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學家」第十三期「以我微光」圓滿落幕
2019年7月20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和上海科技館聯合主辦、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上海科普大講壇」活動在上海科技館成功舉辦。這也是「我是科學家」首登上海。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信息化處處長張斌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演講嘉賓分別從黑洞、植物分類、火災研究與火災調查、自閉症與基因治療和螢火蟲現狀等角度,分享了與「光」有關的科學探索故事。
演講嘉賓。左起:仇子龍、宗若雯、殷海生、左文文、劉夙。
119億光年外的黑洞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科學家為什麼要進行黑洞的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支持黑洞的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員左文文帶來題為《鎖定119億光年之外的黑洞》的演講。「我的研究領域就是』黑洞』,主要是探索黑洞的質量如何測量,以及黑洞與它所在的宿主星系之間有什麼關係。」
與大家印象有所出入的是,黑洞其實能發光——「當它處於活躍吸積物質狀態時,可能比星星還要明亮」。同時,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幾乎每個有核球結構的大質量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左文文在演講中指出,她的研究所關心的黑洞是一批類星體,距地球約119億光年;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黑洞質量的測量。她介紹了兩種估測質量的方法,並進行了優缺點的對比評價。
演講嘉賓左文文:《鎖定119億光年之外的黑洞》
除科研外,左文文強調,科普也是她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她希望讓天文科學的魅力為更多人所知。她組織天文台同事走入中小學講座授課,也指導學生開展科創課題,未來還將出品線上系列課程和天文動畫片。「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希望大家也想和渺小然而努力發光、單純的類星體做朋友。心有類星體,心懷宇宙,人生大不同。」
演講嘉賓左文文:《鎖定119億光年之外的黑洞》
在題為《為什麼會光合作用的海帶不是植物?》的演講中,上海辰山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科普作家劉夙分享了他與植物分類學的故事。他用一個問題來引入演講:究竟什麼是植物?
林奈「兩界(動物界和植物界)系統」的劃分方式長久以來被人們接受,但19世紀以來的生物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建立起一套反映真正演化關係的生物分類系統。劉夙分享了自己對世界植物分類的一點貢獻:根據分子結果,發表了「美麗桐科」這一新科。隨後,他根據自己整理的最新生物系統發育樹,演示了生物演化的過程。「海帶作為褐藻的一種,屬於藻蟲界,而不是植物界。」
演講嘉賓劉夙:《為什麼會光合作用的海帶不是植物?》
「我們做生物分類,首先不是為了追求非常實際的用途,而是希望了解生物演化本身——這種知識至少本身就是美好的。」不過,生物分類學或許能為藥物的研發提供很有潛力的突破口。「了解生物的演化史,最終也能幫助我們人類了解自己。」
演講嘉賓劉夙:《為什麼會光合作用的海帶不是植物?》
在題為《火焰很美,失控則為猛獸——我們做的就是為了降服這頭猛獸》的演講中,中國科技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宗若雯分享了她在火災科學方面的研究。「人們一直希望能夠利用和支配火。火焰燃燒有各種各樣的美,但要是沒有控制住就變成一條猛獸。」
火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給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而火災實驗室的研究能夠避免災難發生、減少火災發生的損失。宗若雯在演講中指出,實驗室通過儀器分析和實驗模擬等手段探究火災動力學演化規律,她進一步通過案例介紹了研究的具體應用。「火災事故調查能夠查明災害原因和過程,會提醒我們不斷從中吸取一些經驗或慘痛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演講嘉賓宗若雯:《火焰很美,失控則為猛獸——我們做的就是為了降服這頭猛獸》
宗若雯在演講結尾呼籲民眾增強防範意識,了解各種災害的科學求生技術和方法。「人類還在不斷摸索火,過程中可能會有失敗,最後才會真正掌握它。」她用實驗室的火鳳凰logo作為結尾,「鳳凰在火焰中或者毀滅或者涅槃重生,我們需要能夠用人類的智慧把「火」控制住。」
演講嘉賓宗若雯:《火焰很美,失控則為猛獸——我們做的就是為了降服這頭猛獸》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仇子龍帶來題為《基因治療:在自閉症迷霧中探到一縷光》的演講。仇子龍所從事的研究與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疾病有關,「我們希望通過研究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疾病的分子機制,找到干預的方法。」
自閉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它是一種遺傳疾病,但世界各地導致自閉症的基因很可能不同;仇子龍團隊通過基因測序發現,中國自閉症人群中MECP2基因的突變率遠高於歐美。所以,對突變基因的修復是治療疾病的關鍵,目前也已經有了一些成功案例,但價格十分昂貴,仇子龍認為研發擁有自主產權的國產葯能夠突破困境。「我們期待用現在最新的醫療方法,包括基因治療、神經調控、神經刺激等等,對自閉症的孩子儘早進行干預和治療。」
演講嘉賓仇子龍:《基因治療:在自閉症迷霧中探到一縷微光》
「給我胸懷,接受我不能改變的基因;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命運。」仇子龍在演講中強調,儘管前景可期,基因編輯的醫療應用仍然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面臨一定挑戰,需要進一步研究。「我希望通過科學家、醫生和患者父母的努力,終有一天,讓一些神經發育疾病,至少爭取讓瑞特綜合征成為歷史。」
演講嘉賓仇子龍:《基因治療:在自閉症迷霧中探到一縷微光》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分享的主題是《螢火蟲的光芒,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殷海生1990年畢業後便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距今入行快30年。演講中,他介紹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昆蟲。
螢火蟲是很多人童年的溫馨記憶,它的光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如今城市很難看到「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場景。殷海生在演講中指出,螢火蟲的光是其溝通聯絡的渠道,是「生命之光」;同時也蘊含著進化的智慧,啟發人類製造出用於特定行業的發光體。但是最近幾年,商業化螢火蟲活體展覽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但美好的背後是殘忍——螢火蟲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很高,運輸和展出過程會造成大量的死亡。「對螢火蟲的採集是一種不計後果的破壞行為,我們的回答應該是:不!」
演講嘉賓殷海生:《螢火蟲的光芒,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除螢火蟲外,殷海生還介紹了蝴蝶、金龜子等常見昆蟲。「自然界中其實沒有什麼害蟲,所有的物種都對整體自然生態系統起著重要的正能量作用。」但他同時強調,網購和飼養外來物種可能會對我國生態造成無法估算的災害和損失。「昆蟲是地球上最昌盛的生物類群,但人類對它的了解還非常微薄。對此,不僅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也需要做好相關科學傳播工作——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播種、生長、開花、結果。」
演講嘉賓殷海生:《螢火蟲的光芒,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主題演講結束後,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信息化處處長張斌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聘書並進行合影留念,並希望活動能在科學家群體中形成示範效應,讓更多科學家來到「我是科學家」舞台,分享和講述自己的科學故事,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信息化處處長張斌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證書。
未來,「我是科學家」系列演講將會持續舉辦。「我是科學家」內容平台將聚集更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築完善的科普傳播體系。
現場活動反響熱烈,觀眾散場後圍在科學家旁邊繼續交流。
這期活動沒能入選的粉絲們不用難過,掃描vphoto二維碼,查看現場精彩照片。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就點個「在看」
※劉夙:為植物一個合理的分類,到每一個科、屬、種
※一大坨泥巴在移動,沒人能夠阻止它
TAG: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