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破解成功!聯發科5G SoC破解終端上行覆蓋和功耗難題

破解成功!聯發科5G SoC破解終端上行覆蓋和功耗難題

C114訊 7月22日消息(水易)5G商用,終端先行。特別是在5G初期率先發力eMBB應用場景下,終端是所有5G應用能夠落地的先決條件。而對於整個5G終端,5G SoC無疑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經歷了2G、3G、4G的洗禮之後,進入5G時代,仍具備綜合5G SoC的廠商無非仍是那幾家。雖然,包括華為、高通、三星、展銳等廠商都發布了5G基帶晶元,但目前僅有聯發科率先對外發布了真正意義上的5G SoC,並且同時支持NSA/SA組網模式。

「在5G標準化的過程中,聯發科技一直是主要的參與者和貢獻者,目前是3GPP RAN2副主席。與此同時聯發科技的5G文稿貢獻較4G時期高4倍,另外5G文稿的接受率高達43%。某種程度上,聯發科技在5G時代標準化的投入是非常積極的。」聯發科技通信系統設計部門資深經理傅宜康博士對C114等媒體表示。

聯發科技積极參与5G的標準化工作,從某些角度上看也體現了其技術能力。據傅宜康介紹,聯發科技早在2014年就開始著手開始5G的研發工作。那麼聯發科的5G SoC具備哪些技術優勢呢?

業界領先的上行覆蓋技術

從目前來看,5G已經或者即將商用的國家,在初期都是採用NSA非獨立組網。所謂NSA,是在4G核心網的基礎上,增加5G的基站。在NSA下,由於終端上行發射功率有限,勢必會面臨 LTE/NR之間做共享的問題,特別是在終端離基站較遠時,上行速率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這在早期5G覆蓋不完善的情況下將尤為明顯。

傅宜康表示,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案。最為簡單的方式是單上行傳輸(SUO),手機會選擇採用單4G或單5G的頻段進行傳輸,不過會導致上行效率較低。為此聯發科技研發了上行動態功率共享(Dynamic Power Sharing, DPS)技術,同時使用4G和5G的頻段進行傳輸,以此來創造額外的傳輸機會,提升上行效率。目前僅有聯發科技支持這一特性,使用聯發科的這一技術,相比SUO可以帶來平均28%的上行速率提升。

不過,為了滿足未來超低時延,大規模鏈接的需求,5G終將會向SA獨立組網演進。針對SA組網模式下,聯發科自研了UL上行控制信道預編碼技術,結合上行雙發的特性可獲得額外的分集增益,可以帶來30%-60%上行覆蓋提升。傅宜康強調:「目前的標準並沒有強制要求,但是聯發科技多做了這一技術,我們認為在SA模式下,使用這一技術,上行覆蓋會有好的提升。」此外,如果終端上行功率增強3dB,UL高功率終端會帶來40%上行覆蓋提升,約等效於25%的上行速率提升。

牽頭3GPP低功耗技術標準

目前,5G終端面臨著最大的問題還是功耗較大。因為5G需要滿足更大的帶寬,更高的速率以及更短的處理時延。另外,為了滿足這些特性,勢必需要更強大的處理器,包括AP,GPU,APU等等。傅宜康表示,在sub-6G下,5G終端的功耗勢必會比LTE終端耗電2-3倍。在手持設備難以納入更大電池的情況下,如何降低功耗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據傅宜康介紹,在4G時代,為了節省網路資源的消耗,要求終端不斷地斷開和建立連接,因而大部分功耗來自無數據傳輸期間。到了5G時代針對功耗問題,聯發科從關鍵的通訊模塊入手,原則上儘可能在沒有數據傳輸時避免不必要的功耗。

作為5G標準低功耗技術的關鍵貢獻者(3GPP Rel-15 BWP),聯發科設計了一套動態開關係統,可以根據數據流量實時調整帶寬。以觀看視頻為例,在緩存過程中自動打開大帶寬模式,一旦視頻緩存完成,自動切換到小帶寬。根據實驗數據顯示,聯發科的此項技術可實現節能58%。與此同時,傅宜康表示,目前聯發科正在牽頭3GPP Rel-17節能技術的討論,進一步探討終端功耗問題。

對於聯發科這款5G SoC的商用能力,在IMT-2020(5G) 推進組的晶元測試中,聯發科已經完成了室內的NSA和SA測試,室外的測試正在進行中。傅宜康表示:「作為全球首家發布5G SoC的廠商,針對5G終端的上行覆蓋以及功耗問題研發了業內獨有的解決方案,所以不管是預研、標準化到產品落地,聯發科均處在相對前沿的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114通信網 的精彩文章:

胡厚崑:華為5G產品供應完全不受制裁影響
二十載破局之後,聯想HPC的制勝「算盤」鎖定超融合

TAG:C114通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