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菲媒:為什麼中國崛起勢頭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菲媒:為什麼中國崛起勢頭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菲律賓《商業世界報》7月22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的崛起勢頭)不太可能很快消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承擔的最後一項任務,是確保從美國獲得一筆巨額雙邊貸款(約相當於今天的500億美元),以幫助在二戰後「破產」的英國(復甦)。英國需要讓其最聰明的經濟學家來履行一項本質上卑賤和乞討的職能——與美國官員談判貸款——這象徵著戰後英國的衰落。

時至今日,一些有見地的人士在思考,在我們(或我們的孩子)的有生之年,會不會親眼目睹美國的衰落。又或許美國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該是中國掌舵的時候了?哪一位美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朝一日會前往北京,懇求中國不要拋售美國國債而是繼續購買?

那些懷疑中國崛起重要意義的人大可以指出,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國的GDP僅為美國的65%至70%、勞動生產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5,美國人均GDP(按2018年購買力平價計算)仍是中國的3.5倍等。從該角度來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也這麼看——一些人或許認為如今仍能阻擋中國的崛起。

然而,兩個因素有悖於這種預測。其中之一是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龐大規模。瑞士信貸集團在2015年發布報告稱,數十年來的迅猛增長已使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美國(個人凈資產介於5萬至50萬美元之間),兩國分別為1.09億人和9200萬人。但即便這種對比也是對中國(實力)的低估。如果使用相對較低的凈資產門檻,比如說1萬至10萬美元之間,那麼如今中國人在全球中等收入及更富裕群體中的佔比已接近40%,而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還不到30%。無論怎麼強調這種現實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從智能手機、洗衣機、冰箱到汽車消費,再到乘飛機旅行,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第二個因素至關重要。美國的經濟優勢部分建立在一種文化霸權的基礎上,流行文化和吸引人的消費生活方式仍主要由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術語來定義。對中國來說,目前還無法輕易讓其商業搭上流行文化的便車。中國還算不上「酷」。因此中國品牌的價值必須完全基於價格和技術。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的市場主導地位最終將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世界文化規範(或者反過來說,中國人將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西方的品味和價值觀)。我們的確知道中國的市場統治力已經在重塑政治。但是,資本主義能夠而且將始終根據付費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整,而充足的資金將始終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即便是最根深蒂固的規範和最受追捧的價值觀。因此世界商業文化中必將出現一些迎合中國口味甚至中國政治需求的趨勢。例如,為適應中國人的喜好,通用汽車據說已將風水等元素融入其設計。正如那句古老的德國諺語所言:吃誰的麵包,就唱誰的歌。(作者伊曼紐爾·德迪奧斯,王會聰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綠媒出大丑!刊「建議喝農藥治登革熱」文章,被批比假新聞還過分
孫紅雷接著王源道歉,但網友也在罵這些人……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