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越是熱天,越是不能吹冷氣、吃冰食、喝冷飲?

為什麼說越是熱天,越是不能吹冷氣、吃冰食、喝冷飲?

現在,天氣已經到了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三伏天。不少地區的氣溫,都到了三十五六度以上,陽光強烈,樹木茂盛,蟬鳴聲也吵鬧刺耳。

由於太熱了,大家自然而然地都想涼快一些,而現代社會的各種電器,也為大家享受涼爽生活,提供了便利。

可是在享受便利地同時,很多人也不小心走進了「過度消暑」的誤區。

打個比方,現在大家上班,出門之後地鐵裡面是空調、公司裡面有空調或者中央冷氣,回到家了自己也會開空調,雖然外面的室溫是30多度,但其實我們很多人身處的環境,溫都只有二十幾度甚至十幾度。

很多在寫字樓裡面上班的白領,大夏天的,甚至還得帶張毛毯,到公司裡面披著,因為大部分的寫字樓,夏天的時候,冷氣溫度都開到了18°甚至15°,樓裡面涼得像過冬一樣。

於是網路上出現了不少這樣得梗:「我在夏天擠地鐵,在冬天敲代碼。」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雖然我們住所、工作地點的溫度降低了,可是室外的溫度依然炎熱,而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待在室內。

我們上下班,需要坐公交、擠地鐵,我們出去活動,也得在烈陽下面流汗。

這就形成了一種冷熱交替的情形。

比如小張下班了,在寫字樓裡面披了一天的毯子,出門之後外面像烤爐一樣炎熱,快步走向地鐵站的小張,路上還是出了不少汗。進地鐵以後,唰的一下,馬上涼快了,地鐵開動之後的風,更是吹得人瑟瑟發抖。

這樣沒幾天,小張就渾身酸痛,患上「空調病」了。

其實在中醫裡面,像小張這樣的行為,是最應該規避的。中醫裡面有句話叫「聖人避風如避劍」。

如何來理解這句話呢?

氣溫一熱,我們人體為了散熱,毛孔會自然而然的張開,如果這個時候去吹風,還像小張那樣吹冷風,身體會很受不了的。

毛孔張開之後,再去吹風,風就會順著毛孔進入人的身體,會傷害我們的五臟六腑,還會在裡面潛伏起來,形成破壞軍團。長此以往,就會形成風寒、風濕等等痼疾。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大夏天的,很多人喜歡吃冷飲,冰淇淋、冰西瓜、冰可樂、冰啤酒等等。

這些同樣是非常傷身體的!

按照中醫的說法,夏天,人的陽氣浮於體表,體內的五臟六腑,正處於陽虛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再去吃冰的喝冰的,就像是重拳攻擊一個沒有任何防護的人一樣,只不過,這個時候是你自己打自己。

在大熱天的,很多人吃完冰東西以後會拉肚子。用生物學的知識來解釋,那就是,我們人吃下去的食物,其實主要是靠我們腸道裡面的菌群消化分解的,我們的腸胃等器官,只不過是負責把這些食物,消解成適合菌群分解的小顆粒。

大家都知道,菌群的工作,需要一個適宜的溫度,如果這個時候肚子裡面進入了大量冰東西,自然會降低腸道的溫度,影響菌群們的工作效率,情況嚴重時,大量菌群就罷工啦,這個時候,你就咕嚕咕嚕拉肚子了。

除此之外,人體還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當身體察覺到肚子那一塊太涼了之後,就會自動,在腹部長出大量脂肪來保暖,一直喝冰的,它就一直長,這就是啤酒肚的來源!所以想減掉你的啤酒肚,先從戒冷飲開始吧!

除此之外,夏天養生,還應該注意什麼呢?我們來看看《黃帝內經》是怎麼說的,《黃帝內經》可以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華夏醫學的經典。

在《黃帝內經》裡面,關於夏季養生,有過這麼一段論述: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這裡面,提到了夏天養生的核心,那就是「夏氣應養長」,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具體的經文解讀。

「夏三月,此謂蕃秀」,夏季的這三個月,是萬物生長茂盛,蒼翠秀麗的季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夏天這個時候,天地陰陽二氣相交,萬物處於從開花到結果的關鍵時刻。在這樣的天氣下,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害怕曬太陽(在古人心中,曬太陽是補陽氣的絕佳方式),也不要隨隨便便發怒,讓自己的身體好好生長,泄掉燥氣,不要悶在屋裡,經常外出活動。

這裡面,多曬太陽這一條,現代估計很多人都做不到了。不過像其他的,多外出,夜卧早起,我們都還是可以做到的。

夏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一個生長發育的季節,同時我們的身體也是比較脆弱的,得養好,健健康康的,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願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享受美好的夏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成化犁庭:一場小小戰爭,卻深刻的改變了大明百年命運
山東大學陷入風口浪尖,看看萬邦來賀的唐朝,是如何管理留學生的

TAG:海佑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