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被罷職的石堡城之戰,真的沒必要嗎?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雙男主的古裝電視劇,因其對唐朝史實細節的還原和考證而為大家所喜歡。劇中「大頭」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是關鍵人物,細究其履歷的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張小敬在劇中是唐朝的第一批募兵,先是在信安王李禕軍中服役,還當上了將領。後因不願攻石堡城而被貶到安西當大頭兵,之後遂有烽燧堡之戰,其所在的第八團僅餘九人。
烽燧堡之戰是張小敬人生的轉折點,但這個轉折點的發生卻與之前提到的石堡城有關,若非前者,也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了。
而因為張小敬不願意攻打石堡城,信安王李禕甚至還送了他一把「折辱之刀」。
那麼劇中的石堡城是否真的存在,圍繞其展開的戰爭真如張小敬所言嗎?本文就來探究下這個問題。
一:烽煙四起
唐朝建立後不久即開創了輝煌的軍功偉業,唐太宗在位時期,唐軍東向擊敗了高句麗,斬俘其軍數以十萬計;北向擊破了東部突厥,穩定了北部邊防;自西又滅掉了高昌國,唐軍深入西域腹地,並建立了安西都護府。
當是時,東西萬里,唐軍鐵騎縱橫,天下無敵。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尊稱為是天可汗。
而在唐朝開疆拓土的同時,青藏高原上也興起了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吐蕃。吐蕃興起後,其贊普向唐朝求婚,但是唐太宗沒有準許。
其使者回去後,稱「天子遇我厚,幾得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遂不許,殆有以間我乎?」,認為是吐谷渾從中作梗。
於是吐蕃贊普率軍北擊吐谷渾,得手後又「攻党項、白蘭羌,破之」。連戰皆捷的吐蕃贊普認為自己的實力強大,遂「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命使者貢金甲,且言迎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向唐朝武裝挑釁。
唐朝都督韓威輕敵出戰,反而戰敗。於是唐太宗「乃詔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並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
唐軍主力的到來,立即改變了戰場形勢,唐將牛進達到松州後直接夜襲吐蕃大營,光人頭就拿回來上千級。
吐蕃見勢不妙,遂撤軍,並以使者來謝罪。這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第一次戰爭,後來形勢好轉,唐以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數年後,唐將王玄策出使天竺,還曾借過吐蕃精兵。
唐高宗剛繼位時,吐蕃也非常恭順,還曾表示「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
不過,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很久。吐蕃軍先是向北滅掉了吐谷渾,接著又對唐朝直接下手,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攻陷了西域十八州。
於是唐高宗「詔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自副,出討吐蕃,並護吐谷渾還國」。
唐軍總兵力有5萬人,為長途奔襲,薛仁貴認為在高原地區作戰,補給不易,當速戰速決,擊敗吐蕃軍主力。於是他自帶3萬精兵進攻,大敗吐蕃軍後,進佔烏海城。此外留郭待封率2萬人守護輜重、糧草,令其於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使之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
但郭待封不聽軍令,擅自率後隊繼進,又未能及時與主帥會合,以至於被吐蕃軍截擊,輜重、糧草盡失。失去輜重的唐軍主力被迫退保大非川,後吐蕃軍主力與唐軍會戰,缺糧少衣的唐軍戰敗,薛仁貴等「與欽陵約和而還」(可見唐軍依然給吐蕃軍以重創,否則沒有資本「約和」)。
大非川之戰掀開了唐蕃戰爭的大幕,此後雙方自西域和青海一線展開連續多年的反覆爭奪。
唐軍當時對敵對勢力通常的作戰方式是以精兵遠程突襲,殲滅敵軍主力或直搗黃龍,一戰而定。
但吐蕃這個對手比較特殊,其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且面積廣大。唐軍進入高原後會產生強烈的高原反應,而且高原地產貧瘠,補給極為困難,這就使得唐軍無法深入高原,一戰解決掉吐蕃。而吐蕃則居高臨下,隨時可以攻擊唐朝,但憑吐蕃的實力也根本滅不了唐朝。
於是戰爭就成為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當時的西域是一大戰場,雖然自唐太宗時期便在此設立了安西都護府,但唐軍只常駐幾千人,有作戰行動時,內地再派大軍。吐蕃有地利之便,每次唐軍主力撤走,即來攻之。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軍隊攻陷安西都護府;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復了安西四鎮;儀鳳三年(678年),又被吐蕃控制;儀鳳四年(679年),安西四鎮再被唐將裴行儉收復。
