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郭容容,西線楊志瓊:對越還擊犧牲2位女兵,芳華永不老
作者:獨俠客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按:本文系麻栗坡烈士陵園英雄傳之四。麻栗坡烈士陵園是著名的英雄聖地,但對許多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即便腳步走過、躬身拜過、熱淚流過,對長眠於此的英烈也知之甚少。實際上,每一位英烈的生前身後事,都是一本英雄書,是一部青春曲,遠非墓碑上短短几十個字能概括。我願意向朋友們介紹我所知道的「兩山」英烈,並試圖用稍微可讀一些的方式來還原他們的人生。他們來過,他們笑過,他們戰鬥過,他們夢想過。他們化作了山脈,依然守衛著祖國的南疆,屹立於我們的心中。(獨俠客)
【東線郭容容,西線楊志瓊,是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有據可查的兩位女烈士。左為54軍162師政治部電影隊隊長郭容容,山東煙台人,1979年2月26日在高平戰役中運送烈士遺體回國,遭越軍伏擊犧牲,系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我軍犧牲的第一位女烈士,年23歲,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右為楊志瓊,麻栗坡縣天保農場女民兵,1979年9月8日在中越邊境執行任務中光榮犧牲,年18歲】
在麻栗坡烈士陵園安葬的960位烈士中,楊志瓊是唯一的女兵。她犧牲於最美的18歲,在由陽剛男性組成的烈士方陣中,她是一朵秀雅別緻的小花,隨風搖曳於南疆的英雄山。
楊志瓊所在的墓區很僻靜,原因是麻栗坡烈士陵園依山而建,自下而上構築的墓台形同梯田,系按烈士犧牲時間,由下往上依次修建。犧牲於1979年的楊志瓊葬於低處的墓階,來來往往祭拜英烈的人們,通常直奔山上的英雄紀念碑,不會繞到底部的墓階上來。因而,即便楊志瓊是安葬於陵園的唯一女烈士,也少有人知。
【楊志瓊烈士墓,墓碑刻著她的簡要生平:麻栗坡縣天保農場友誼隊民兵,共青團員,1961年生,1979年9月8日在中越邊境執行任務中光榮犧牲】
楊志瓊犧牲距今已40年,不算長,也不算短。如果她活著,今年58歲,不算老,也不算小。讓人詫異的是,這位犧牲時間不算久遠,許多親人戰友都還在世的女烈士,生前身後事幾乎無人能說清。有關她的所有記錄也只是廖廖數語,並不比墓碑上刻的字詳細多少。我只能從她所在的歷史時代,她投身的戰爭洪流,以及她所站立的這片熱土,去勾勒還原這位女民兵的人生輪廓。
楊志瓊的家在麻栗坡縣國營天保農場。這個農場建於1958年2月,位於中越邊境船頭地區,與國界線不到10公里。站在農場的高處,能望見越南的小青山。與天保農場毗鄰的天保口岸,是中越來往的重要通道,麻栗坡通往船頭地區的麻船公路,也是當年援越抗美的重要運輸線。鄉親們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天晚上運送援越物資的車隊綿延十幾公里,「一眼看不到頭」。
由於天保農場的地理位置十分靠近邊境,1979年我軍發起對越自衛還擊戰時,農場成了部隊的臨時駐紮地、戰前集結地、來往中轉地,也成為麻栗坡動員民兵、民工參戰支前的重點單位。農場的很多青年工人踴躍參戰支前,組建了一個民兵營。
楊志瓊作為一名年少的女孩,即使遠離戰火也不會有人非議。她做了三個選擇,成為一名女民兵,一步步走上了戰場。
