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開深空探測的「視界」:2030年中國宇航員或可登月

打開深空探測的「視界」:2030年中國宇航員或可登月


  原標題:「下個登月者可能說中文」


  

中國在2020年的後續探月任務仍將以機器探索為主要方向。到2030年以後,機器人技術足夠成熟,可以支持對月球基地進行升級使之宜居

  錢童心


  夜空中最亮的星,也比不過月亮。中國盛唐詩人李白曾寫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如今,李白的後人們很快將能擁抱明月。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陸寧靜海,《FlyMetotheMoon》成為人類在月球播放的第一首歌曲。而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終於成為了50年後人類重啟登月計劃的一大步。


  50年前,中國還沒有太空探索計劃。今天中國的探測器已經在月球背面著陸,探索其他國家都無法抵達的區域。而下一個登月者,可能會用中文向地球發出問候。

  「如果來自月球的下一個聲音說中文,我不會感到驚訝。」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太空政策專家弗瑞斯(JoanJohnson-Freese)教授表示。


  玉兔登陸,嫦娥落月


  今年1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了《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8)》,並介紹2019年宇航任務整體情況。除了載人航天工程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已經全面進入試樣研製,空間站核心艙研製工作按計劃順利實施,被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再度出征復飛;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技術難度大、系統複雜,是探月工程的標誌性任務。


  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的首次。


  2013年,「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成功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

  去年12月8日,搭載著「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征三號火箭從中國西南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在經過26天的等待之後,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嫦娥四號的「落月」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順利完成。未來的三期工程將由嫦娥五號任務組成,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的科學目標,並開展月球樣品的地面分析研究。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嫦娥五號在未來發射後的幾年內就將返回地面。「這也將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並返回地球的壯舉。」王建宇說道。


  而中國的月球採樣計劃也表明,新時代的登月計劃不同於50年前。和在月球上豎立國旗相比,中國對於利用月球上的資源更感興趣。深藏在月球兩極的水不僅可以幫助人類維持生命,還能將太空船推向宇宙;而地球上的稀有元素,比如氦-3,可以從月球運回產生幾乎無限的能量。


  氦-3是一種如今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

  總部位於中國香港的諮詢公司ObitalGateway創始人布萊恩·柯西奧(BlaineCurcio)表示,中國的技術正在趕上美國。「如果中國做得越來越好,那麼很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成為深空探測的主導力量。」他說道。


  2030年中國宇航員可登月


  中國正在考慮十年內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根據美國《科學》周刊7月19日發表的一篇名為《中國現在和未來的探月工程》的文章,到2030年,中國具備能力讓自己的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行走,並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完全由人工智慧操作的研究站。

  文章是中國政府探月團隊的科學家們為紀念阿波羅登月50周年而撰寫的,通訊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文章概述了未來的探月技術挑戰,詳細說明了中國將如何以務實的辦法解決這些難題。


  文章認為,基於技術水平、航天器選擇、經濟承受能力和成本效益比的考慮,中國在2020年的後續探月任務仍將以機器探索為主要方向。到2030年以後,機器人技術足夠成熟,可以支持對月球基地進行升級使之宜居。


  參與嫦娥探測器載荷任務研製的一名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目前的探月任務都是在為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做準備,包括物資運送和生態艙的實驗,也是在為載人登月進行論證。」


  儘管目前多國都有各自的探月計劃,但唯獨中美兩國在認真考慮載人登月任務。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建立一支「太空軍」,並加速美國宇航局(NASA)重返月球的時間表。相比美國原本擬定的2028年登月計劃,特朗普現在希望美國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NASA可能需要多達300億美元的資金,而現階段NASA的預算為215億美元,特朗普政府正在尋求另外16億美元為其本財年的這項計劃名為阿爾忒彌斯(Artemis)的返月計劃提供資金。


  這也意味著,未來NASA將另外需要數十億美元才能滿足登月的最後期限。


  特朗普已經授權NASA使用馬斯克(Elon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貝索斯(JeffBezos)的藍色起源(BlueOrigin)等承包商來實現這一目標,這會令其登月計劃的成本大幅降低。


  馬斯克近日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雄心勃勃地表示,「我認為我們可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登上月球,然後再過一兩年,我認為或許可以送人返回月球。」


  柯西奧表示:「中國將擁有比NASA或SpaceX和BlueOrigin更尖端縝密的太空計劃,這也是完全合理的,中國的空間計劃和美國只有十年至十五年的差距了,他們還在奮力追趕。」


  嫦娥系列探測器及火星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院士在解釋為什麼中國想要登月時說道:「如果我們現在有能力登月但不去做,那麼後代將責備我們。」


  打開深空探測的「視界」


  中國登月計劃是為打開深空進行更遠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今年3月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並將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另據「嫦娥之父」、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透露的最新消息,目前火星車已經建好。


  按照規劃,中國火星探測計劃將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獲取自主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深空探測技術的跨越。2028年,我國還將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我現在覺得4億公里很頭疼。」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上個月接受採訪時透露,「這種形式的探測此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現過,因為難度非常大,這也體現出中國在空間技術發展中的『首創精神』。」4億公里是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是地月之間38萬公里的1052倍。


  相比月球探測器而言,火星探測器主要有兩大難度,一是火星距離地球更遠,通信鏈路更長、延時更久,這意味著火星著陸的過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測器自主進行。


  「在嫦娥月球探測器上,我國已經實現了落月的自主控制,這一技術也將在火星探測器上發揮作用。此外,中國目前在月球探測器上已經採用了激光測速、降落相機與激光三維成像雷達相結合等各種先進技術。」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一名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目前最重要的是「胖五」長征五號重型火箭的發射。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長征五號是一款超重型火箭,能將大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幫助中國發射望遠鏡研究黑洞,推動宇航員登月並建造空間站。今年的嫦娥五號、明年的火星探測器,以及未來的空間站核心艙等,都是用長征五號重型火箭來做推進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楊保華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長征五號可能於今年7月再次嘗試發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一億年後的未來動物是什麼樣子?難以預測的演化革新
萬能疫苗有希望?嬰兒第一次流感來幫忙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