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武則天和李治兩口子鬧彆扭,卻造就了4座書法豐碑

武則天和李治兩口子鬧彆扭,卻造就了4座書法豐碑

寫完《雁塔聖教序》後,褚遂良留在了中央。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局部

不到兩年,因為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褚遂良被趕出朝廷。

武則天照樣當了皇后,還逐步掌握了權力。

武則天稱後之後,常到大慈恩寺做佛事。但她每次路過大雁塔,看見褚遂良所寫的「聖教序碑」,就像看見了兩根刺。

於是,在她的授意下,借著唐高宗去洛陽的機會,在玄奘的家鄉緱氏縣(今偃師市境內)招提寺讓書法家王行滿又寫了一塊《大唐二帝聖教序》碑。《中州金石記》評價此碑「用筆端方綿密,綽有姿致,不在遂良之下」。

王行滿《大唐二帝聖教序》局部

領導身邊總是不缺拍馬屁的人,也不缺拍馬屁的機會。

看到皇后這麼不待見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而她又喜歡王羲之的字,有人就請王羲之的後人、弘福寺沙門(和尚)懷仁以集字的方法,從官府收集的王羲之書法作品中挑字拼成《聖教序》全文,於672年刻成另一塊書法史上著名的《聖教序》碑,全稱《懷仁集字聖教序》。又因碑首刻了七個佛像,別稱《七佛聖教序》。

《懷仁集字聖教序》儘管是拼出來的,但絕非拼湊出來的。

懷仁學書有深厚造詣,並對集字刊刻持嚴謹態度,所以《懷仁集字聖教序》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徵,仍不失為臨習王羲之行書的最佳範本之一。

《懷仁集字聖教序》

隨著武后權柄日重,唐高宗漸漸也感受到了「失勢」的滋味。

663年,在褚遂良曾任職的同州,又立起了翻刻的褚遂良寫的《聖教序》碑。這裡面是不是得到了唐高宗的支持,誰也說不清楚。

周總理的伯父、文史鑒藏家周嵩堯曾評價同州《聖教序》:「雁塔聖教瘦而逸,同州聖教腴而庄,然同州之刻比之雁塔為後,其時褚公己沒,或曰乃翻刻雁塔本也,故雁塔之價值,更在同州之上。」

褚遂良《同州聖教序》

總結一下,說起《聖教序》一共有4種:

1、褚遂良楷書,今存慈恩寺大雁塔下,世稱《雁塔聖教序》。

2、王行滿楷書,原建於偃師招提寺,世稱《招提寺聖教序》,現只有殘石存於偃師縣商城博物館。

3、懷仁摹集內府收藏王羲之書法而成,行楷混雜,《懷仁集王聖教序》,現存放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4、褚遂良楷書,翻刻於同州(今陝西大荔),世稱《同州聖教序》,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我們臨習褚體,最常用的是《雁塔聖教序》。

因為《雁塔聖教序》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

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方圓並用,外柔內剛,看似清瘦,卻十分清勁飽滿。

唐代張懷瓘說此碑:「美人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

清王澍《虛舟題跋》說:「雁塔本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而空明飛動,渣滓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律以右軍之法,雖不免稍過,要之晴雲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宋徽宗的瘦金書,也是受《雁塔聖教序》的啟發而來。

一笑可不是瞎說。

元末明初史學家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就說:「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薛稷又是學誰呢?前面說過「買褚得薛,不失其節」還記得么?

楊守敬《學書邇言》記載:「褚河南《雁塔聖教序》,宋徽宗瘦金……實從此脫胎也。」

褚遂良的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

薛稷《信行禪師碑》

宋徽宗瘦金書《大觀聖作之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相約 的精彩文章:

書法學好這8條,你基本能出帖了!
孫中山書法,唐人氣韻,流美自然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