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盈袖:遼寧省博物館藏明清書法作品概述

張盈袖:遼寧省博物館藏明清書法作品概述

書法,漢字的書寫藝術,發展至明清時期,異彩紛呈。明代是帖學書法的集大成時期,初期以「三宋」為代表,台閣體盛行;中期以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為代表的吳門書法崛起,並與由董其昌、陳繼儒等引領的華亭書法競相輝映;晚明由張瑞圖、倪元璐等形成的變革書風突破了傳統書法形式。

清初帖學書法佔據主導地位,使宋代以來的傳統帖學得以不絕。此外,形成了為朝廷辦公所用的館閣體書法,風格皆「黑、厚、圓、光」,千人一面,單調呆板。清中期後碑派書法逐漸繁盛,從而扭轉了傳統帖學書派的取法範圍和審美取向,為清代書法開闢了一片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

遼寧省博物館所藏明清書法作品,可以反映出明清兩朝書法發展的基本面貌。本文選取代表人物之經典書作,以時代及藝術特點為序列分為九個部分來全面解析、品鑒欣賞精彩紛呈的明清書法。

一.明初書法

明初的書法延續元末書風,大體上離不開趙孟頫與康里巎巎二人的影響。明初的「三宋」( 宋克、宋廣和宋璲),基本代表了明初書法的整體水平,對明朝草書的發展有篳路藍縷之功。

台閣體是後人對明代官楷的稱謂,以區別清代之館閣體。明前期的台閣體書法,在洪武年間已露端倪,至永樂年間風靡朝野,以「二沈」( 沈度、沈粲) 最為代表。以沈字為標誌的台閣體,自永樂至明亡二百餘年,以一貫之。此外,姜立綱、解縉、程南雲等皆為台閣體書法之幹將。

明宋廣草書臨懷素自敘帖卷

宋廣( 生卒年不詳),字昌裔,號東海漁者、桐柏山人,河南南陽人,流寓華亭。明初曾任沔陽同知,後謫辰州。世人將其與宋克、宋璲合稱「三宋」。

明 宋廣 草書臨懷素自敘帖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廣章草世稱「入神」,但罕見作品傳世。此幅大草臨《自敘帖》,草法全從張旭、懷素來,而得懷素風神尤多。筆致瘦勁遒逸,章法參差錯落,純熟精媚,瀟洒飄逸。通篇如行雲流水,縱橫起伏,神采飛揚,韻味十足,頗得草書之三味。然亦有不足,其筆法稍微單調,結體略嫌勻稱,變化欠豐富,雖有別於時風,卻繼承有餘而創新不足。

解縉行草書跋元人急就篇卷

解縉(1369—1415),字大紳,一字縉紳,江西吉水人。其生於書香門第官宦家庭,少以神童聞名遐邇,十八歲江西鄉試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 會試中第七,廷試讀卷者以所對策論過高,抑置第三甲,授中書庶吉士,改御史。曾值文淵閣,兼任翰林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主持纂修《永樂大典》。永樂十三年(1415) 被錦衣衛以酒醉後,埋積雪中而死。

明 解縉 行草書跋元人急就篇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從此幅題跋書法可知,解縉草書,一是受懷素大草的影響,「字跡揮灑自如,頗似懷素,特轉折處露鋒耳。」二是受趙孟頫書風的影響,其草書滋潤的筆觸與柔和的線條,便得力於趙氏。三是受康里子山影響。解縉的狂草融眾家於一體,又具有強烈的個性。其中鋒用筆,一氣呵成,上下連貫,左右盤旋。在其影響下,最終在明末形成了盛行的狂草書風。

二、吳門書法

明中期書法逐漸擺脫了台閣體的統治,活動中心也由京城轉為吳中地區。此地區經濟繁榮、商業發達,這既決定了書畫家的急劇增多,也促使新的市民審美意識滲入了文人書畫,導致一批抒發個性而富有獨特風格的書畫家的產生,其中有吳寬、祝允明、文徵明等,他們的書法有崇尚宋人重意韻的傾向。

