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孩子,不過是暫住在父母家的「房客」
作者 :冰千里
這段時間,熱搜有個名字居高不下,就是被稱為「國民才女」的武亦姝。
兩年前《中國詩詞大會》那場飛花令我看過,印象深刻。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當武亦姝從容吟出的時候,評委無不叫絕,最終她橫掃百人團,一舉奪冠。
今年,武亦姝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再次將她推向了流量頂端。
不可否認,這個全民看成績的年代,武亦姝的成功令太多人羨慕。
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也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但我想說,武亦姝只有一個,如同你家孩子一樣,獨一無二,不需要刻意模仿,也無需探究其家庭背景,需要的是依據自身家庭情況的量體裁衣。
對於家庭中父母的作用,我非常認同溫尼科特的一個辭彙——「房客」。
溫尼科特說:
一對父母並不是像藝術家創造一幅油畫或者陶藝家制出一件陶器那樣製造了一個嬰兒。
父母們只是啟動了一個發展過程,讓這個嬰兒出現了,讓這個人出現了。
啟動的結果就是:「首先是在母親的身體裡面住上了一個房客,之後這位客人會住到家庭裡面一段時間」。
這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在傳統文化背景下的觀念中,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孩子只是一位「客人」,而更像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魯迅先生曾說過:
中國人的孩子是工具,是用來給父母臉上增光的工具,是用來光宗耀祖的工具。
當然,這話說得有點極端。
但據我所知,如今依然不少父母無意識地使用孩子,這種使用被披上了美麗的外衣,不仔細辨認很難發現。
在我看來,把孩子當作「房客」才是健康的界限,即便聽起來有點悵然若失的小傷感。
事實的確如此,這個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他是超級貴賓,註定要生活在你們家,不是任何其他家庭。
此生而言,註定和你們有著最深的淵源。
不論結局如何,都應珍惜這段在一起的旅程。
要認識孩子作為房客,是有著他自己的生命旅程的。
每個人活著的意義之一,就是要完成屬於他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的事要做,最大的不尊重就是人為干擾這種使命感。
就像你去住賓館,工作人員不會隨便問你要去幹嘛、接下來打算是什麼、計劃如何出行,因為他們懂得那是干擾,而不是真的關心。
那麼,如何才稱得上是真的關心「客人」呢?
第一,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換句話說,父母此生只為孩子提供一件事就足夠了——自己人格的成熟和健康。
記者在探訪武亦姝家庭時,也發現了這樣的事實:爸爸每天下午很早就把手機關掉,繼而專心陪伴女兒,或者讀書、做自己的事情。
對孩子而言,身教永遠大於言傳。
給孩子講一百個道理,但你本身是人格不成熟的,會做一些和對孩子要求相違背的事情,那麼,所謂的榜樣就是反向的。
孩子遇到的任何問題、任何焦慮,永遠都不是你替他做什麼、你給他什麼建議、你給他講什麼道理。
而是你穩定地存在、情緒成熟地承載,你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而不是你比他還要慌。
孩子成績不好你先沮喪了,孩子哭鬧你先崩潰了,然後各種安慰和指責,其實只是在緩解自己的焦慮而已。
很難想像對待工作投機取巧的父母,能夠讓孩子成為對學習有擔當、敢於擔責任的人。
若你是賓館老闆,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和員工的素質,不是把在家裡的情緒發泄在客人身上。
第二,營造一個抱持的環境。
對於旅館而言,這個抱持的環境就是乾淨衛生、飯菜可口、燈光柔和、床鋪舒適、窗明几淨、熱水充足、交通便利等等。
抱持的環境有一個重要特點:讓客人舒適地做自己。
試想你住在一個賓館,動不動被隔壁吵架驚醒、需要洗澡時沒熱水,需要吃飯沒人伺候、想要休息常被服務員打擾……
在這樣的環境下是無法心安的,你的情緒隨時會被擾動。接下來你就要調整自己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
開始你會抗議、投訴,沒有改變你會憤怒和委屈,時間久了就會失眠、生病,如果還是不能改變,便開始悲傷、絕望。
你會一再降低標準,隨時準備應對惡劣的環境,不但無法專心工作和休息,還要發展出一種特殊功能應對外部環境。
如此以來核心自我消失了,虛假功能性的自我出現了。
當然也就談不上做自己,更沒辦法繼續下一段旅程。
我曾寫過,說的就是因為環境的失敗,導致孩子不得不站出來替家庭發出聲音。
而很多家庭中,這樣的「惡劣環境」十分普遍。
比如父母感情不和、工作不順、人際交往一團糟、沒能力保障基本需要、不能處理情緒等等,都屬於惡劣的環境。
更讓人不解的是,在惡劣環境中還要孩子光宗耀祖、考試進前十、考取重點大學……
毫不客氣地說,這是反人性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只是服務者,客人才是被服務者。
好的旅館一定優先滿足客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畢竟歸屬於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
高級別做法是為客人量身定製需要,不是看到別人怎樣的需要,也認為你家客人也需要。
不是培養出王亦姝、劉亦姝、張亦姝,因為她不是你家的客人,是屬於武家的客人。
你家的客人你了解嗎?理解過她嗎?知道為什麼快樂又為何傷心嗎?
