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四款主流真無線耳機實測:體驗、效果真的差很多

四款主流真無線耳機實測:體驗、效果真的差很多

全面屏手機在視覺體驗和易用性上為我們帶來了更好的體驗,逐漸增大的屏幕逐漸佔據幾乎尺寸不變的機身空間。對於這個手機寸土寸金的小東西來說,能靠「配件」節省下更多空間,顯然是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因此,更多廠商在設計產品之初就一致選擇捨棄掉了3.5mm音頻介面,取而代之的是市面上百花齊放的真無線耳機。

本次對市面上關注度最高的:蘋果 AirPods二代、三星 Galaxy Buds、索尼 WF-1000XM3、小鳥音箱 TRACK Air 這四款產品,為大家解答它們在外觀設計、尺寸、佩戴舒適度、充電盒便攜程度、聽感、降噪表現,以及大家對無線耳機最關心的延遲問題上的表現差異,幫助大家更直觀的了解這幾款產品。

AirPods來自蘋果公司,雖然在發布之初因取消音頻介面一事飽受爭議,但現在已然成為了iPhone的必備配件,二代升級的H1晶元支持了語音喚醒Siri,也提升了通話的連接速度,讓它在設備之間的切換變得更加自如。專為三星手機設計的Galaxy Buds支持點擊和長觸控兩種交互方式,環境聲功能可以輔助用戶在未取下耳機時有效的和外界溝通。

WF-1000XM3與TRACK Air 同樣主打主動降噪功能,續航水平與售價相類似的兩款產品在設計上有很大區別。WF-1000XM3支持NFC觸碰連接,免去了藍牙配對的麻煩,同時繼承了捂住耳機(長按)打開環境聲的功能。

TRACK Air 是四款中唯一支持IPX4防水等級的耳機,支持主動降噪和aptX編碼格式,相比另外三款在運動防護性上也多了一層保障的TRACK Air 也非常讓人期待。並且與AirPods二代一樣可以在手機端查看充電盒的電量情況。

IPX4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日常防潑濺」級別。IPX防水等級分為1-8,從可在3-5mm/min降雨防護10分鐘的IPX-1開始防水性能一次增加。IPX-4等級支持在2到5分鐘之內提供全方位角度的10公升/秒流速,以及80-100n/m的壓力中起到防水的作用。

外觀設計\尺寸

四款無線耳機在設計原理上大同小異,但各自又有著較為獨特的風格。電池盒部分同樣採用磁吸翻蓋設計,索尼WF-1000XM3的盒子和耳機都具備提升燈功能,充電與連接狀態一目了然。Galaxy Buds的三段開蓋手感更加完美,在完全展開後卡的最牢固。盒體扁平圓潤,只是耳機主體與盒子的磁吸附著力較弱,感覺有些松垮。

AirPods二代純白配色的簡約外觀讓人愛不釋手,整體設計最為緊湊,只是亮面的盒子長時間使用的磨損痕迹,相比另外三款會更加明顯。TRACK Air 的磨砂質感充電盒整體最為圓潤,盒蓋的磁鐵吸力要弱一些,開蓋感覺軟綿綿的。作為四款中最貴的無線耳機,單層薄塑料的蓋子顯得有些廉價。

佩戴舒適度:AirPods二代>Galaxy Buds>TRACK Air+>WF-1000XM3

AirPods二代是唯一一款半入耳式的耳機,耳機的電池腔體連接著麥克風垂掛在耳朵上。另外三款都採用入耳式設計,好處是能有效隔絕外部聲音,不足是在運動顛簸狀態會有些許聽診器效應。Galaxy Buds和TRACK Air+的佩戴體驗接近,沒有嚴重的異物感。WF-1000XM3因體積更大、主體更加突出,在走路、慢跑過程中能明顯感覺耳機在輕微晃動。

整體便攜程度:AirPods二代>TRACK Air+>Galaxy Buds>WF-1000XM3

無線耳機都配有一個儲存倉,這個兼顧充電器作用的電池盒將決定我們外出時是否需要多為它帶個背包。電池盒的厚度將決定它放在口袋中會有多突兀,四款無線耳機中最薄的當屬AirPods二代,21.3mm的厚度讓它傲視群雄。其次是三星Galaxy Buds,TRACK Air 採用鵝卵石般的弧形設計,視覺上比WF-1000XM3薄些,手感也要更好,但厚度其實相差無幾。

索尼家的WF-1000XM3長寬尺寸非常感人,8厘米的長度放在兜里像個小充電寶。Galaxy Buds在四款中最窄,但盒子更加修長。綜合來看還是AirPods二代的尺寸更加理想。

音質\降噪

聽感體驗:Galaxy Buds>AirPods二代>WF-1000XM3>TRACK Air+

音質聽感部分較主觀,排名由編輯部投票得出,僅供參考。

AirPods二代的人聲不夠圓潤,樂器聲彈性不足。低音部分處於中等偏少的水平,但細節在四款中最豐富,不同樂器同時演奏的清晰度也不錯。聽ost類純音樂的氣勢就很一般了,不如另外三款。