吳門書家們的關係極為特殊,他們形成了一個以姻親師生為基礎的集團陣容,使吳門書法以群體的力量大顯於世,成為明代書法發展史上一大景觀。

沈周行書千人石夜遊詩卷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長洲( 今江蘇蘇州)人。工詩善畫,是「吳門畫派」的創始人。一生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作。學識淵博,富於收藏,交遊甚廣,極受眾望。

明 沈周 行書千人石夜遊詩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千人石夜遊圖卷》前部為淺絳畫千人石景物,後有作者題千人石夜遊長詩,及沈周、楊循吉題寫唱和詩五段,最後有沈氏弘治癸丑(1493) 一跋。沈周晚年對黃庭堅崇尚備至,此幅書法筆勢勁爽,結構跌宕開闔,中宮收緊而撇捺開張,正是這一時期沈周書風的寫照。

沈周書法不受「台閣體」左右,其書取黃庭堅之中鋒勁健,與畫山水所追求的錐畫沙筆法相結合,成就斐然,開明代習黃書之先河。《續書史會要》贊之曰:「書法涪翁(黃庭堅),遒勁奇倔」,「外標朗潤,內蘊精明」。沈周以布衣職業書畫家而見重於世,由此可知其於書畫研究之深。

祝允明草書後赤壁賦殘卷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弘治五年(1492) 舉人,官至應天府通判,後歸去。其才氣橫溢,天資超越,詩文皆佳。是徐有貞的外孫,李應禎之婿。

明 祝允明 草書後赤壁賦殘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幅草書「風骨爛漫,天真縱逸」,得力於張旭、懷素狂草,亦受黃庭堅影響頗深。其草書筆法精熟,氣勢豪放,恣肆縱橫,墨氣淋漓。

祝允明「早年楷筆精謹,實師婦翁,而草法奔放出於外大父」,但並未此所囿。這幅楷書作品作於祝氏五十四歲,其楷法主要得力於鍾繇、王羲之,用筆渾厚,形態略扁。

王穉登行書韓愈詩卷

王穉登(1535—1612),字百穀,先世江陰人,移居長洲( 今江蘇蘇州)。二十歲時結識文徵明,並成為文氏的最小弟子。其書法遠從歐陽詢、李邕得徑,近則取法文徵明、周天球等,世稱吳門派之殿軍。

明 王穉登 行書韓愈詩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書法用筆偏瘦而結字偏長,有遒勁之態,然其未出文門藩籬,如詹景鳳言:「百穀晚出,然公瑕穩於結體,百穀苑於取態。籍令造極,並庶能品之中,然大致徵仲門廡耳。」

唐寅行書沈周落花詩卷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二十九歲得鄉試解元,翌年春闈,因科場舞弊案驚動天子,被株連入獄,吳寬等竭力援救,致使貶為吏,後遂絕意仕途。

明 唐寅 行書沈周落花詩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寅性格狂傲不群,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其書畫成就皆高。王世貞《藝苑卮言》謂其:「伯虎書入吳興( 趙孟頫) 堂廡,差薄弱耳。」此幅唐氏作品,得趙孟頫書法之秀媚,如簪花少女,與其畫相得益彰,活脫生動瀟洒流美。

三、華亭書法

上海古稱華亭,在明代與吳門成為兩大書法重鎮。華亭地區書法名家眾多,永樂時期的「二沈」,後有「二錢」( 錢溥、錢愽)、「金氏父子」( 金鉉、金純) 等繼承其緒。嘉靖時,陸深、張電的書法備受皇帝喜愛,推崇備至,無以復加,成為台閣體的又一高峰。

明末華亭書法蔚為可觀。莫如忠、莫雲卿父子之書為時人所重。名士陳繼儒著述等身,其書法造詣匪淺,成為華亭書法之後勁。董其昌為殿軍人物,他的出現為華亭書法增加了一道明亮的光環。

莫是龍臨雜帖卷

莫是龍(1537—1587),初名是龍,後得米芾「雲卿」二字,便以為字,後以字行,華亭人。莫如忠長子。十四歲補郡博士弟子員,人稱「神童」。不喜科舉業,而攻古文辭,詩書畫皆精通。

