電子書的銷量已經停滯不前,而現在電子書只是另一種形式,就像精裝書和平裝書一樣。事實上,最近有很多證據表明學生更喜歡印刷品。除了通俗小說和其他一些品類的出版物外,大多數讀者也都更愛讀紙質書。在學術領域,電子書的佔比穩定在約15%。在人文學科的某些領域,電子書的銷售量佔比遠低於5%到8%。

倫納德:您預計,未來10年學術出版領域會發生什麼變化?

詹妮弗:出版業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行業——在我看來,甚至五年後的變化都難以預測。儘管如此,我們可以預計的是,圖書館和其他團體將繼續推動「開放獲取」專著出版,他們希望看到公共資助的學術研究成果免費提供給公眾。過去30年來,圖書館對學術專著的採購一直在減少,而且這種下降很可能會繼續下去。一些大學出版社正在嘗試開放存取出版。最後,我認為亞馬遜的規模和力量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亞馬遜將停止增長,但有證據表明,獨立書店正在經歷小規模的復甦。我希望這種情況持續下去。

【源自訪談《擔憂學術專著的未來?出版商也一樣》(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Monograph? So Are Publishers)】

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

《高等教育紀事報》向美國大學出版社協會的幾乎所有143名成員徵詢了對學術出版的現狀和未來的看法。這些人包括出版商、新聞總監、編輯、學者和其他內部人士,46名成員進行了回復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未來的大學出版社面臨三項主要挑戰,所有這些挑戰都是非常完整和相互關聯的。一是財務狀況:確保出版社的財務可行性和可持續性。另一個是教學和技術:大學出版社如何對教學性質的變化作出貢獻?第三個挑戰也許是最令人生畏的:創造力和適應性。在出版社的未來這一問題上,我們必須停止指責其他人——亞馬遜、採購預算不斷縮減的圖書館、冷漠的大學管理、開放的教育資源和全球經濟。——理查德·布朗(紐約城市大學教授)

大學出版社之間的競爭不如我們與Netflix、YouTube和Facebook之間的競爭那麼激烈。我們所提供的是大學所看重的:事實而不是假新聞,對毫無根據的意見進行仔細分析,對無休無止的廢話進行同行評議。這可能已經過時了,但我們仍然重視專業知識。——格雷格·布里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總編)

世界正處於一場深刻的革命之中,這一範式的轉變相當於15世紀從口頭文化向書面文化的轉變。印刷革命改變了世界,數字革命也將一樣。學者和作家現在除了傳統的專著之外還有許多選擇,大學出版社不僅需要意識到新的機會,還需要適應和實驗,以保持活力,並對學術和創造性的需要作出反應。——丹·威廉姆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

大學出版社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闡明我們在選擇和開發圖書內容方面所做的大量投資的價值。在最好的情況下,組稿編輯能夠發掘被邊緣化的聲音。發現這些作者是艱苦而昂貴的工作。在銷售收入下降和開放獲取模式正被認真討論之際,組稿工作的價值正受到真正的審查。——查爾斯·沃特金森(密歇根大學出版社總編)

要抵制一些人不斷地、持續地向大學施壓,迫使他們成為軟體公司。學術出版社不是優步、Airbnb或阿里巴巴。我們實際上是做東西的,我們是工匠。——凱里·紐曼(美國貝勒大學總編)

【源自點評摘要《大學出版社的最大挑戰》(What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in University-Press Publishing)】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6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演算法黑箱,是潘多拉的盒子?演算法與信息
網路多元民意表達:正視「呈現」的價值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