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AR頭顯研發秘史!組建王牌團隊,收購大量技術公司

蘋果AR頭顯研發秘史!組建王牌團隊,收購大量技術公司

導語:多年以來,蘋果都比較看重AR/VR技術的發展,但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於5月份解散了它的AR/VR頭顯研發團隊,通過對蘋果在AR/VR領域的發展進行梳理,來呈現蘋果在AR/VR領域的發展歷程。

智東西7月19日消息,據台媒DIGTIMES最新報道,有知情人士爆料稱,蘋果公司已經暫停了其AR/VR頭顯的開發,從事該項目的團隊已於今年5月份解散,並被重新分配到其他產品開發部門,目前官方尚未對此事做出回復。

此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曾預測過2020年蘋果將上市AR頭顯,近日又傳蘋果將暫停AR/VR頭顯的開發,關於此次傳言是否真實,蘋果公司未有確認,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一直以來都比較看重AR技術的發展。

根據先前披露的專利文件來看,蘋果在AR/VR領域的探索已經超過了十年,特別是還有不為人知的AR頭顯打造過程,從2015年開始的招兵買馬,到持續多年的專利申請,技術公司收購,都能看出端倪。

近來蘋果的AR/VR團隊到底發生了什麼,引發了此次傳言,蘋果在AR/VR領域十多年來到底有哪些成就。下面我們將對蘋果在AR/VR領域的發展一探究竟,試圖窺探出蘋果未來關於AR/VR頭顯的發展方向,解讀蘋果AR/VR的發展。

蘋果在AR/VR布局和秘密研發

蘋果在AR/VR領域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這一年它提交了一項頭戴式顯示器的專利,該專利是一個插手機的頭戴式顯示器。雖然這項專利還不是一款真正的VR頭顯,不過可以看出的是,蘋果從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探索這個領域。

從2006年至今的十幾年間,蘋果一直在陸陸續續申請AR/VR領域的相關專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蘋果數十年來還申請了哪些AR/VR的相關專利。

1、蘋果數十項AR/VR頭顯專利

2008年是蘋果公司申請AR/VR專利的豐年,它在這一年共申請了四個AR/VR領域的專利。

第一項是「個人顯示系統」的專利,這項專利可以讓消費者在家中就可以模擬電影院觀影的體驗。

第二項專利是一種頭戴式顯示系統,這個專利能夠將圖像投影到設備的玻璃顯示屏上,外觀和眼鏡相似,不過它需要連接到iPod這樣的視頻播放設備上才可以使用。

第三項是一款類似護目鏡的視頻頭顯,可以提供矯正視力的功能和允許用戶觀看3D內容。

第四項是一款類似谷歌眼鏡的裝置,這款頭顯被描述為一種AR產品,可讓用戶在觀看視頻或查看電子郵件的同時注意周圍環境。

繼2008年的專利申請之後,2009年蘋果申請了一個配備攝像頭的3D顯示器,該顯示器可以結合周圍環境監測用戶的頭部運動,可以讓用戶從不同視角來觀看3D圖像。

接著到了2011年,蘋果申請了一項為地圖設計的AR專利,這項專利描述,用戶可以實時估計兩個點之間的距離。

2014年則申請了一項可以在現實環境中疊加信息的AR系統,這個專利於2017年獲得批准。

除了頭戴式顯示器,蘋果曾經還申請過一個車載VR系統專利,該系統配有VR頭顯,可以提供娛樂功能,並減輕乘車時的暈車感。

蘋果最新一項AR/VR領域的專利是今年的一項關於AR眼鏡的專利,這項專利中的AR眼鏡可以幫助視力受損的患者。

2、2015年開始組建AR/VR研發團隊

了解完蘋果在AR/VR領域的專利之後,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研發團隊。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傳出,蘋果開始組建AR/VR研發團隊,並在2015年到2016年一年之間不斷挖掘人才,擴大團隊規模。

在這一年間,蘋果挖來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Dolby(杜比)的執行副總裁Mike Rockwell,Mike Rockwell剛開始加入蘋果時,基於他此前的職業背景,大家紛紛猜測他將負責音頻和硬體部分。現在來看,大家當初對蘋果的目的還是認識不足,原來早在2015年蘋果就已經開始布局AR/VR領域,並開始考慮硬體類產品。

Mike Rockwell

2016年加入蘋果的Avi Bar-Zeev也來頭不小,他曾是微軟HoloLens的共同創始人,擔任了AR團隊的高級經理。

加入蘋果之後,Avi Bar-Zeev在LinkedIn上描述了自己的工作,「領導體驗原型設計(XP)團隊進行新的嘗試。開發關鍵原型以快速證明概念、探索、教育和建立支持。為長期路線圖制定用戶故事和技術要求,在設計和工程部門之間協調工作以確保成功。」

