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十位夜叉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

十位夜叉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

卷第三丨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複次,毗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

再將前邊的道理說一次。這位毗沙門夜叉王(夜叉譯為輕捷,行動很迅速,其性非常暴惡),他得到的境界,能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而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救護。如有惡眾生,令他改惡向善,悔過自新。他說法的音聲很微妙,令聞者得到自在。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夜叉有三種:天行、空行、地行,食噉生類。夜叉和羅剎是厲鬼,羅剎女美麗而媚人,定力不夠的男人,就受其害,作為他們的食物。今講一個公案,作為借鏡。

在印度東南有一島國,名叫師子國(錫蘭),全國信仰小乘佛法。古時印度國,有五個商人,到海中尋寶,其船被黑風吹到羅剎鬼國。該國的女王看中其中一個商人,名叫師子,想和他結婚,但是這位商人有慧根,不被美色所迷,在菩薩安排之下,乃逃回本國(南印度)。其他四個商人,都和羅剎女結了婚,因為貪愛女色,忘了自己的家鄉,後來,都被羅剎女所食。

師子商人回國之後,這個羅剎女也來了。她請國王評理,說師子商人拋棄她,請國王命令師子商人回到她的身邊。這位國王,也是好色之徒,見羅剎女貌美而動了淫慾之心,於是決定和她結婚,師子商人警告國王說:「此女是鬼,貌美心惡,吃人為生,不可接近!」但國王為色所迷,不聽勸告,乃舉行婚禮,當天晚上就被羅剎女吃掉。這是貪女色的下場。

第二天,大臣知道國王被鬼吃掉,乃擁護師子商人為國王,並派兵將羅剎國滅亡。改國名為師子國(今之錫蘭),命令全國都要信仰佛教,定為國教,即為南傳佛教的基地。這個故事,是警惕貪色之人,切勿為了好色而喪命。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

這位自在音夜叉王,他說法的音聲,能令一般眾生得到解脫。他又能普遍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什麼根性?就用什麼方便法門來救護,令得到安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嚴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

這位嚴持器仗夜叉王,他能用金錢或物質來救濟貧苦的眾生,這叫財施。他又以智慧和知識來幫助一切眾生,這叫法施。他又能用力量或技能來消除一切眾生的困苦艱難,這叫無畏施。他常常有這三種布施心。

這位夜叉王,他能救護甚羸惡的眾生。羸是瘦的意思。這些又窮又瘦又造惡業的眾生,需要人來幫助,所以他專門幫助這一類的眾生,令他們改惡向善、返迷歸覺。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聖功德海解脫門。】

這位大智慧夜叉王,他有大智慧,能管理不守規矩的夜叉鬼。這些夜叉鬼,因為有點神通,常常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不是打妄語,就是欺騙人。這位夜叉王能恆順眾生,對眾生說法,令眾生得安樂,令眾生稱揚讚歎一切諸佛、菩薩、緣覺、聲聞等聖人所修行的功德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燄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

這位燄眼主夜叉王,他能普遍地觀察一切眾生的心,一切眾生的身,一切眾生的性。因他用大悲智來觀察,所以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金剛眼夜叉王,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

這位金剛眼夜叉王,他的眼睛常常放出金剛之光,普照一切眾生,又能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利益眾生,來安樂眾生,令所有的眾生都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安寧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

這位勇健臂夜叉王,他的身體強健,而又勇猛。他能明白諸法的大道理,又能深入經藏,得到的智慧如海。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於道無空過者解脫門。】

這位勇敵大軍夜叉王,他非常勇敢,一人能抵擋萬軍大敵。所以他能保護一切眾生的安全。他又能令有邪知邪見思想的眾生,安住於正道,思惟妙法,不至於把時間空過,時時刻刻都在正道上走,不入旁門左道去學習荒唐的邪法。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富財夜叉王,得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恆受快樂解脫門。】

這位富財夜叉王,他的財產很豐富。雖然財產很多,可是不吝嗇,常行布施,而救濟無依無靠貧窮的眾生。不像一般守財奴,不肯救濟,沒有同情心,沒有憐愍心。要知道金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謂「為善最樂」,你要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慈善事業,你心中的快樂是無法可說出來的。不妨試試看,助人為快樂之本。