明 莫是龍 臨雜帖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由三段作品綴合而成,為莫氏臨寫之作,每段尾書作者題識。第一段書於萬曆十一年(1583) 臨鍾繇、王羲之諸帖;第二段為臨王獻之奏稿及《衛軍帖》一通;第三段是在隆慶六年(1572) 小楷臨魏晉至唐人名家文藝評論。此卷雖自雲臨寫,然前後十餘帖的面目均無大差別,此亦師意取神,不規於形似的摹古。

莫是龍書法得其父指授,行草宗「二王」與米芾,偶參蘇、黃筆意。此卷行書豪逸有態,字裡行間有真率之意,甚為可貴。王世貞《藝苑卮言》云:「是龍小楷精工,過於婉媚,行草豪逸有態。」偶作狂草,師黃山谷而多出側鋒,任筆為形,志在適情足意。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卷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華亭人。萬曆十七年(1589) 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傅,謚文敏。書法初以顏真卿《多寶塔》用功習書,後遊學於莫如忠門下學文習字。

明 董其昌 楷書自誥身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這對於被封贈者是無上的榮耀,因此,對這一內容,董其昌曾經書寫多次。他的後代也曾將誥命刻石,冀傳久遠。

此卷書於董其昌四十二歲,書法根基於顏體,通篇下筆恭謹,一絲不苟,中規入矩,結體端莊,章法嚴整,充分體現了董其昌書寫時的心境。全卷書法無一破體,神完氣足,既存顏之形貌,又具顏之神韻。行筆運腕,點劃之間,又孕含董氏自家書法風範。

董其昌行書東方朔答客難並自書詩卷

明 董其昌 行書東方朔答客難並自書詩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書於1628 年,董氏七十三歲。原為冊頁,後改裝成卷。本卷用宣德箋紙,烏絲欄行書漢東方朔《答客難》全文,另紙行書自作五言古體詠梅詩一首。二書以新筆舊墨所作,用筆純熟,使轉靈活,有一瀉而下之勢。《答客問》字形稍扁闊,融合鍾、王及顏書筆意。《詠梅》詩筆致挺闊流利,取《聖教序》筆意較多。

四、晚明各家

明朝末年,社會的政治經濟都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這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明代一場書法變革由此拉開了序幕,一批有個性的書家一躍而出。

從張瑞圖到倪元璐,書法皆具個性。張瑞圖以隸法作草,雄強狂放;黃道周冷嚴方剛、峭厲險勁;倪元璐靈秀神妙、蕭逸渾深,都與明代中和美的社會主流書風拉開了距離。在這股變革潮流中,他們對傳統書法的形式有了重大的突破,八尺到丈二的作品在這些書家手中如雲煙變幻,如飛瀑傾瀉,氣勢之大,史無前例。

張瑞圖草書孟浩然詩軸

張瑞圖(1570—1644),字長公,號二水,晉江(今福建泉州)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 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後以禮部尚書入閣,晉建極殿大學士,加少師。崇禎三年(1630),因魏忠賢生祠碑文多其手書,被定為閹黨獲罪,罷歸。

明 張瑞圖 草書孟浩然詩 遼寧省博物館藏

張氏「書法奇逸,鍾、王之外,另闢蹊徑。」其行草書注重橫勢,結體扁平,用筆最明顯的特徵是以偏側之鋒大翻大折,因而突出了橫向的動態,一變歷代草書家以圓轉取縱勢的筆法,以方峻峭利取勝。在翻折中,尖刻的鋒穎與銳利的方折尤為突出,加之緊密至不透風的橫畫排列,形成了折帶搖蕩的鮮明節律。章法上疏空行距,壓緊字距,因而造成其完全不同前人的特殊風格。

行書參草書筆意,行筆左盤右旋,轉折處多用方筆。章法上字距緊湊,行距較寬。用筆側鋒居多,以側筆作書,鋒芒畢露。

五、清初書法

清初期,文人士大夫們與新政權逐漸採取合作態度,故明清之際的書法也呈現平穩過渡的態勢,其主要面目仍然是明代書風的延續。屬於晚明變革書風的王鐸、傅山等人的書法風格繼續發展完善。然而這種生機勃勃、富有衝擊力的書法與清初政權的政治需要不相協調,因此到康熙以後便很快消失了。