如此反覆使得唐軍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於往複途中,因此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武則天一度放棄了安西四鎮。但吐蕃佔據西域後,一方面控制了絲綢之路和西域諸國,可得到大量資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的資源反哺本土,以主力軍攻擊唐朝內地。
認識到西域重要性之後。武則天在長壽元年(692年)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很快便又收復了安西四鎮。這次恢復安西四鎮後,不再以少數軍力衛戍,而是常駐3萬精兵,這便是著名的安西軍。
安西唐軍戰鬥力強悍,吐蕃此後數十年內再無力染指西域,甚至安西軍還一度打上高原,拔除了吐蕃在小勃律等國的勢力,而吐蕃軍卻無可奈何。
西域唐軍的優勢確立後,唐朝與吐蕃的戰場便到了青海和四川一線,其中青海一線為主戰場。
青海一線,唐軍自大非川之敗後,不甘心的唐高宗於儀鳳三年(678年)集結了18萬大軍再討吐蕃。在青海湖附近,唐軍前軍戰敗,黑齒常之夜襲吐蕃軍營,穩定住了戰局。唐軍主帥李敬玄無統兵之才,隨後率唐軍主力回撤,此後唐軍轉攻為守。
唐軍的布防沿青海一線構築,以河西、隴右為後援。武則天時期,由於府兵制敗壞,開始採取募兵制,軍隊戰鬥力上升,因此武周后期在青海一線的交戰中,吐蕃軍勝少敗多,如將軍唐休璟曾六戰六勝、陳大慈四戰四勝等。
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唐軍與吐蕃都在對峙前線採用了城堡戰術,即在險要地帶構築堡壘,留軍駐防。進攻時,以軍堡為據點;防守時,以也以連串的軍堡形成防禦地帶。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石堡城即是這樣的一處堡壘。
二:石堡軍城
唐玄宗繼位後,邊境唐軍募兵的比例極高,幾乎已替代了府兵。募兵往往攜家帶口駐紮在軍鎮附近,以之為家,因此募兵戰鬥力極強。
此時為了更好應對邊疆戰事,節度使制度已經設立。除了在西域的安西、北庭兩大節度使之外,在今甘肅、青海一帶設河西和隴右節度使。
隴右節度使治所在鄯州(今青海西寧一代),駐軍也以鄯州城為核心,分別有:
臨洮軍15000人、河源軍4000人、白水軍4000人、安人軍10000人、振威軍1000人、威戎軍1000人、莫門軍5500人、寧賽軍500人、積石軍7000人、鎮西軍11000人、綏和守捉1000人、合川守捉1000人、平夷守捉3000人,共計64000人。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崔器一開始便是在隴右軍中服役。
河西節度使治所在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駐軍也以此城為核心分布,分別有:
赤水軍33000人、大斗軍7500人、建康軍5300人、寧寇軍8500人、玉門軍5200人、墨離軍5000人、豆盧軍4300人、新泉軍1000人、張掖守捉500人、交城守捉1000人、白亭守捉1700人,共計73000人。
兩大節度使所轄近14萬唐軍,其布防遍及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一帶,吐蕃軍無法衝破這道密集的堡壘線。
而唐玄宗是一位非常喜好邊功的皇帝,他顯然不會滿足於防守的態勢,他需要的是進攻,不斷地進攻。
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統率唐軍進攻吐蕃,目標直至石堡城。這個李禕,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唐信安郡王,也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信安王。
信安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跟當時的皇上李隆基是一個輩分,攻擊石堡城時已近70歲高齡。此人本為家中長子,但他卻將爵位讓給了自己弟弟,唐中宗知道後非常高興,特別封他嗣江王作為嘉獎;唐玄宗時又改封為信安王。
信安王雖為皇室出身,但他卻文武兼備,先後出任蜀州、濮州刺史、光祿卿,隨後又調任將作大匠(掌宮室修建),開元十五年(727年)任左金吾衛大將軍,同年又任朔方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攝御史大夫,前往朔方指揮作戰。
北邊形勢平定後,李禕再任隴西節度使,對吐蕃方向作戰。
之所以選定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為進攻對象是因為此城是吐蕃軍的前進基地,一旦拔除由唐朝駐軍的話,不僅可以遏制吐蕃的攻勢,更可在此駐軍壓制河湟谷地的吐蕃勢力,因此其有著重要的戰略作用。
《長安十二時辰》劇中,張小敬不願參戰的理由是石堡城易守難攻,攻擊會付出很大的傷亡代價,而通過徐賓之口,認為石堡城無關緊要,無非是統軍將領尋求邊功以博皇帝歡心罷了。
其實在當時,跟張小敬持一樣觀點的人不少,李禕部將稱「此城據險,又為吐蕃所惜,今總軍深入,賊必并力拒守。事若不捷,退則狼狽,不如按軍持重,以觀形勢」——也就說這裡不好打,咱們還是有機會再看吧!
