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意,不跟風!走進這幅250㎡的「油畫」,和美女店主學怎麼穿得有態度
坐落在上海太原路的服裝買手店「Autumn Sonata」,名字來自伯格曼的同名電影,中文譯作《秋日奏鳴曲》。
店主Zephy和她的先生Kian都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裡面流露的古典、剋制的美感深深吸引了Zephy。
本科學商科的她,因為愛上了攝影,畢業後繼續去到英國學習攝影。進修過程中,接觸到一些時尚攝影,由此接觸到衣服。
美是能追逐一生的事業,於是她回國工作一年後選擇辭掉金融工作,開始了服裝之路。去年,她將店鋪從五原路遷到太原路,這裡有更大的空間。
[街道辦事處?服裝買手店?]
上為曾經的門頭 下為現在的門頭
新址位於太原路74號,這裡相對安靜,陽光投進街道兩旁的梧桐,在路邊映出光斑 。做舊的鐵鏽色門推開,彷彿從炎夏進入金秋。
去年五月,Zephy租下了這處500平方米的空間,因為空間對AS來說過大,Zephy也邀請了做男裝的朋友共用一半的空間。自己的這部分約250平方米,有兩層。
當時租下時,已經荒廢了四五年,整體破敗不堪。許多房屋結構都需要重新修繕。
上圖為以前的一樓,下圖為現在的一樓
前後歷時近一年,花費50多萬改造出現在的樣子。有點日式wabi-sabi、有點西式古典,整個裝修呈現出古典油畫般靜謐的感覺。
整體色調偏暖,處處都是「秋天」。牆壁上斑駁立體的紋理感、老松木地板透出經歷過歲月的光澤與痕迹。
上圖為以前的二樓一角,下圖為現在的二樓一角
開始時,Zephy其實請了一位日本設計師來設計店鋪裝潢,但出來的方案並不如意,最後,Zephy與先生Kian親自動手,一邊翻閱資料,一邊實操上手。
第一步,他們先請了專業的結構工程師,把整棟結構弄清楚。當把二層的頂部露出來的時候,發現頂層的傘形結構梁特別有味道,於是他們將頂部外露,並不做另外遮掩修飾。
服裝陳列和傢具陳列不同,需要更多的光源。很多店會從上方垂兩根線安置光源。但服裝店多為衣物,視覺本來就較為零散,這種方式會顯得空間比較亂。
於是Zephy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在頂部橫樑側邊加一個薄貼片,沿線安置多盞射燈。這樣視覺看起來就比較整齊,就像是從樑上直接打下燈光。
Zephy親自爬上爬下地刷牆
光是牆壁的肌理感,他們就研究了好久,還在家裡自己做實驗。最後用泥巴、黃沙、膠、塗料,混合在一起,噴在牆上,再上一遍定型漆,最後自己刷顏色。
當時是冬天,空間里還沒空調,上海的寒氣透心涼。就在這樣的環境中,Zephy倒騰了一周,把牆壁弄好。最後做舊的紋理效果也讓人感覺付出值得。
連接一樓與二樓的樓梯,輕盈無比,經過無數次打磨的象牙白樓梯,以優雅的弧度滑升至二樓。
自己裝修有很大的自由度,但也因此吃了很多沒經驗的虧。比如樓梯底的門,當時比劃時,將門邊計算過窄,導致門安好後,卻找不到合適的鎖。很久後才淘到鎖芯,而門把手,是去法國淘貨時偶然遇見,人肉背回。
這一塊前轉後轉,有三扇門,空間感極強。穿梭其中,能透過門洞看到裡面的景緻,就像透過畫框看畫一般。
可能這就是Zephy說的:「平面的東西,不能止於平面。」立體的感受才是更寶貴的吧。
[像奏鳴曲一般的服裝店]
去年五月開始裝修,於今年3月份開業
走在店內,靜謐、沉靜、古典奏鳴曲般的氣氛撲面而來。近期空間內還在展出一個傢具展,大師的椅子與空間格外搭配。
