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力推動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

大力推動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

我自2006年6月起擔任考古研究所所長,到2017年卸任,先後參加了11次暑期工作會。這次是我卸任以後時隔兩年再次參加暑期工作會。我看到此次會議以學科體系與人才隊伍建設為主題,這在我參加的12次暑期工作會中是第一次。這一主題表明,現任院領導集體針對我院實際找准了決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會人員中,除了歷年都要參加暑期工作會議的各所局單位的正職領導幹部,還邀請了在職學部委員和本院的各片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反映了院領導廣開言路,注意傾聽高級研究人員意見的虛心態度。

會議安排了兩天半時間,集中對各研究所的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狀況進行評估。與會人員圍繞我院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一系列重要問題,集思廣益,深入探討。

2011年開始實施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對於我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說是我院發展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研究經費顯著增加,職工生活待遇明顯提高,極大地促進了大家積極性的提高和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毋庸諱言,隨著創新工程的不斷深入,也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總結經驗,進行政策方面的調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實施了近8年之後,此次會議聚焦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這一建院根本,認真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創新工程實施以來存在的問題的對策和方法,統一認識,明確進一步前進的方向,十分必要,非常及時。

謝伏瞻院長在動員講話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院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些問題我深有同感。創新工程基本解決了乾和不幹一個樣、出不出成果一個樣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在鼓勵科研人員出精品成果方面,措施力度還不夠大,對本院拔尖人才的鼓勵力度還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院外出類拔萃的科研帶頭人引不進來,現有的高水平人才卻多有流失,這些都制約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以解決。

今年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科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契機。1月3日,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對歷史研究院的定位、宗旨以及歷史學的任務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中國歷史研究院乃至新時代中國歷史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歷史學部主任,我決心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在研究院的領導下,努力促進歷史學與考古學的融合,發揮協調統領中國歷史學發展的龍頭作用,促使中國歷史學更好更快地發展,充分發揮歷史學知古鑒今的作用,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歷史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考古學的發展。2018年,在紀念「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發表的講話中,他在列舉絲綢之路沿線應當加強的方面時,把考古學與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旅遊等大的門類相提並論。我還清楚地記得,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茲別克單獨接見我國在烏茲別克工作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者,並和大家親切握手交談的情景。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令全國考古工作者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尤其令我興奮不已的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建立中國考古博物館,作為考古大國的中國卻沒有一座綜合性考古博物館的令人尷尬的歷史即將結束。我十分期待開館的那一天早日到來,期待著我們研究所幾代學者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能夠展示給國人和國際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岩 排版編輯:劉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的媒介觀
中朝關係70年:歷久彌堅金不換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