若不去試圖理解自己的客人,只是看到了別家客人光鮮亮麗又有錢,則毫無意義。
服務業行規只有一條:客人有需要時滿足他,在不了解需要時別打擾他。
這點要求其實是蠻高的。
因為要把孩子真正當做一個人、一個貴賓來看,而不是某種附屬品。
最關鍵的要自知,懂得區分你和孩子的需要,比如當下羨慕武亦姝們大多是家長的需要,沒幾個孩子真的認同。
那麼,什麼標準才說明把孩子當做了貴客?
你的人格、提供的環境、給的服務是合格的、恰當的呢?
答案也只有一個:孩子離開時,只對舒適的體驗銘記於心,對父母的各種「好」幾乎都忘了。
這是很有意義的標準,就像你離開賓館,有的只是舒適、神清氣爽、能量滿滿,卻不記得賓館老闆叫什麼、長什麼樣。
記住,真正高品質的養育過程,極少留下痕迹。
一個健康的人很少去思考為什麼能呼吸、氧氣意味著什麼,只有缺氧的人才會知道。
就像給嬰兒洗澡,嬰兒只是安心享受那個時刻,只有水溫太高或太低他才哭鬧。
也像住賓館,只是安靜休養身心,只有停水停電才想起遇到了麻煩。
所以人格健康情緒成熟的人,很少回憶起早年父母和自己互動的細節,父母多麼地好,有過創傷的人回憶才深刻。
比如下面這三種「好」,一定會被深深記得。
愧疚感導致的「好」。
父母散發出來的味道是「所有的好都是為了你」,甚至犧牲自己來適應你,為了你捨不得吃好穿好、降低了生活標準和興趣愛好、維繫著糟糕的婚姻……
這樣模式下長大的孩子,一定記得父母很多好,原因不是真的感覺好,而是要報答某種恩情。
不優秀、不努力、不進清華北大就是不孝順,就沒法報答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他們被愧疚感牽引,被迫加倍回報來緩解愧疚。
糟糕底色對比出來的「好」。
在我的諮詢經驗中,能把一個擁抱、一個鼓勵記憶猶新的人,底色往往是灰色的。
比如:
處在被挑剔苛刻的環境中,
對一次安慰就印象深刻。
處在暴力虐待的環境中,
對一個笑容就終生難忘。
處在冷漠隔離的環境中,
對一個擁抱就感恩戴德。
我曾有位來訪只要犯錯就會被媽媽責罰,爸爸在一旁不敢做聲。
有件事她記得特清楚:有一天不小心打碎了裝滿菜的盤子,媽媽罰她不許吃飯,只能看著他們吃。
正餓得難受,爸爸趁媽媽沒注意,塞到她嘴裡半個包子。
那一幕雖然只有一次,至今也已經三十多年,但是包子是什麼餡兒的,以及那個味道,歷歷在目,就在此刻。
這種好的記憶來自缺失,記住的並不是好的體驗,而是被凸顯出來映襯那些糟糕的體驗。
補償導致的「好」。
早年媽媽穩定存在也能照料和接納,但不知為何消失了一段時間,再次回來時,之前的好就會被牢牢記得。
這是一種補償,補償的是對失去的恐懼。
「就算你再次拋棄我也不怕,因為我已經記得了你所有的味道」。
這很像一個人一直在身邊你沒有感覺,但有一天他離開了,你突然覺得整個生活都變了,各種不習慣、不適應,才發現原來這個人對你是如此重要,之前各種美好蜂擁而至,居然沒有好好珍惜。
這種記憶源自喪失,比如親人離世或父母離異,之前好的感受才會浮出水面,當事人牢牢記得。
以上這三種都屬於創傷體驗的記憶,正常的、恰當的照料,孩子很少記得那麼多「好」。
那些「好」只是被內化了,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更有力量應對自己的人生了。
這才是高品質的養育,剔除了父母潛意識想要回報的慾望。
還是用客人來舉例,客人享有的只是溫暖和力量,並不會覺得賓館老闆多麼辛苦、恐懼老闆離開自己、下次回來找不到這家賓館,甚至客人都不會覺得是賓館帶來了自己「好的體驗」。
而是內心有個堅定的聲音:下次出差還要來這家賓館!
既然是賓館,孩子是我們的客人,就總有分離發生,這樣的分離往往體現在青春期期間。
此時,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的獨立。
最常見的是過度照顧客人,原因是早年照顧得不夠好,以此緩解內疚感,但對孩子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現在的階段是分離,而並非被抱在懷裡。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繼續改善環境和伙食、提高衛生條件和設施、增強自身服務水平和修養,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下次客人遇到挫折和困難、需要休息和調養時,自然會回到我們的賓館。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我們心中的他們。
歸根結底,只有真正認可孩子只不過是你們家的一位「房客」時,你才會發自內心平靜下來,才不會成為億萬焦慮媽媽中的一員。
最近一個問題在網上特別火:「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窮人的「窮」,本質上是認知能力的「窮」。
富人的「富」,在於他們眼界更高,格局更大。
如果不能擺脫窮人思維,練就一身底層能力,那麼他將永遠是個「窮人」。
就連後代,也只能有平凡的教育,繼續平庸下去...
「窮人」,真的就沒辦法逆襲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普通人適用的實用逆襲法
突破現狀、人生翻盤
哈佛研究生博士,福布斯30歲以下俊傑
100個能力提升技能錦囊
4大能力全覆蓋
28節課,可反覆聽
現在只需99元!!!
成長逆襲,擁抱新生活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章瑩穎遇害細節曝光:孩子,這世上真的有惡魔!
※閆妮育兒引爭議:沒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