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自傳:使病者有所依,望中醫復生
導讀:
孔伯華,中醫學家,山東曲阜人,與汪逢春、蕭龍友、施今墨並稱北京四大名醫。學自家傳,與蕭龍友合辦北京國醫學院並任院長,因善用石膏一葯被稱為「孔石膏」。西醫傳入中國後,中醫曾險些被取締,多虧了當時包括孔老先生在內的多位京城名醫的有力實證,中醫才得以延續至今。本文是孔老先生自己寫的自傳,文末「使病者有所依,必先從教育人才始」的呼籲,令人感動。
自傳
作者/孔伯華
伯華名繁棣,歲次丁酉生於山東濟南。
三歲隨先祖官直隸新河,一年轉新城及衡水、豐潤、欒城、邯鄲等縣。先祖官縣尹,兼擅岐黃,家人有病,恆自醫之。先母體弱多病,先祖立方,外縣藥物不備,嘗隨製藥品為湯劑,得時習,心竊好之。
庚子歲,先祖以病終於保定,余年十六,隨父奉祖母居於易州之南白楊村徐氏之宅。先嚴家居課子讀書,余於立身處世頗增智識,每日得暇兼習醫書,以心所好也。
年十七移居易縣城裡,得從醫者研討《內經》及古人方書,雖無專師,頗有心得,遇家人急病,恆治之有效。
余叔妹八歲患跌仆後,成陰疽於右腕漸及腋足,八年未得治,輾轉床褥。又八年,先嬸憂之,醫者言不可治。余諫言於先嬸曰:妹病垂危,以余辨之治法未當,不按陰疽治,不能愈也,今已垂危,不治必不能延壽,曷認余治,尚可希望於萬一。嬸從余言,一年而愈,惜著手太遲,致手足指關節不能全,而針繭膏調皆能任之,年近六十始歿。
從妹患肺癆,失治頗危。余曰:病已至脾,尚少能飲食,骨蒸喘咳,大肉已脫而未至飧瀉,尚可為。葯之數月始瘳。
余家人眾多,又無恆產,病者恆自醫,以是漸知於親友,邀余者日增。
二十歲以後明醫術,遍游數省,漸聞於社會。
年三十一歲就京師邀,委外城官醫院。同事楊浩如、陳伯雅、張菊人、趙雲卿諸君皆一時名醫,頗得其言論,更日診者數十人,八年之久,辦防疫數次。因業務太忙,遂辭醫院而自售以資事,蓄習學業逐進。
汪精衛欲廢中醫,焦易堂諸人反抗,南京、上海葯界罷市,北京皆以響應,立醫藥協會以蕭龍友及余為會長,已消汪之命令,繼改中醫學校。南京國醫館成立,焦任館長,來北京視察後,改為北京國醫學院。第財力不足,所費皆由蕭龍友並余自任,彼時政權不聞問,遂又辦董事會以濟之。伯華既奔走業務,又辦教育,所收診費除養家外,皆儘力於是。蕭君以年老為辭,伯華自任,更屬艱難,前後招生十餘班,自愧財力不足,教任未善。及日本侵領北京,欲收醫學院為「國立」,余以兢營十五年之學業,不欲委之外人,遂自行停辦,以待時機;將近十年,以業務自食,吾將安仰!
幸逢解放,中醫不亡,毛主席領導英明,中醫復生倡遂,使祖國數千年之寶貴遺產發揮保存,宿願始償。
余於今年始略寫治療經驗,每想整頓齊理,然又因業務繁忙,實難有暇,待長期慢錄後再貢獻出來。前於衛生部召集中醫座談會中,余已將中醫學術之意見遞上,願努力發揮我國數千年之文化遺產,以期理法臻於至善,達於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從教育人才始。
孔伯華
謹識於一九五二年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五味子降轉氨酶,但易反跳,如何破解?
※慢性咽炎難纏?加點溫葯試試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