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里小人物能有出頭之日?這個唐人逆襲路就是典範
《長安十二時辰》基本還原了唐朝盛世場景,過一個上元節就如此重視,可見唐朝之繁華。在唐朝長安街頭,熙熙攘攘的人,既有西域人,也有各式各樣的胡人商販。在我們印象中,古代上層官僚都是大家族出來的人,但在唐朝已經延續隋朝的科舉制度,但貴族依然是當官首選。不過不要小瞧唐朝的小人物,也能逆襲成大人物。
舊物商販
在唐朝就有一個小人物,既不靠科舉考試成名,而是從一個小商販逆襲成為唐朝高官。此人叫裴明禮。裴姓在唐朝有西域來的人也有叫裴姓,還有一個裴姓大家族。這個裴明禮祖先究竟是西域來的,還是出自漢人裴姓,並無史料記載。但據《御史台記》記載:「裴明禮,河東人氏」。河東就是現在山西,而山西在唐朝就出商人,此地商業氛圍濃厚。而裴明禮也受到這種商業環境的影響,但他沒有什麼本錢做生意,只得到長安給人打工。
在長安時,裴明禮看好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行業,此行為就收舊物,也就是收民間「舊物」倒賣。類似於現在舊物市場的商販。但別小看這種又臟又累的活,收舊物賣舊物利潤很大。而裴明禮很精明,他把收來的舊物歸類,再保持舊物的乾淨,轉身出售就翻倍。很快裴明禮靠這個行業發財了,而成為唐朝初年的富人,「積而鬻之,以此家產巨萬」。
裴明禮在舊物行業上賺了錢,也有了自信。因此他決定再從其他行業賺錢。有一次裴明禮看到長安城中一塊不毛之地,位於長安城金光門外。當時長安城有12道門,而金光門是西面正中門,在五行中屬金而得名。
而裴明禮相中的這塊荒地位置很重要,既是一個交通要點,還有軍事價值。此處荒地還靠近朝廷祈雨的地方。但此處與唐朝刑場不遠。裴明禮認為此處商業價值無限,而且地價便宜,將來開發出來,一定能掙大錢。
正是從購買這塊地,成為裴明禮人生輝煌的起點。
精明頭腦
裴明禮所購的荒地已經荒了多年,而且遍地是碎石爛瓦,如果要開發此地,需要投入很多錢財清理,此時裴明禮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在荒地上立了高桿,上面掛著一個筐,裴明禮打出招牌,凡是撿到石塊投到筐里的給予獎勵。於是吸引了很多京城的人前來撿石塊。
但由於桿太高,筐太小,命中率很低,因此裴明禮並沒費多少錢,就把荒地里碎石撿乾淨了。很多人並沒有看到裴明禮精明之道,實際上裴明禮沒花錢,就僱傭了一批廉價勞動力。
荒地的碎石清理乾淨後,很快荒地的草也長了起來。裴明禮又想了一招,他讓放羊的人免費到他的荒地上放牧,很快荒地的草也被吃了精光,但荒地上卻留下了大量的羊糞,這塊荒地成了一塊肥田。裴明禮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水果種在荒地,此地由於羊糞很多,很快荒地成了一片結滿碩果的果園,迅速在京城中熱賣,裴明禮又大賺一把。
據史料記載,裴明禮的荒地結的水果太多,他僱人把果子拉到長安城去賣,「所收復致巨萬」。種果賣果掙的錢,比他收舊物掙的還要多。
裴明禮掙了錢後,又在荒地上蓋起了豪宅,而且院里養滿花草,還有蜂箱收集蜂蜜。由於裴明禮在院子里種是蜀葵,特別招蜜蜂,因此裴明禮又在蜂蜜上大賺一把。
裴明禮靠一塊荒地上不斷變現,而且其商業利益不斷聚集,很多人才看到他精明之道。史料稱讚裴明禮:「營生之妙,觸類多奇,不可勝數」。
皇帝賞識
裴明禮精明商業之道,特別是他在荒地上成功的事,很快傳遍了長安城。長安城的老百都佩服裴明禮商業才能。
隨著裴明禮的名聲不斷傳頌,此時皇帝李世民聽說此事,他認為裴明禮是一個商業奇才,這樣的人才,對國家也有用。於是李世民下令,讓裴明禮到朝廷做官。史料記載:「自古台主簿,拜殿中侍御史,轉兵吏員外中書舍人」。
李世民駕崩後,唐高宗李治在位時,裴明禮依舊在朝廷為官,據記載,677年,裴明禮在唐朝的職務升到太常卿。此職務是唐朝官職的九卿之一,主要管轄禮部等事務,屬於唐朝正三品的官職。相當於六部尚書,如果套用現在官職來看,裴明禮已經是省部級幹部了。
裴明禮從一個小商販,轉身成為大唐的朝廷命官,並不是靠上層路線,也沒有賄賂官員而成官,靠的是商業之道。裴明禮的聰明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因此而成名。但這種名聲正能量滿滿,因此能在民間傳開,正是這種民間傳揚,才讓裴明禮受到皇帝重視。
在李世民看來,一個人在商業上都能做到如此極致,腦力必不同於別人,在其他事情上也不差。雖然裴明禮在唐朝當官後,史料並未記載他的任何功績,但他靠聰明才智逆襲成為省部級官員的事,就是普通人的勵志典型。
從《長安十二時辰》里,我們看到,就是以小人物為主角描寫了唐朝一段歷史。或許在繁華街道商販中,也有比裴明禮更厲害的人存在。但通過裴明禮史料記載,他不僅在當時是一個勵志典範,即使放在現在也是成功範例。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從事何種行業,只要做到極致,無需自我宣揚,你就是成功者!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1499年,明朝一場科舉考試懸案,為何說兩個考生改變中國歷史?
※三國時被後人遺忘的割據勢力,曾是東亞霸主,為何被司馬懿滅掉?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