Galaxy Buds的人聲稍遠,低音的效果相對中等,在AirPods和WF-1000XM3之間,聲音相比之下更加飽滿。可能是採用入耳式設計的緣故,低音效果比AirPods強,聲場比AirPods二代和索尼都要大。

WF-1000XM3可以在APP中開啟DSEE HX數字聲音增強引擎。它的低音表現最強,聲音明顯比AirPods二代厚重。只是女生部分乾澀,樂器分離效果不如另外三款優秀。尤其是在播放高音和尖銳人聲的,耳機會發出嘶嘶的聲音,這也是它排名靠後的主要原因。

TRACK Air+在連接安卓設備後會默認開啟aptX解碼模式,音質相比在iOS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蒼白的人聲有所增強,低音表現也好了許多。相比之下人聲稍遠,低音效果比三星索尼都少,聲音較為發散。女聲部分不如索尼三星來的圓潤。播放ost純音樂時的表現不如Galaxy Buds和WF-1000XM3。

降噪效果:WF-1000XM3>TRACK Air+>Galaxy Buds>AirPods二代

TRACK Air+在手機app中可分檔調節降噪效果,經過體驗對比發現1-3檔為環境聲增強,4-7檔是關閉全部輔助功能的原始效果,8-15、15-27、28-30分別是三檔降噪效果。在使用低檔降噪效果時底噪過大,不如4-7檔關閉輔助狀態自然。乘坐地鐵開啟最高檔位降噪,軌道中的轟鳴聲有所減少,但取而代之的是沙沙作響的底噪。

WF-1000XM3的降噪效果毫無疑問是四款中最優秀的,對低頻雜訊的抑制效果非常不錯。尤其在播放模式切換的時候,感覺像是周圍時間瞬間靜止,表現有種索尼頭戴降噪耳機的味道。

如果將以上兩款耳機的表現稱為良好和非常優秀,把入耳式但不具備降噪功能的Galaxy Buds算作普通水平,那麼半入耳式的AirPods二代在這項測試中只能算作不及格了。

延遲測試

連接iPhone XS Max:AirPods二代>WF-1000XM3>TRACK Air >Galaxy Buds

連接三星S10(安卓):AirPods二代>TRACK Air =WF-1000XM3>Galaxy Buds

無線耳機的播放延遲肯定是大家最關心的,玩手機遊戲時的表現通常是反應無線耳機延遲的最好方法。以《和平精英》的開槍反饋為參考,通過攝影機同時捕捉遊戲畫面和耳機音效,逐幀計算耳機的延遲表現,更直觀的為大家提供個參考(誤差小於0.04秒)。

連接 iPhone XS Max :AirPods二代延遲 7幀=0.28秒,Galaxy Buds 12幀=0.48秒,TRACK Air 11幀=0.44秒,WF-1000XM3 10幀=0.4秒。

連接三星S10:AirPods二代延遲 13幀=0.52秒,Galaxy Buds 16幀=0.64秒,TRACK Air 15幀=0.6秒,WF-1000XM3 15幀=0.6秒。

總結:

AirPods肯定是iPhone藍牙耳機的首選,AirPods二代在藍牙傳輸延遲上有著絕對的優勢,無論在蘋果還是安卓設備上都保持著一致的高標準。小巧緊湊的機身設計、半入耳式的無感佩戴體驗也讓它在無線耳機領域有著無可動搖地位。雖然降噪能力為 0 ,但卻非常適合需要接收手機提醒並時刻與人交談的用戶使用。

Galaxy Buds的優秀佩戴體驗和極簡的隱藏式設計成為了它的標籤,優點是毫不遜色自家有線耳機的出色音質,但相對較高的遊戲聲音延遲和不夠持久的總續航時間。和支持降噪功能同時體積大小類似,並能夠提供24小時續航時間的TRACK Air 相比有些抬不起頭。但相對更低的價格和讓人滿意的聲音表現也讓它成為「最具性價比」的無線耳機之一。

提到降噪首先想到索尼,將頭戴式降噪體驗帶到分體式無線耳機上確實非常震撼,相信你體驗過一定會愛上它帶來的這份寂靜。只是體積過大的充電盒和耳機主體,讓它在佩戴體驗和便攜性上與同類產品差距較大。

TRACK Air 在蘋果和安卓端的默認藍牙編碼格式不同,在安卓端的aptX環境下的音質表現提升明顯。設計上很有自家風格,這個突出機身的金屬三角板既低調又不失個性,不易脫落的佩戴體驗與獨特的設計相信也是更多用戶選擇它的原因。降噪表現與長續航相輔相成,只是充電盒外部沒有提示燈,降噪時的底噪也相對明顯。

希望本篇對比評測能夠讓大家更清晰的認識這四款產品的具體水平,對你的真無線耳機選購有所幫助。

本文編輯:路天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泡泡網 的精彩文章:

想用5G手機?別著急,這幾個問題你需要先了解一下
5G手機明年售價這個數,今年買就虧大了

TAG:泡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