結果信安王李禕說了這樣一句話:人臣之節,豈憚艱險?必期眾寡不敵,吾則以死繼之。苟利國家,此身何惜!
表面上看這是一句場面話,但實際上信安王李禕不僅嘴上說得漂亮,實際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督率諸將,倍道兼進,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斬獲首級,並獲糧儲器械,其數甚眾」。
簡單來說,李禕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突襲戰,利用吐蕃軍大意,率軍突然殺入,然後將極為艱險的石堡城給攻了下來,而且繳獲極大。
可以說李禕在此戰中的表現是非常牛的,唐軍損失應該也不大,吐蕃軍可能沒反應過來就把城給丟了,否則唐軍也不會「並獲糧儲器械,其數甚眾」了。
而石堡城拿下後,起到了什麼樣的效果呢?——「自是河、隴諸軍游弈拓地千餘里」。
第二年,吐蕃便開始連連向唐朝求和,雙方約以赤嶺為界,同時展開互市。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吐蕃與唐朝正式在赤嶺會盟,邊境戰事全面停息。
唐朝詩人高適作詩: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常懷感激心,願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鬱紆。
以紀念信安王在此戰中的功績。
戰爭的目的是不再戰,戰敗求和是不再戰,但戰勝而和也是不再戰,顯然誰都想成為後者。石堡城之戰,下級軍官看到的是此城艱險,不易攻取,硬攻的話傷亡會很大。
而皇帝和統軍大將著眼的是以戰止戰,果然石堡城拿下後不久,戰事則平息了,以一戰之損失(而且還不大)換取全線之和平外加有利的戰略態勢,哪個更划算呢?所以有時候「領導的水平就是高」絕不是一句空話。
三:得而復失
唐軍攻克石堡城後,以鎮兵守之,此後一直保持了在隴西方向對吐蕃軍的戰略優勢。
而在河西方向,當時任河西節度使的崔希逸是個老實人,他認為既然都簽署盟約了,那麼自然邊境上就沒必要再那麼緊張了。因此他聯繫河西當面的吐蕃將軍乞力徐說:兩國和好,何須守捉,妨人耕種。請皆罷之,以成一家豈不善也?
