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年大清北洋水師訪問日本,被細心的日軍發現一個致命的細節

當年大清北洋水師訪問日本,被細心的日軍發現一個致命的細節

提起中國近代史,人們總是流露出一種無奈和心酸,從大清到民國,我們的民族經歷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屈辱和劫難。尤其是當時的日本,這個一衣帶水的鄰邦帶給我們的更是用時間都難以撫平的創傷。

1894年的那場海戰,時至今日仍然發人深思。當時戰力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大清朝北洋艦隊在和看似弱小的日本海軍的海戰中,以全軍覆沒而日軍未沉一艦的悲慘代價結束了中國海軍最後的輝煌,也標誌著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的終結,從此,近代的中國海上力量一蹶不振,國力日衰。

關於這場戰爭,中國失敗,日本戰勝的原因有很多不一的說法,但大致可以看成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家經濟科技落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當然對於兩國之間的戰爭,中國會如此完敗於對手,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我想說的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1891年6月28日,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的主力「定遠」「鎮遠」「靖遠」「經遠」「來遠」六艦編隊抵達日本的馬關,7月1日抵達神戶,7月5日到達橫濱。對於中國海軍的到來,日本社會各界聞風而動,紛紛來到港口打量著這個來自「天朝上邦」的海上力量。

日本海軍發現7000噸級的「定遠」「鎮遠」艦,鐵甲之厚,火炮之強在本國軍艦之中難有望其項背者,在感到震懾的同時,日本也十分艷羨。在登艦參觀時,一位日軍軍官瞪大雙眼仔細打量著艦船主炮的炮管,用戴著手套的手輕輕的拭過炮管,低頭看去,眉頭輕皺:雪白的手套上留下了一抹灰色的塵土。

在接下來的參觀中,他們又發現了艦上水兵們晾晒衣物時也十分隨意,艦上顯得凌亂不整。參照本國海軍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北洋艦隊的認真考察,於是,素來以細心專註稱道的日本人斷定北洋艦隊在軍紀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要知道軍紀是衡量一個軍隊整體戰鬥力很重要的標準。聯想到三年後日本毅然的發動戰爭,不能說與這次事件毫無關係。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行為和習慣,在對手的眼中成了衡量自己整體實力的一個重要標準,甚至可以大大增強對手戰勝自己的信心。這些平時不注意的行動習慣更是顯得何其重要。

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企業,一支軍隊,乃至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無論你強大還是弱小,你的內部素質與基本實力都可以通過你平時運轉時的各方面的細枝末節所表現出來,而這些細枝末節則在你現在或者未來是強是弱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作為軍事強國的日本,更是早早的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不僅將這種理念灌輸到軍事中去,更是將其融入到自己的企業生產中去,形成了自己所獨到的生產管理理念:5s管理。日本式企業將5S運動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礎,推行各種品質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品品質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經濟大國的地位,而日本的這種管理方法,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5S已經成為工廠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輝說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戊戌變法成功,康有為接下來會做什麼?真是一個瘋狂的人

TAG:青輝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