不過在今年1月,Avi Bar-Zeev在推特上表示,他已經離開了蘋果,不會評論任何的產品計劃。並且有傳言稱,他之前領導的團隊將要尋找新的方向。

Avi Bar-Zeev離職後不久便有傳言指出,蘋果於今年5月份解散了它的AR/VR頭顯研發團隊。如果這個這個傳言確實屬實,那麼Avi Bar-Zeev的離職或許是蘋果放棄研發AR/VR頭顯的先兆。

Avi Bar-Zeev

隨後,AR專家Jeff Norris在2017年4月也加入蘋果,擔任AR/VR團隊的高級經理。Norris曾在NASA工作期間創立了Mission Operations Innovation Office和JPL Ops Lab。他曾領導多個專註於人機交互的項目,關注重點是VR和AR,他的加入為蘋果AR/VR研發團隊又增添了一員新的大將。

Jeff Norris

儘管蘋果已經高薪聘請多位AR/VR領域的人才,但它依然沒有停止這個步伐。在2018年5月蘋果聘請了Sterling Crispin,他曾為VR一體機開發了一款繪畫應用Cyber Paint,可以在GearVR等軟體上運行,他也很可能加入了AR/VR頭顯的研發團隊。

Sterling Crispin

蘋果這些年不斷招攬人才,壯大蘋果的AR/VR團隊,並且之前也有消息傳出,蘋果已經秘密組織了一個數百人的團隊從事AR/VR的研發。蘋果組織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團隊,並且這其中不少人才都是AR/VR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現象確實顯示了它在AR/VR領域的雄心。

3、蘋果公司曾收購數十家AR/VR企業

除了招兵買馬和研發專利,蘋果還曾收購多家研發AR的企業。例如,蘋果於2015年5月收購了AR創業公司Metaio。Metaio開發了一款名為Metaio Creator的產品,可用於在幾分鐘內創建AR場景。在被蘋果收購之前,Metaio的軟體被法拉利等公司使用,法拉利使用該軟體創建了一個AR展廳。

收購了Metaio之後,蘋果未曾停止收購AR企業的步伐,它又於2018年8月收購了Akonia Holographics,這是一家為AR眼鏡製造鏡片的初創公司。Akonia Holographics曾經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智能眼鏡中的透明顯示元件的空間全息反射波導光學系統」。

除了以上兩家AR企業之外,蘋果這些年還收購了多家AR/VR企業,其中不乏在業界非常知名的企業,包括蘋果於2013年以3.45億美元收購的PrimeSense,這家公司是一家利用結構光做三位掃描的以色列公司,2015年收購了做實時動作捕捉的瑞士Faceshift公司,2016年蘋果收購了兩家公司,面部表情識別公司Emotient和通過攝像頭的圖像與感測器確定自身方位的創業公司Flyby Media。2017年蘋果收購了專註於眼球追蹤軟硬體研發的德國公司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和加拿大蒙特利爾的AR頭顯製造商Vrvana,2018年蘋果還收購了專註於實現手機端實時視頻人物背景分離(摳圖)的Spektral公司。

上述這八家企業的收購金額已經接近5億美元,但蘋果並不滿足於此。2018年10月蘋果宣布花費6億美元收購提供電源管理的晶元公司Diaglog Semiconductor,有國外媒體猜測,除了提供給iPhone更好的電源管理,這家公司的晶元也可以用於蘋果的AR眼鏡,以提供更好的電源管理和提升設備的續航時間。

蘋果的多次專利申請、挖掘人才和收購AR/VR企業顯示了它在這個領域的雄心,尤其是蘋果CEO庫克也曾多次表明十分看好AR的發展。他曾經說過,相比於VR而言,AR不需要將人們同現實世界完全分離開,相反,AR可以成為用戶世界的一部分。他也相信,AR可以擁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創造力。

4、傳蘋果研發8K顯示屏頭顯

雖然蘋果在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我們除了在蘋果設備中看到一些AR/VR的應用,並沒有看到過一款真正的硬體。不過也不是沒有傳言,去年外媒CNET曾報道過,蘋果公司研發了一款獨立AR頭顯T288,配備8K顯示屏。如果這項技術變為現實,這將是AR頭顯顯示屏的一個很大的飛躍,因為頭部玩家微軟的HoloLens 2和Facebook的Oculus Quest的顯示屏也只有1440像素。

但是這款頭顯最終沒能面向大眾發售,DIGTIMES報道顯示,因這款產品不夠輕,沒有5G的支持也不能發揮最佳性能,生產成本也過高。結果蘋果放棄了這個項目,將團隊成員轉移到了其他部門。