乞力徐也是個老實人,但想得稍微多一些,因為平時跟崔希逸打交道感覺也不錯,於是回復:常侍忠厚,必是誠言,但恐朝廷未必皆相信任,萬一有人交抅,掩吾不備,後悔無益也。
也就是說,我知道你老崔說這話是誠心的,可是朝廷這檔子事兒咱誰也說不準,未必可靠,萬一有人出歪點子,那可就糟了。不過最終在崔希逸的堅持下,乞力徐也同意了,二人「殺白狗為盟,各去守備」。
但事情正如乞力徐所言——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軍進攻小勃律。唐玄宗命吐蕃退兵,但後者沒有聽從,於是小勃律國破淪為吐蕃藩屬,西域二十餘國也歸復吐蕃。唐玄宗「甚怒之」。
第二年,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的侍官孫誨入朝奏事,他陳述了河西方向吐蕃軍疏於防備的事實,建議攻擊吐蕃。唐玄宗命宦官趙惠琮跟孫誨一起到河西,結果兩人矯旨要崔希逸發兵掩襲吐蕃(可能這就是玄宗自己的命令,但當時畢竟還在會盟狀態,這個開戰的鍋不能讓皇帝背,因此稱趙孫二人矯旨)。
崔希逸雖然很為難,但是仍發河西兵攻吐蕃,入其境2000餘里,吐蕃將軍乞力徐逃亡。之後,震怒的吐蕃進攻河西,「希逸拒破之,鄯州都督杜希望又拔新城,更號威戎軍」,吐蕃軍進攻受挫,反倒又丟了地盤。
感覺失信於人的崔希逸「悒悒悵恨,召拜河南尹,既而與惠琮(指矯旨的宦官)俱見犬崇(當初為殺白狗為盟),疑而死(河西之戰後第二年,崔希逸去世)」。
不過,對於這場戰事,唐玄宗是非常高興的。河西軍大勝的當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維赴河西慰問將士,途中王維作詩《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河西戰事點燃了唐朝和吐蕃又一次大規模戰爭,不久之後戰爭蔓延至隴西、四川。唐玄宗以蕭炅代為河西節度留後,杜希望隴右節度留後,王昱未劍南節度使,在三個戰略方向同時與吐蕃交戰。
河西方向,蕭炅「遣將追尾,有雲出軍上,白兔舞,大破吐蕃」;隴西方向,杜希望「發鄯州兵奪虜河橋,並河築鹽泉城,號鎮西軍,破吐蕃兵三萬」;唯有四川方向,王昱戰敗,但隨後以張宥代之,通過策反吐蕃守軍奪回了安戎城,也獲得了勝利。
開元二十九年(740年),嫁到吐蕃近30年的金城公主去世,第二年(741年),吐蕃遣使入唐報喪,並請和,但唐玄宗沒有同意。
吐蕃於是「悉眾四十萬攻承風堡,抵河源軍,西入長寧橋、安仁軍」,此次進攻聲勢雖大,但卻被渾崖烽騎將臧希液以銳兵5000破之,吐蕃軍被迫向其他方向進攻,其中目標之一就是石堡城。
這時的河西、隴右節度使為一人所擔,此人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拒不援救烽燧堡第八團的將軍蓋嘉運。蓋將軍此前在西域作戰,曾統安西、北庭兵俘斬突騎施眾數萬人,開元二十九年(740年)蓋嘉運獻俘長安,唐玄宗大喜之下封其為兩鎮節度使。
蓋嘉運可能是不熟悉對吐蕃的作戰,當其攻擊石堡城時,沒有及時派出援軍,致使這個重要據點陷落,這多少有些《長安十二時辰》中烽燧堡之戰的影子。
石堡城失守後,唐玄宗震怒,蓋嘉運被解職,此後再不見諸於史書。
四:得之失之
石堡城失守後,使得吐蕃再次得到了進攻隴右的前進據點,而唐朝也集結大軍於這一方向,與吐蕃軍會戰。
蓋嘉運被免職後,皇甫惟明擔任隴右節度使,此人為唐玄宗太子好友,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也有出鏡。他雖曾立主唐與吐蕃修好,但為將後,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作戰中。
天寶元年(742年),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破吐蕃大嶺軍;後來揮軍青海,又破莽布支,斬首三萬級,此戰唐軍將領王難得還斬殺了吐蕃贊普之子琅支都。
天寶二年(743年),皇甫惟明率唐軍精銳,遠程奔襲洪濟城(今青海貴德西),大獲成功,摧毀了這個吐蕃的重要軍事基地。
但是,由於吐蕃重兵把守石堡城,其仍能以此為基地,不斷出兵侵擾。唐玄宗又命皇甫惟明攻擊石堡城,但是吐蕃軍不會再犯之前輕敵大意的毛病了,唐軍攻堅不克,吐蕃援軍又掩殺而來,遂敗之,副將褚詡戰死。