康熙帝喜好書,酷愛董其昌,上行下效,遂使董書繁盛。此外,大批董氏書風的直接或間接傳人所形成的民間基礎也對董書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王鐸草書軸

王鐸作此軸時五十九歲,他對草書用力甚勤,開亂頭粗服之大寫意一派。其草書帶有濃厚的圖案美和感情宣洩色彩。不管是六尺長條,還是數米長卷,往往狂風驟雨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氣勢宏偉奪人心魄,有落筆泣鬼神之效。評者以為,「自宋之魯直( 黃庭堅) 而後五百年間,無出其右者。」

清 王鐸 草書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河南孟津人。三十歲中舉,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經筳講官等職。明亡後,馬士英等建立南明朝廷,王鐸被授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太子少保等。降清後授官禮部左侍郎、禮部尚書等職。

此幅為臨習之作,但字裡行間為己意,屬於遺貌取神者。王鐸的行書取法「二王」、米芾,中鋒用筆暗合古法,功力之深罕有及者。晚年行書略變,線條枯勁蒼茫,意趣大生。由於喜作長幅大軸,所以在章法上獨有所得。字形以斜為正,左右擺動,上承下接,跌宕起伏,動人心魄。此幅以草法作行書,一氣呵成,龍飛鳳舞,滿紙煙雲,令人眼花繚亂。有的地方水墨交融,湮成一團,精心分置,章法安排別出心裁。

傅山行書浦台詩軸

傅山(1607—1684),字青主,號石道人等,陽曲( 今山西太原)人。自幼聰穎,博聞強識。明亡後,傅山因從事反清活動被捕入獄,經友人多方營救才得以生還。康熙十八年(1679),清朝開博學鴻詞科。傅山也被當地官員舉薦,但他堅持不赴。此後,傅山回到山西埋首著述,潛心學術研究和書畫創作。

清 傅山 行書浦台詩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件立軸通篇一氣呵成,氣勢磅礴,剛勁瀟洒。其筆畫長槍大戟,筆勢連綿飛動,具有張旭、懷素書法風姿,獨具匠心。以草寫行的方法,體現了傅山高度的藝術造詣。此幅當為其晚年書法精品。

傅山的書法實踐以狂放的草書為最高成就,他同那個時代的多數書家一樣,對《淳化閣帖》之類的刻帖下過臨摹功夫,然而最終還是以抒發個人性情的表現風格為歸宿。其草書恣意揮灑,氣勢澎湃,從點畫形態到章法布局,都不受任何成法制約,大筆濃墨,縱橫牽繞。在迅疾飛舞的線條中,處處表現出隨機應變的創造慾望和顛狂不羈的人格力量。

六、帖學高峰

乾嘉兩朝,是清代帖學書法的鼎盛時期。從張照開始,帖學書家們擺脫了由明朝末年一直延續到康熙末年的崇董書風,他們一方面擴大了取法範圍,使清代的帖學書法呈現出繁榮和豐富的局面;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發揮,也使帖學書法的技法和審美取向獲得了突破和拓展。其中劉墉的醇古寧靜、梁同書的圓潤瀟洒、王文治的俏麗翩躚、鄭燮的古拙奇特、翁方綱的嚴謹平和等,都以各自的獨特魅力在這一時期的書壇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共同促成了清代帖學書法的高峰。

鄭燮行書詩軸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雍正十年(1732) 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 成進士,十一年(1746) 調濰縣縣令,十七年(1752) 冬天因得罪上司而被罷官。此後以鬻書畫為生。

清 鄭燮 行書詩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鄭板橋罷官後為了適應書畫市場,鄭氏對其書法面目進行改革,「創為真、隸相參之法,而雜以行草」,謂「六分半書」。其字點畫敦厚粗壯多承蘇軾之貌,尤其是點、橫喜用頓筆,轉折處以偃筆翻過,純是蘇法;撇、捺及長橫斜昂取勢,間有提按顫抖,沉著中時見飄飄欲飛之趣,學黃庭堅而善化用;至於隸書的融入,字形方扁和橫筆、捺腳多有波磔挑剔以外,許多字的結構都採用篆隸寫法,以顯古拙不俗。在章法布局上,更是充分誇張字形的形態和重心變化,體現出繪畫般的輕重、疏密等對比效果,雖是信筆揮灑,隨機應變,看上去卻天花亂墜,落落自然。