第一個選擇,是她放棄了讀書,到農場當了一名工人。楊志瓊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初中畢業後考上了高中,卻沒有繼續學業,而是回到農場,成為友誼隊一名女工。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上高中不亞於現在讀一本。特別是對一名農村女孩來說,這是改變命運的轉折。而楊志瓊卻選擇回到生養她的天保農場,這為她後來參戰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選擇,是她本可安心當一名女工,卻選擇了扛槍。天保農場作為國營企業,工人很多,戰前編設的民兵營在300人左右,多數是青壯男工。像楊志瓊這樣畢業不久的女生,並不是編兵的重點對象。如果不是她本人強烈申請,她可以和許多女工一樣,平時生產勞動,戰時做一些輔助性支前工作,而不是扛槍上戰場。
第三個選擇,是她本可撤到二線,卻選擇了堅守邊境。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後,敵我炮擊頻繁,流彈落入境內是家常便飯。為確保邊民安全,麻栗坡陸續組織邊民疏散到後方。天保農場在越軍炮火射程內,是重點疏散單位,多數幹部職工都撤到了二線,楊志瓊卻沒有 走。1979年9月7日,她的閨密小趙一家疏散到麻栗坡縣城,臨行前與楊志瓊告別。楊志瓊捨不得小趙,說:「你走了,說不定哪天就永遠見不著了。」她流著淚,送給小趙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成為楊志瓊唯一存世的照片,拓印在了她的墓碑上。
小趙沒有想到,楊志瓊一語成讖,倆人分別後的第二天即9月8日,楊志瓊遇襲犧牲。
有老民兵回憶,楊志瓊是在為部隊帶路巡邏時,突然遭越軍槍擊而犧牲的。楊志瓊全身多處中彈,被緊急送到麻栗坡縣醫院搶救。得知消息,小趙火速趕到了醫院。只見楊志瓊上身中了3彈,手掌中一彈,腿上中一彈,渾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沒多久便停止了呼吸,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8歲。
楊志瓊的履歷短暫而簡約,她的生命色彩,除了人們知曉的參戰報國紅,還有少女初戀的那一抹暖橙。
作為剛剛參加工作的青年女工,楊志瓊有不少追求者。在人們的記憶中,楊志瓊和參戰部隊一個翻譯戀愛了。閨密小趙回憶,楊志瓊被送到醫院時,翻譯也趕了過來,這對戀人見了最後一面,還斷斷續續說了幾句話。楊志瓊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不起,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
楊志瓊犧牲的具體細節已難以考證,但楊志瓊和她的戰友們為了祖國甘願奉獻青春與生命,從未被人們忘記。2011年,老山建起了支前參戰陳列館,館中記述了這樣一組數字:
1979年2月至1991年12月,麻栗坡計有148個民兵工兵連、30個民馬連計29760餘人、3530匹騾馬支前參戰,民兵配合部隊作戰94次,獨立作戰85次,斃敵428名,俘敵50名。全縣有56名民工、民兵犧牲,94名民工、民兵英勇負傷,有37名民兵、民工被授予榮譽稱號,5人立一等功,19人立二等功民,175人立三等功。
在立功人員中,天保農場民兵營的功勛突出:300人的民兵營,有62人立三等功,2個民兵連、1個民兵排、6個民兵班立集體三等功,如此高的立功比例十分罕見。
戰時立功,與殺敵的戰果、出境支前的貢獻等「硬杠杠」緊密相連。楊志瓊沒有驚天動地的殺敵紀錄,也沒有經歷出境作戰的艱苦卓絕,她沒有立功,戰鬥事迹廖廖幾筆就說完。在參戰的民兵英雄中,她是普通的。正因為其普通,逾能代表千千萬萬邊疆人民,用青春、用鮮血、用生命寫就的「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愛國奉獻精神。
在老山戰場,參戰部隊目睹民兵、民工冒著生命危險運送彈藥補給,曾經喊「民兵萬歲,麻栗坡人民萬歲」。這句話,在我們心中永不過時。
※新中國第一場「對外戰爭」完勝!規模雖小,卻早於抗美援朝
※「蘇聯趙子龍」16次中彈未死!單刀入虎穴,毀德軍10輛坦克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