不過這次作戰唐軍主力未受重創,天寶三年(744年),皇甫惟明再度大破吐蕃軍,當年獻俘長安,並得到唐玄宗封賞;天寶五年(746年),皇甫惟明兼任河西節度使。
不久之後,皇甫惟明入朝,因得罪宰相勸玄李林甫而被陷害,天寶六年(747年)被賜死。
皇甫惟明之後,唐玄宗任用其養子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同時又使其暫替朔方、河東節度使事,由此唐朝出現了以一人統領四鎮節度使之兵的情況,這在其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而這個王忠嗣便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雲麾將軍——王宗汜的原型。
王忠嗣的父親王海賓曾與吐蕃交戰時戰死(此戰斬殺吐蕃軍數萬人),當時其年僅九歲,後由唐玄宗收養。
成年後,王忠嗣經常以輕騎出邊關作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27歲的王忠嗣以精騎300襲擊吐蕃,當時「贊普大酋閱武郁標川」,因此這實際上是一次斬首行動,雖然贊普沒抓到,但此戰王忠嗣還是「提刀略陣,斬數千人,獲羊馬萬計」。
此後,王忠嗣軍職越來越高,戰功也越來越多,除了吐蕃外,其主要針對契丹和後突厥作戰,結果就是打得契丹可汗「僅以身免」,「破後突厥左廂阿波達乾等11部(第二年後突厥滅亡)」,平定了北邊局勢。
王忠嗣轉任四鎮節度使之後,率河西、隴右軍於青海、積石大破吐蕃軍;又在墨離討伐吐谷渾,佔領其全國後凱旋。
有了王忠嗣在河西、隴右,唐玄宗再次想起了石堡城,並徵詢王忠嗣的意見。
但是王忠嗣給了唐玄宗不滿意的答案: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若頓兵堅城之下,必死者數萬,然後事可圖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請休兵秣馬,觀釁而取之,計之上者。
表面上看,王忠嗣的話和二十年前信安王部將所講差不多,但仔細分析的話卻是不一樣的。
信安王時,吐蕃自認為石堡城易守難攻,唐軍絕不會輕易前來,因而疏於守備,得以被唐軍突襲得手;但此時經過多年大戰,石堡城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吐蕃軍不可能再掉以輕心,而且從王忠嗣所言「舉國而守之」的情況來看,吐蕃軍在石堡城的防禦體系絕不簡單。
因此在當時的時局下,奪取石堡城必定是強攻,可能會付出死傷數萬人的慘重代價。因此王忠嗣建議等待時機,再進攻石堡城。
但在唐玄宗看來,這個答案不滿意,當時恰好董延光獻策請下石堡城,於是詔王忠嗣分兵應接之。但是「忠嗣僶俯而從,延光不悅;及延光過期不克,訴忠嗣緩師,故師出無功」。唐玄宗因此遷怒於王忠嗣,此後李林甫趁機陷害王忠嗣,天寶八年(749年),被貶中的名將暴卒。
王忠嗣不願打石堡城,董延光又沒有打下來,唐玄宗又以哥舒翰代忠嗣為隴右節度接著打,顯然已經是殺紅了眼。
哥舒翰這個人挺有意思,他是突騎施首領哥舒部落的後裔,父親任職唐朝的安西副都護,家裡很有錢。四十歲的時候因被人刺激,而到河西從軍,由於哥舒翰很有錢,仗義疏財,因此士兵們很擁護他。後來得到王忠嗣賞識後,不斷陞官,戰功也不斷,到王忠嗣被貶時其已經擔任隴右節度副使。
當時唐玄宗對王忠嗣很生氣,要不是哥舒翰拚命為老長官求情,其處置可能更慘。
但是當上了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也知道,石堡城已經是必打不可了,否則自己的下場連王忠嗣都比不上。
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這次用兵除了隴右、河西之兵外,還有其他軍鎮的援軍以及突厥附庸軍。而石堡城三面險絕,只有一面可攻。吐蕃軍以積檑木及石防禦,唐軍難以攻上。打了幾天後,哥舒翰召「高秀岩、張守瑜,欲斬之」,二將言三日內必克,結果果然拿下了石堡城,並俘虜了悉諾羅等四百人。