鄭燮書此詩軸時六十四歲。其書法行楷中參以隸書筆意,結體運筆頗得山谷(黃庭堅)欹側之勢,為典型的「六分半」書。

劉墉行書節書蘇軾遠景樓記軸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 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學政、江蘇學政、翼寧道台,以失察革職發往軍台。釋還後授江寧( 南京) 知府,授內閣學士,值文淵閣。嘉慶帝即位後任體仁閣大學士、提領文淵閣事。

清 劉墉 行書節書蘇軾遠景樓記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幅為劉墉七十五歲時作品,此時其書法已融入諸家之長,獨具面目。章法疏朗規整,用墨厚重,筆勢雄渾,筆畫粗細隨宜,相互交遞,豐腴中骨骼分明,柔和中剛勁自出,「綿里包鐵」,庶幾近之。

劉墉書法從趙孟頫入手,早歲所作書法「珠圓玉潤,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後,出入各家,臨帖不求形似,意在己意與古人精神相契合,故能脫盡前人窠臼,自成一家面目。其字點畫豐腴渾厚,結字率意鬆散,墨色濃淡相間,有雍容靜謐的美感。劉墉的書法初看似乎有些拙笨軟弱,全無法度,但仔細品味,則可知其點畫轉折全從古人法帖而來,且能舉重若輕,轉化妙用而不留痕迹。豐腴肥厚中藏遒媚之趣,平淡舒緩外露雍容之相。劉墉以善書聞名海內,其書法在廣泛學習古代名家的基礎上,風格獨樹,享譽當時,沾溉身後,實為清代帖學書法開闢了一種新的境界。

王文治行書游春詞軸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 探花,乾隆二十八年(1763) 授翰林院侍讀,並充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二年(1767) 罷官歸里。

清 王文治 行書游春詞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夢樓早年習書從鄉前輩笪重光入手,後服膺董其昌。他的楷書師從褚遂良,行草書則學《蘭亭序帖》和《聖教序》。中年以後潛心禪理,對於有關佛經的書法尤其用心關注。他曾收得張即之的寫經墨跡,臨摹學習。從王文治傳世書法來看,其飄逸婉柔的點畫和嫵媚勻凈的結體,的確透露出與笪重光、董其昌二人書法的傳承關係,而線條的扁薄,更是浸染於笪氏書法的結果。他喜用長鋒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這與他的天然秀逸的書風有表裡相成之妙,故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評:「國朝劉石庵相國( 劉墉) 專講魄力,夢樓太守( 王文治) 則專取風神,故世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

七、碑學代表人物書法

清代晚期,碑學書法及理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阮元在嘉慶年間撰成的《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中提倡北朝碑版石刻,其後包世臣更是將阮元的碑學主張發揚、完善,並使之深入人心。康有為所作《廣藝舟雙楫》系統、完整的總結碑學,影響深遠。在這些崇尚北碑的書家及理論家中,很多人的書法面貌和他們的書學理論是不相一致的。阮元、包世臣等書法取法仍在帖學範疇,甚至自稱「於北碑無不習」的何紹基一生臨摹北碑也唯有《張黑女墓誌》,學書僅取此碑「篆分遺意」而已。故在碑派書法發展早期,書家雖崇尚北碑,但其書法實踐、審美標準並未完全脫離傳統帖學。直至趙之謙、康有為才將碑派書法的理論和實踐結合一致。

包世臣臨王羲之帖軸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號倦翁,安徽涇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舉人,多次應試會試不第,遂以幕僚身份活動於南北各地。晚年居南京,以著述為事。

