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走路不到500米腿疼難忍,怪病原來是椎管狹窄!(原創)

走路不到500米腿疼難忍,怪病原來是椎管狹窄!(原創)

劉阿姨是一位人民教師,前年光榮退休。退休後劉阿姨終於有時間去遊山玩水,可是最近總感覺兩條腿乏力,走路走不遠。以為是關節炎,可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不理想。到最近,癥狀越來越嚴重了,就是去趟離家不遠的菜市場中間都要坐下來休息幾次,休息幾分鐘腿疼又減輕了,可再走一段路又疼得走不了,大概不超過500米。這是什麼疾病,竟如此奇怪?帶著疑問和忐忑,劉阿姨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脊柱病區孫嗣國主任門診就診,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查體再結合相關影像學檢查資料,最終確診為腰椎管狹窄。

走路不到500米腿疼難忍,怪病原來是椎管狹窄!(原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腰椎管狹窄——老年人腰腿痛常見原因之一

腰椎管狹窄症,顧名思義,指的是腰椎椎管變小、空間狹窄而導致馬尾神經或腰骶椎的神經根受壓,出現下肢疼痛、難以連續走路或大小便功能障礙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組成腰椎椎管壁的結構發生退變、增生,如腰椎間盤突出、小關節突和韌帶增生、腰椎滑脫、椎體後方骨贅形成等,造成椎管變得狹小,神經受壓而產生腰腿痛癥狀。最容易發生在腰椎的第4和第5節。

走路不到500米腿疼難忍,怪病原來是椎管狹窄!(原創)

間歇性跛行——腰椎管狹窄典型癥狀

腰椎管狹窄典型的表現是「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路(數十米或數百米)後,腿部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出現腿部酸脹、麻木、無力,需坐下或蹲下休息片刻,癥狀才能逐漸緩解,方可繼續行走。但再次行走一段距離後,上述癥狀又重複出現。嚴重者甚至連直立都有困難,必須彎腰弓背。

注意:這種休息情況下的癥狀緩解並不代表病情緩解!

走路寸步難行,騎車為何沒事?

有不少腰椎管狹窄症患者有這樣的經驗:騎自行車時腰和腿都不痛,可以騎行很長的距離,走路卻是寸步難行,走不了多遠。這是因為椎管在彎曲時容積較挺直時大,騎車時腰椎是彎曲的,行走時腰部是挺直的;所以彎腰騎車時神經受壓緩解,腰腿痛的癥狀減輕甚至消失,而挺直腰走路時椎管管徑變小,神經容易受壓,腰腿痛癥狀加重,導致走路困難。

走路不到500米腿疼難忍,怪病原來是椎管狹窄!(原創)

出現間歇性跛行的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不手術可以嗎?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脊柱病區孫嗣國主任解釋:現在的循證醫學、大量的文獻證明: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保守治療效果不好,絕大多數已經發現有明顯的間歇性跛行的病人,最終還是要選擇手術治療。什麼情況下做手術就需要醫生和病人做具體的溝通,因為每個人的病情都不一樣,也不一定發現了就一定要做手術,但總的來說,越早做手術越簡單,手術風險越小。早到什麼程度呢?每個人的都不一樣,但有的人可能耐受程度比較好,麻著、疼著就這樣忍了,不影響生活、工作,也可以不做手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腰小講堂 的精彩文章:

莫盲目跟風:小伙挑戰「踢瓶蓋」,腰部急性扭傷入院(原創)
倒走健身跌入池塘,腰椎間盤突出症倒走是利還是弊?(原創)

TAG:頸腰小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