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複查存美國的黃金被拒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或更加耐人尋味

德國複查存美國的黃金被拒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或更加耐人尋味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以來,美聯儲替全世界約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保管著,約佔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黃金儲備。與此同時,美國擁有8133.5噸黃金儲備,位於全球首位。達到該國外匯儲備約75%。

這就使得在1971年美國單方面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制後,美元匯兌本位製得以佔據世界經貿和貨幣的主導地位。從這一角度而言,美聯儲守護住全世界的黃金,也變相地守護了美元本位制。反之,美元則毫無「含金量」。

不過,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從1971年至今,美元兌黃金貶值了約97%。與此同時,人們對黃金的重視程度並沒有改變。例如,截至今年5月,歐元區 (包括歐洲央行) 共計10,776.9噸黃金,,占其外匯總儲備的53.7%,

可以看出,歐洲多國,同時也是美國傳統盟友較為集中的區域對美元始終存疑。實際上,美聯儲和英國央行過去替全世界的央行保管黃金,除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以及美聯儲為維護美元地位之外,還有一層因素是,他們可以賺取大量的存儲黃金的費用。也就是說,對美聯儲而言,替全世界央行保管黃金幾乎是一舉多得的事。

例如,羅馬尼亞央行曾表示,將黃金寄存在海外金庫中,每年需要支付至少30萬列伊(71,000美元)的管理費用。再如,德國央行由於此前約45%的黃金存在美國,24%存在英國等金庫中。德國央行曾稱,英國央行每年至少向德國收取50萬歐元的金條保管費。顯然,美聯儲收取的費用會更高。

而上述黃金寄存費用僅僅是全球多國央行寄存在美聯儲等地需要付費的一個縮影,顯然,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在這方面賺取的財富是積少成多,久而久之的累積。這就意味著,當全世界多個央行不再繼續寄存在美聯儲等金庫中時,這筆收入會直接減少,美聯儲的損失也將非常大。

其實,這原本就是美聯儲一筆額外的收入,而近年,越來越多的央行開啟了運回本國黃金的進程。目前,德國、法國、波蘭、義大利、土耳其、匈牙利、奧地利、委內瑞拉、比利時、羅馬尼亞、瑞士、荷蘭這12個國家的央行已宣布運回或計劃運回此前寄存在美聯儲等海外金庫中的黃金了。

由於黃金儲備寄存是一種國際貨幣的契約關係,因此,美聯儲到任何時候都無權阻止或拒絕其他央行運回屬於自己的黃金。不過,數周前,當德國央行要求複查和運回在美聯儲的餘下黃金時,卻被美聯儲以意圖不明為由拒絕了。

這就使得美聯儲、美元以及美國經濟的信用大打折扣,分析認為,這將加速全球多國運回黃金的進程。而一旦此前將黃金寄存在美聯儲的60多個央行及國際組織紛紛要求運回黃金,自己保管時,美聯儲出於種種壓力,並為維護美元終極信用的底線,也將無力再拒絕,損失會更大。

毫無疑問,假設美國經濟不斷降低各種信用,接下來發生的事或更加耐人尋味,而背後的核心邏輯則是,美元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統治地位或將不保。(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百萬噸俄產大豆抵達中國,928個美國農場破產,事情有新進展
中俄找到突破口,統冶世界50年的石油美元或將隕落,事情有進展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