之前,Zephy經營過一家衣服藏品店。當時收的衣服品質很高,許多人都登門拜訪,只為一睹大師幾十年之前設計作品真身。當時,有交好的藏家,都會提供衣服給他們。這也奠定了現在Aautumn Sonata的基礎。
目前,在平日的分工上,Zephy偏向視覺把控,運營是她的先生Kian,但很多事情也會是雙方共同決策的結果,比如選品。
「買貨的事情,有理性的一面、有感性的一面,我們會調查市場反應,比如客人的尺碼、偏好的款式等。而感性的一面是,我會根據我理想的女性形象來選衣服。」
在平日看電影、看劇時,她會腦補劇中女性現在會穿什麼樣的衣服。「我的很多靈感來自看過的電影,或是接觸的朋友。我會想,這個人會適合穿什麼樣的衣服。」
電影《Franz》截圖
這些是她的選品靈感來源。最近Zephy的碎片時間在看2001年的電視劇《大明宮詞》,會感嘆:「以前的美術做的真好。」
選擇Autumn sonata(《秋日奏鳴曲》)做店名,是因為:「我們希望這個店給你的感覺,是別的藝術形式的氛圍能帶過來的。和奏鳴曲一樣,從店鋪裝修到選品,我都需要不同的東西來豐富這家店。」
逛這家店時,統一的古典氣質下,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衣服,古典的、日常的、可愛的,「我不希望所有牌子是一個風格的,希望是多維度的。但總體來看,它們也都是我個人的審美里。」
唯一的共同點可能是,你沒法辨別它是哪個時代的、產自哪個地區的。他們把很多東西揉在一起,呈現在你眼前,就像奏鳴曲一般。
[從不穿T恤的老闆]
日常著裝,Zephy傾向簡約,不在意風格,更在意穿著過程。比如不需要束腰之類的,也很有儀式感的衣服。
她很在意穿著上的儀式感。她從來不穿T恤和牛仔褲、球鞋,也不帶首飾。每次去買貨時,走路很多,她都依然會穿高跟鞋。
國內整體對著裝要求並不高,不像日本,有很強的著裝傳統,有專門的面試服、不管再熱,上班還是要求西裝等。而國內整個對於服裝的態度都比較隨意,有些正式活動會明確規定穿正裝,但還是會有人無視要求,穿著T恤。
Zephy說:「這樣有好也有不好,著裝傳統有時也會過於僵化,不夠自由。但在正式場合看見男生穿T恤,還是會覺得過於隨便了。」
其實穿衣服這件事,是非常主觀的事情,各有各的習慣與喜好。Zephy也分享了她對流行趨勢的觀察:「前兩年會偏潮牌,但近兩年流行趨勢不是很清晰。什麼樣的風格都有它的受眾群體。」
在這種各種風格自由展現的時代,想買什麼就能很便利地獲得的時代,反而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麼了,適合什麼樣的衣服。
跟風是一種讓自己美起來的捷徑,但就像電影《秋日奏鳴曲》里的台詞:「我們必須學會生活,我每天都在練習。我最大的障礙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我盲目地摸索。」
拋開外界那些五花八門的廣告,回到自身。就像沒有人天生會算數,「美」也需要學習。努力地練習,嘗試,合乎自己氣質,適合自己的衣服才是最好的。
有獎互動
# 你怎麼看待「著裝」這件事?#
尖叫君會抽取2位心動留言,
送出Autumn Sonata提供的
法國產Winden品牌髮夾!價值270RMB
攝影 | 張甜心
你還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尖叫設計
每天為好設計WOW一下
※蘋果耗資2億改造了一座廢棄圖書館!1903年新古典主義建築,居然變成科技體驗店!
※手沖咖啡沒那麼難!用這套簡單到極致的咖啡壺,菜鳥也能5分鐘搞定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