這位夜叉王,他能令眾生都得到福德聚,都得到無邊的快樂。他證得這種解脫門。

現在講個惜財不惜福的吝嗇富翁的故事。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在舍衛城有個守財奴,名叫盧至。他不但對別人吝嗇,就是對自己的妻子也吝嗇。有一天,心血來潮,自己要享受一番,特去買了兩個燒餅。心中在想,不能拿回家中去吃,因為太太和兒子見到,一定要分吃。於是便到林中獨自享受一番。林中的鳥看人來而飛起,他便認為鳥來分食,於是走到河邊去獨自享受。不料河邊的老鼠受了驚,便亂跑亂叫。他又認為老鼠要來分食,因為深恐怕別人來分食,就囫圇吞食。這是吝嗇的表現。

此時,帝釋天看這個人很愚痴,生出可憐心,設法改變他的思想,帝釋乃變化成盧至的樣子,到盧至家中,對盧至的太太說:「我從前對你們很吝嗇,現在我想通了,我覺悟了。人有錢就要做有意義的事,否則,就對不起錢。我們今天要吃好菜喝好酒。」真的盧至,在河邊吞下兩個燒餅之後,洋洋得意地回到家中。踏進家門,一見這種情形,大吃了一驚!於是真假盧至大吵起來,各說各的理,無法解決,家人也莫名其妙,不知誰是誰非,於是一起吵到佛所。佛對帝釋天說:「這個人慳貪過度,不肯做功德事,不久即墮地獄。不管你怎樣苦口婆心來勸說,他也不會聽教化,你又何必白費心機?他是吝嗇成性的人。」凡是愛財如命一毛不拔的人,皆要反省,多做點有益社會的事,要做大慈善家。

【力壞高山夜叉王,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這位力壞高山夜叉王,他的力量很大,能把高山推倒,乃是蒙佛的力量所加被。他能隨順眾生,憶念過去的事情,而生出佛力的智慧光明。他得這種解脫門。

【爾時,多聞大夜叉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這位多聞大夜叉王(夜叉屬於北方多聞天王所管轄),他承仗諸佛大威德神力所加被,能普遍觀察一切夜叉眾生的因緣,而說出這種頌言,來讚歎佛的功德。

眾生罪惡深可怖 於百千劫不見佛

漂流生死受眾苦 為救是等佛興世

「眾生罪惡深可怖」:眾生因為造的業太多,所以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就在生死海中漂流,受種種的果報。佛想要救眾生出苦海,乃出現於世。眾生因為有無明,就起惑、造業,而受報。眾生的罪業大多而深,是很可怕的,是很怖畏的。

「於百千劫不見佛」:眾生的罪業太重太深的關係,所以不能見到佛,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現在我們很幸運,世上不容易遇到的事情,都遇到了。也見佛、也聞法、也睹僧。這是前生所種的善根所感的原因。

「漂流生死受眾苦」:沒有見到佛,沒有聞到法,沒有睹到僧,這些眾生,都漂流在生死海中,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有時為天人,有時為修羅,有時做人乃至墮地獄──要受種種的苦。

「為救是等佛興世」:為救這一類眾生離苦得樂,佛才出興於世。

如來救護諸世間 悉現一切眾生前

息彼畏塗輪轉苦 如是法門音王入

「如來救護諸世間」:佛出現於世,是為救護世間一切眾生。在《妙法蓮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因緣?就是生死大事。

「悉現一切眾生前」:佛如空中月。你看見月光在你的頭上,我也看見月光在我的頭上。不論走千里或萬里,月光都在自己的頭上。佛也是這樣,所以說佛都現在眾生的面前。

「息彼畏塗輪轉苦」:佛為什麼要現在眾生面前?因為要停止六道輪迴之苦。信佛法、解佛法、行佛法、證佛法──若能這樣按部就班去修行,一定能出三界,證得涅槃果位。

「如是法門音王入」:像這樣的解脫門,是自在音夜叉王他所悟解的道理。

眾生惡業為重障 佛示妙理令開解

譬以明燈照世間 此法嚴仗能觀見

「眾生惡業為重障」:眾生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不成佛?因為業障太重太深的關係。業障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身口意三業來的。身有三惡業,就是殺、盜、淫。口有四惡業,就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有三惡業,就是貪、瞋、痴。