蘋果在AR軟體方面的成就遠大於硬體

雖然已經有消息傳出蘋果AR頭顯研發團隊已經被解散,但蘋果在移動終端上的AR應用一直是非常積極的。不過從整體上來看,蘋果在AR領域,軟體方面的成就遠大於硬體。

1、蘋果首次推出ARKit

蘋果經過多年的積累,包括招募人才、研發專利和收購公司,蘋果公司終於在2017年的WWDC大會上推出了ARKit——專門針對AR應用的開發套件,這被視為蘋果進入AR領域的關鍵一步。ARKit是一個應用程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它可以讓iOS開發者搭建更高級的AR應用程序。此後,蘋果公司持續投資迭代ARKit,但在AR/VR市場和技術變得更加明朗之前,它可能會避免投資其他重大的硬體項目。

ARKit推出後逐漸推動了更多AR應用的出現,蘋果公司沒有公布這兩年AppStore里的AR應用數量,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早在2017年庫克就曾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蘋果應用商店已有超過1000款的AR應用程序。我們從中的確可以看出蘋果在AR軟體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蘋果究竟出了哪些代表性的AR應用。

2、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多AR應用程序

蘋果這些年來的確開發出了不少有趣的AR應用程序,例如,用戶可以利用手機可以看到傢具擺在屋子中的樣子。

在工業領域,工程師利用AR使工業設備可視化,幫助工人更好的修復設備。

2017年9月13日,蘋果發布會上發布的iPhone X支持Face ID登錄解鎖功能。iPhone X搭載環境光感測器、距離感應器,還集成了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和點陣投影器,多種配置共同搭建用戶3D 臉部模型。這就是蘋果iPhone X推出的基於人臉3D深感面部信息的Animoji動畫表情功能,之後引來智能手機廠商的紛紛效仿。

除了上述的一些軟體層面的布局,蘋果公司的最新A12仿生晶元的CPU能夠提供巨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去支持AR體驗,圖像處理器還支持實時光照,使虛擬物體看起來非常逼真。

AR/VR頭顯大眾消費時代仍未到來

儘管蘋果商店中已經擁有了許多AR應用程序,但大眾期待的頭顯卻遲遲未曾露面,更別提現在已經有傳言稱蘋果將要停止AR/VR頭顯的研發。如果這個傳言確實屬實,那麼我們可以來看看蘋果究竟在AR/VR頭顯市場遇到了什麼問題。

目前我們從整體來看AR/VR頭顯市場的話,可以得知在AR/VR頭顯市場中,目前還沒有能夠真正打開大眾市場的產品。在AR市場中,微軟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HoloLens 2售價高達3500美元,這樣的價格普通消費者很難負擔得起。

微軟曾透露過,最初在2016年3月開始發貨的HoloLens開發者版本的銷售量約為5萬台,儘管這一數字對於頭顯銷量來說已經不錯,但和動輒上億台銷量的蘋果手機來比的話,確實是小巫見大巫。蘋果作為大眾消費品公司,AR/VR頭顯確實不能為其帶來很大的營收。

谷歌也曾在2013年用谷歌眼鏡打入AR市場,這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AR頭顯,但其1500美元的售價和隱私問題最終未能打開消費者市場。谷歌兩年前推出的新款谷歌眼鏡,也只有少數開發者支持。

簡而言之,對於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來說,AR/VR頭顯市場仍然未曾明朗。AR/VR頭顯對於許多企業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但由於昂貴的價格和笨重的體型讓AR/VR頭顯很難進入普通消費者的手中,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銷售。目前來看,VR頭顯主要出現在一些富有的遊戲玩家和企業手中。在AR/VR頭顯市場明朗之前,蘋果確實有可能放棄AR/VR頭顯的研發。

結語:蘋果AR/VR硬體擱淺,希望是暫時

儘管有傳言指出,蘋果暫時停止了AR/VR頭顯的開發,但這並不意味著AR/VR頭顯市場的前景不樂觀,或許只是因為蘋果覺得現在時機不夠成熟,因為目前AR頭顯既沒有規模化的大眾產品,也沒有吸引用戶進入的殺手級應用。

5G技術的逐漸普及將縮短AR/VR頭顯延遲時間,硬體廠商、深度雲計算和語音交互等技術的發展,都將拉動AR/VR頭顯市場的發展。

通過以上對蘋果AR/VR領域的復盤,我們可以看出蘋果已經在AR/VR領域探索良久,不管是在軟體部分還是硬體部分都有收穫。同時,目前來看AR市場的發展確實不盡如人意,蘋果公司也有可能暫時放棄AR/VR頭顯市場,去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配合已有的AR/VR技術去發展AR/VR頭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三星高通華為鏖戰Wi-Fi 6!比5G商用落地更快的肥肉
中國顯示技術產業鏈集結!三星LG對門PK,8K+5G亮點頻現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