包氏論書尊崇北碑,詳細論證北朝書法的淵源來歷,並提出「五指齊力」「筆毫平鋪」「用逆用曲」「中實氣滿」等技法要求,使碑學書法在創作技法和審美標準上突破了帖學的法則,碑學主張進一步具體化和豐滿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清 包世臣 臨王羲之帖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屏為包世臣六十七歲時所書,通篇書法骨力豐厚,多用顏法。其結字緊密,又得蘇東坡書法風韻。雖名為臨習之作,仍時而流露己意,乃包氏晚年佳作,其書法面貌仍未出帖學範疇。

作此軸時包世臣七十六歲(1850),其學書從俗學「館閣體」入手,後學蘇軾及《蘭亭序》等刻帖。此幅便是包氏晚年臨習王羲之書作,其雖臨習甚勤,但終未有成。又攻北碑,其行草書下筆多用側鋒,字形欹側取勢,個人特點十分鮮明,但其書寫過程過於追求「逆入平出」「萬毫齊力」一類的技術要領,加上行筆遲緩,使其作品顯得虛弱和鬆散,氣勢不足。

何紹基楷書潔園論屏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咸豐初簡四川學政,曾典福建等鄉試。為官僅兩年,次年因條陳時務得罪權貴,被斥為「肆意妄言」,受讒言所害,降官調職。遂辭去官職,後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出入於阮元、程恩澤之門,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

清 何紹基 楷書潔園論屏選三 遼寧省博物館藏

作此屏時何紹基六十七歲(1865),其晚年目力不佳,且右臂有疾。何氏能以衰目病手來寫此六屏小楷,只因所贈之人的特殊身份。丁雨生乃丁日昌,蝯叟晚年與其交往密切,十分欣賞他。時丁氏新築潔園,故何紹基書此記以茲慶賀。此幅書法多呈現沉重肅穆、大氣雄健之氣韻,與顏楷相通。用筆沉著,多中鋒行筆,線條圓潤遒健,有篆籀之氣。有顫筆現象,病腕難以控筆。此作雖為知己精心之作,但也時有怯弱筆畫。紹基晚年體力不支,其書法時有心手不應的現象出現。

康有為行書軸

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授工部主事。康有為少年讀書時即不好八股文,故屢試不中。政治上主張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晚年定居青島並逝世於此。

清 康有為 行書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康有為在政治上失敗後,經友人沈曾植等勸諫,潛心研究金石與書法,著成《廣藝舟雙楫》。此書是清代唯一一部以碑學觀點為指導思想,對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論述的書法理論著作。在短短的七年時間就先後印刷了十八次,對清末民初書壇上碑派書法的繁榮鼎盛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此對聯是康有為五十八歲所作,屬於其晚年作品。此時期康氏書法以北碑面貌出現,其下筆果斷堅決,轉折以圓轉為主,氣勢開張、渾穆大氣。

八、篆隸復古

隨著清代金石學的興起,大量新出土的三代漢魏六朝金石碑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在學者和書家的共同努力下,篆隸復興、變法出新的序幕也逐漸拉開。

清代研習隸書的書家有兩種取向:第一種以朱彝尊、錢大昕、翁方綱等為代表,他們對隸書的學習大都建立在學術基礎之上,書風以古雅為宗;第二種以金農、伊秉綬等為代表,以各自聰穎敏銳和傲岸孤峭的天資性情,在隸書實踐上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獨特風格面貌。雖博得時譽,但均遠離古法。

清代篆書的復興晚於隸書,但一直處於嚴謹的學術規範之中。王澍、錢坫、洪亮吉等人的篆書勻凈整飭,篆法妥當而有來歷。鄧石如以秦篆為根底,影響著晚清吳熙載、趙之謙等人,他們以新巧而著稱於世,使得清代篆書形成「楚調自歌,不謬風雅」的新局面。

鄧石如隸書屏

鄧石如(1743—1805),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安徽懷寧人。一生布衣,以鬻書刻印自給。鄧石如最初受其父影響學習刻印並學寫篆書,因未通小學,不諳六書,多以己意為之。後經梁巘介紹在南京梅鏐家學習,飽覽古代石刻拓本,其篆隸書法才走上正軌。