殺:就是殺生,殺害眾生的生命,造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壽命極短而夭亡。

盜:就是偷盜,未經許可,擅自去取人家的東西,造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恆遭窮貧而艱難。

淫:就是邪淫,即是夫妻之外不正當的性行為,造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女不貞妻不潔。

妄言:就是說謊話,無中生有,這樣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便遭人誹謗或所誑。

綺語:就是骯髒話,談男女不正當之事,引人起非非之想,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便會言語不清或做啞巴。

惡口:就是罵人,或者用巧妙的方法來罵人,令人不能回罵,這樣便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一生會多遭諍訟之事。

兩舌:就是搬弄是非。蜚短流長,這樣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便會眷屬乖離而招是非。

貪:就是慳貪,貪而無厭,越多越好,絕對不布施,絕對不做利益人的事,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心常不知足,得寸進尺。

瞋:就是瞋恚,愛發脾氣,瞋恨於人,看所有的人都不對,如是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常被人所惱害。

痴:就是愚痴,不明是非,以假認真,常做些顛倒糊塗事,種三惡道之罪。如得生為人,其心諂曲而不直。

「佛示妙理令開解」:眾生因為有這十種惡業,而在生死海中漂來漂去,不能到達彼岸。佛以慈悲為懷,方便為本,而示現妙不可言的道理。這種妙理是對治一切惡業的方法,令一切眾生都能開悟了解。

「譬以明燈照世間」:這種妙理的方法,好像明燈一樣,能把黑暗的地方照成為光明。佛出現於世,好像太陽一樣,把世間的黑暗照破了。

「此法嚴仗能觀見」:這種法門是嚴持器杖夜叉王他能觀察到的,他明白這種境界。

佛昔劫海修諸行 稱讚十方一切佛

故有高遠大名聞 此智慧王之所了

「佛昔劫海修諸行」:釋迦牟尼佛在往昔無量劫中修習六度萬行。六度里,以布施度慳貪,持戒度犯戒,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萬行:就是一切一切利益眾生的行門。

「稱讚十方一切佛」:佛在往昔修諸行時,稱揚讚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用種種偈頌來讚歎諸佛,用種種歌曲來讚歎諸佛。