石堡城之戰,向來有一種說法是哥舒翰軍死傷數萬人,但殺傷吐蕃軍僅幾百人,而《長安十二時辰》中徐賓更是稱只有數十人,那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首先,這麼一座艱險的城池絕不可能只有數十人,也不可能就幾百人。史書原文為「其城三面險絕,惟一徑可上,吐蕃但以數百人守之,多貯糧食,積檑木及石,唐兵前後屢攻之,不能克」。
這個「但」的意思是「只要」,也就是說吐蕃軍只要以幾百人守「惟一徑」就能如何如何,而不是說石堡城吐蕃軍一共就幾百人。因為到最後,唐軍光俘虜就抓了400人。
而此戰,唐軍先是攻擊了幾天,後來高秀岩、張守瑜兩將軍又死命攻擊了幾天,吐蕃軍若非死傷慘重,也不會城破,以最後仍有四百俘虜推斷,估計該城駐軍當至少有幾千人。
那麼唐軍死傷數萬的可能性大嗎?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不太可能全都死傷在石堡城的攻擊上,因為對於這個重要據點,吐蕃軍不可能放任唐軍進攻。
天寶二年,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是被吐蕃援軍突襲打敗的;王忠嗣在給玄宗提看法時也說「吐蕃舉國而守之」,舉國肯定有些誇張,但顯然不可能在石堡城周圍沒有別的部署。
因此哥舒翰在攻打石堡城時,可能也與其他吐蕃軍隊發生了交戰,因為史書記載,哥舒翰還「禽其相兀論樣郭」,顯然也是有所大戰的,而傷亡數萬人可能是這次作戰的總損失。
因為對這次石堡城之戰,當時的文人大都採取不支持的態度,認為唐玄宗窮兵黷武,偏愛邊功卻不愛惜士卒生命,因此多有春秋筆法。所謂春秋筆法,即是寫出來的都是真的,但卻略去了關鍵過程,以至於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如上文中的記載,只說俘虜了四百人,卻不說殺傷多少人;只說唐軍最終死傷數萬,卻不說是否全部損失於攻城中。
而不支持的文人中,唐朝大詩人李白就是其中一個,他稱: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將哥舒翰取石堡城與過鬥雞得到唐玄宗寵愛的小兒賈昌相比,以示諷刺。
不過也有人認為石堡城之戰是有積極意義的,如《哥舒歌》贊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我們前面分析過石堡城的地理位置,此城確實是非常關鍵的。當初王忠嗣也只是建議現在先別打,而不是不打,而哥舒翰既然以慘重損失拿下石堡城之後,其積極地一面就顯現出來了。
因此統軍者們爭論的焦點在於拿下石堡城的代價大小,而不是其有沒有價值。只有那些文人們才單純以死傷去問題。
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九曲之地重新被唐全部奪還,再加上之前哥舒翰在青海湖上龍駒島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天寶十三年(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唐軍徹底形成了對吐蕃的優勢,後者不再具備挑戰唐軍的實力。
但是,一年多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命「河西、隴右、朔方,除先發蕃漢將士,及守軍郡城堡之外,自余馬步軍將兵健等,一切並附行營」赴內地平亂。
由於河西、隴右精兵主力的回調,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吐蕃終於有了翻身的機會,此後不斷遣軍反攻,河隴之地接連又被吐蕃攻下,其中自然也包括石堡城。
唐朝失去河西、隴右之後,長安也一度失陷,被迫在鳳翔、涇原一線重組首都防衛圈。而當時自青海撤到內地平叛的神策軍後來成為了唐庭禁軍,內製藩鎮,外壓吐蕃,在神策軍的護衛下,吐蕃軍終於碰到了釘子,屢次戰敗。
但是唐朝也無力再收復河西之地了,一直到了唐晚期張議潮起兵後建立歸義軍政權,河西十一州才再次歸於唐朝大旗下。此時的吐蕃已經分崩離析,唐朝也在數十年後走向了滅亡。
※史上最帥59坦克:荒漠數碼迷彩塗裝,俯視視角差點沒認出來!
※紅旗17防空導彈到位,荒漠塗裝排面兒十足!天頂星軍團更難打了
TAG:熊熊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