清 鄧石如隸書屏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作此屏時鄧氏六十三歲,其隸書用筆鋪毫直行,裹鋒而轉,遒勁爽利。結字重心上移,下部舒展,既嚴密緊結又不落方板。其書法通篇氣勢開張縱逸,豪邁洒脫,成為繼金農以後又一位能夠出入漢碑、自立門戶的成功者。其對篆書的學習,縱臨秦漢以來各家之作,尤其得力於漢碑。其從漢碑額篆書中吸取了婉轉飄動的意趣,又稍稍以隸書筆意滲入其中,字形方圓互用,姿態新穎,用筆靈活穩健,骨力堅韌,一掃當時呆板纖弱、單調雷同的積習。

九、皇族書法

清代帝王為鞏固政權重視漢文化的學習,特別看重書法在中原傳統文化中的標誌性地位,重視皇子書法教育,成為皇子能力的重要評價標準。書法成為帝王家學,皇族以展示書藝為榮,故清代皇室成員善書者眾多。

皇族擁有特殊的身份及影響力,他們的書法和審美標準左右著當時朝野的書法取法及面貌。康熙帝推崇董其昌書法,康熙一朝皆為董書風貌。乾隆帝轉向趙孟頫,世人又皆學趙書。皇族成員雖沒有帝王影響之巨,但在一定範圍內仍引領著書壇的發展方向。如成親王永瑆親自指點何紹基的父親何凌漢書法,借帖令習歐體,於是何氏一門皆學歐陽詢。所以皇族的書法及審美對清代書法藝術發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玄燁臨董其昌天馬賦卷

聖祖玄燁(1654—1722),順治帝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年號康熙,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從小接受漢人文化教育,在位期間,重視文化建設,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

清 玄燁臨董其昌天馬賦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康熙喜愛書法,曾以擅長書法、專學董其昌的沈荃為師,受其影響,亦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故康熙一朝大臣中擅長書法者,尤其是模仿董其昌書風者,多受到皇帝寵愛和重用。此卷臨習之作,雖康熙一生鍾情董書,但其書法筆力柔弱,只得董其昌之形,未得神髓矣。

清胤禛行書御制序冊

世宗胤禛(1678—1735), 康熙帝第四子, 在位十三年(1723—1735),年號雍正,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立中體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經過眾多兄弟激烈的競爭後取得了皇位,經過他勤政務實的十三年統治,才有了「康乾盛世」。

清 胤禛 行書御制序冊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書此冊時雍正五十六歲。雍正書法最初是模仿康熙,受到其父的認可和欣賞,而且水平並不下於乃父,故經常為之代筆。雍正的書法進入成熟大致在康熙五十年左右,其一改早年的循規守矩,筆墨皆放意而為,作品內容和書體多自出己意。此冊書法行筆流暢,骨格清秀,娟美洒脫,為其晚年的經意之作。

清弘曆行書四得續論卷

高宗弘曆(1711—1799),號長春居士、古稀老人、十全老人等,在位六十年(1736—1795),年號乾隆,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弘曆幼年頗得其祖父玄燁的喜愛,並一直受到良好的文化藝術教育。

清 弘曆 行書四得續論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作於乾隆五十五年,時作者八十歲。此卷為泥金書,書法根基趙孟頫,點畫圓潤均勻,結體婉轉流暢,「惟千字一律,略無變化,雖饒承屏之象,終少雄武之風。」但乾隆喜好書法,在其影響下,「香光( 董其昌) 告退,子昂( 趙孟頫) 代起,趙書又大為世貴。」

顒琰楷書大暑日感賦詩卷

仁宗顒琰(1760—1820),原名永琰,清高宗弘曆第十五子,在位二十四年(1796—1820),年號「嘉慶」,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清 顒琰 楷書大暑日感賦詩卷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作此書時顒琰四十一歲。他的書法字如其人,謹慎規整,缺少個性。其楷書受過嚴格訓練,取法歐陽詢及乾隆帝,字體修長,筆畫端正。其行書亦受其父影響頗多,書風秀美工整。此卷楷書用筆圓轉遒勁,點畫精到,有趙、董書法風格,柔美端莊,蕭散簡淡。

(本文作者任職於遼寧省博物館)

(選自《藝術品》2019-01 總第8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敦煌寫經生遺迹,令人折服!
唐代文學中的長安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