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白岩松香港開講:面對時事要有歷史的耐心

白岩松香港開講:面對時事要有歷史的耐心

著名主持人、記者白岩松與香港結識,是從22年前香港回歸時開始的。他作為央視直播回歸的記者,在1997年7月1日清晨六點,坐在了一輛敞篷的紅旗車內,準備向內地億萬觀眾直播香港回歸的盛況。

時隔22年,2019年7月21日上午,白岩松出現在香港書展「白說:讀書、閱人、知時」的講座現場,他坦言,這次來香港的心情很複雜。前一日他乘坐的飛機因為雷電的關係,遲遲無法降落在香港機場。他的朋友曹景行老師在手機APP上看著無法降落的飛機,心情十分焦急。而久久盤桓無法降落的飛機,似乎是香港近期境遇的隱喻。所幸白岩松的飛機最終降落成功,他晚上十點回到酒店,放下行李後就去逛書展,看到書展的依舊人頭攢動,又感到欣慰不已,因為「一個擁有這麼多人看書的城市,總還有定盤的東西。理性在文字之中,書中有常識、書中有理性、書中有信仰。」

22年前,白岩松直播香港回歸時,因為天降大雨,他坐的敞篷車被灌滿了雨水,他只好一盆盆把水舀出去,皮鞋也能擰出水來。他依然記得,當年他最後的直播就是在會展中心的街頭完成的,經過一夜的觀禮和慶祝,早上的香港很安靜,街頭也沒有什麼人,而四十個小時未眠的他,本來打算閉眼休息五分鐘,結果睡了五個小時。

白岩松坦言,當年在敞篷車上舀水的間隙,他也會想,未來的香港會是什麼樣?香港回歸十周年、二十周年的時候他都曾來做節目,看到今時今日的香港,他的心情很複雜。但他鼓勵聽眾,在平常的日子累加常識,一切都會好一點。

白岩松說,香港需要好幾代人都擁有獅子山下的精神,才能好起來。但壞起來,一代人就夠了。放長遠來看,22年在更漫長的歷史中沒有那麼長,跟香港之前的99年比起來,不過就是五分之一,而五百年的歷史在教科書中也不過就是短短的半頁。他勉勵聽眾,面對時事的發展,要有歷史的耐心。他相信台灣詩人楊牧的一句詩,「愛是唯一的嚮導」。

白岩松說,愛是困難的,恨是容易的,不管是出於什麼想法,不管怎樣不滿,都要守住愛的根基,「愛香港,這是十分重要的。」

白岩松是嗜書如命的人,他曾說過,是成千上萬本書成就了他。對於讀書,他也有自己的心得。在他看來,朋友圈就是一個人的同溫層,信息同質化嚴重,並不能提升你,而書是凝聚了人類智慧的寶庫,所以要讀好書,「只有高於你的才會提升你。」

白岩松對聽眾說,中國過去歷代讀書的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知識就是財富,1938年《大公報》是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發行量只有八萬份。可以說,填飽了肚子之後,現在的中國才進入了一個全民閱讀時代。

「讀書時為了讀出更好的你自己,越是在資訊沒有邊界,大家都玩手機,讀書越應該成為一部分人自發的選擇。將來讓你更優秀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 白岩松相信,讀書是為少數人準備的,是能夠帶著人類向前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兩岸快評:22億美元軍售美國給,蔡英文就要嗎?
台灣當局為何懼怕海峽論壇?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