「故有高遠大名聞」:因為佛讚歎十方一切諸佛,稱揚十方一切諸佛的名號,所以佛本身也有遠大名聞。高至諸天,都聞到佛的名字;遠至盡虛空遍法界,都聞見佛的名字。

「此智慧王之所了」:這種境界,是大智慧夜叉王所能明了的。

智慧如空無有邊 法身廣大不思議

是故十方皆出現 燄目於此能觀察

「智慧如空無有邊」:智慧是什麼形相呢?智慧是沒有形相,猶如虛空一樣。虛空是沒有邊際的,所以智慧也是沒有邊際。

「法身廣大不思議」:佛的法身是廣大無邊,是不可思議,和虛空一樣。是無法可測量,虛空究竟有多大。

「是故十方皆出現」:因為佛身廣大無邊,所以在十方世界都有佛的法身出現。佛的法身是無在無不在。

「燄目於此能觀察」:這位燄目夜叉王,對於這種道理,能深深的觀察。

一切趣中演妙音 說法利益諸群生

其聲所暨眾苦滅 入此方便金剛眼

「一切趣中演妙音」:佛在六道中演說微妙的法音。一切眾生聞到這種演說的妙音,就能得到利益。

「說法利益諸群生」:佛是隨機說法,令所有的眾生,都得到利益。什麼利益呢?離開三界六道之苦,得到涅槃的常樂。

「其聲所暨眾苦滅」:佛說法的妙音,所到的地方,眾生的苦都消滅了,換言之,聞到佛的音聲,就得度了。

「入此方便金剛眼」:這位金剛眼夜叉王,他能入這種方便解脫門。

一切甚深廣大義 如來一句能演說

如是教理等世間 勇健慧王之所悟

「一切甚深廣大義」:法有無量無邊的義理,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法,是至高無上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再沒有比它更微妙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法,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遇到,絕不是很容易就能遇到。好像在西方國家,這麼多年來,就沒有人能真正聞到佛法,見過佛、見過僧,現在才開始。所以說很長的時間都不容易遇到。「我今見聞得受持」,現在,我們已經見到佛法,聞到佛法,得以受持,真是幸運者!前生種下善根,今生才能得受持,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要禮敬三寶,要供養三寶。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三藏(經、律、論)十二部(長行、重頌、孤起、譬喩、因緣、自說、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這義理極廣大盡精微,是妙不可言的。我們要了解如來的真正實在的道理。

「如來一句能演說」:佛能在一句法中,就把一切法說完了。又可以在一句法中,說出一切廣大甚深義。這個意思,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也就是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的道理。

「如是教理等世間」:在前邊所說的甚深廣大義,佛一句就能說完了。這種教義,普遍充滿世間,所以佛教的教義是圓融無礙的。不分種族、國籍,所有人都是佛教徒。你信佛也是佛教徒,你不信佛也是佛教徒。為什麼?因為佛教是盡虛空遍法界,而所有眾生都具足佛性,都可以成佛。你現在不信佛,將來會信佛。將來不信佛,再來生會信佛。不但決定信佛,而且還能成佛。佛教的法門是包羅全體,沒有一個眾生能在佛教外邊,所以說教理等世間。

「勇健慧王之所悟」:這位勇健慧夜叉王,他能了悟這種道理,他明白這種解脫門。

一切眾生住邪道 佛示正道不思議

普使世間成法器 此勇敵軍能悟解

「一切眾生住邪道」:一切眾生就是胎、卵、濕、化等十二類。眾生的性情很奇怪。人對他說正道法,他懷疑而不信,若是對他說邪道法,他則信而不疑。因為正道法要守戒律,不可以有殺、盜、淫、妄、酒的行為。而邪道法不要守戒律,可以有殺、盜、淫、妄、酒的行為。所以眾生對正道不知是真是假,而起疑惑,對邪道信而為真,不起疑惑,故住在邪道中。

「佛示正道不思議」:佛想拯救不守規矩的眾生,就指示正道的境界,令眾生學習。什麼是正道的境界呢?就是皈依三寶(佛、法、僧),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能罪滅福生,能業盡情空。有這樣的好處。

「普使世間成法器」:法器就是載法之器。六祖大師就是成就法器,憨山大師也是成就法器。他們修得金剛不壞身,入滅後其肉體不爛不臭,成為肉身菩薩──這就是法器。

佛能令世間眾生都成法器,所謂「借假修真」,臭皮囊是暫時的房子。我們住在房子里修道。這是借假身(色身)修真身(法身)。不要把房子看得很重要,但是也不要故意去損壞它。如果有小毛病,也要修理一番。否則,無房可住,便無處可修。現在住在房子里的人,都有病了。有什麼病呢?有貪病、有瞋病、有痴病、有嫉妒病、有自私病。我們要請大醫王來治療,因為大醫王有特效藥,有藥到病除之神效。這特效藥叫什麼名字?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所以說佛法是萬靈丹。

「此勇敵軍能悟解」:勇敵大軍夜叉王,他能明了悟解這種道理。

世間所有眾福業 一切皆由佛光照

佛智慧海難測量 如是富財之解脫

「世間所有眾福業」:佛是從做善事而成就的。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萬古不變的定律。我們修道人,要以「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為座右銘。共勉之。

「一切皆由佛光照」:佛光普照就是賜福。福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由佛所加被,才有這樣的福業,這種的福報。所以說一切皆由佛光照。

「佛智慧海難測量」:佛的智慧,猶如大海。海是廣大無邊,難測難量,無法知道它的邊際有多大。

「如是富財之解脫」:像這樣的境界,就是富財夜叉王他所能得到的解脫門。

憶念往劫無央數 佛於是中修十力

能令諸力皆圓滿 此高幢王所了知

「憶念往劫無央數」:回憶想念過去諸佛所修行,是要經過無央數的劫。雖然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但是佛非常勇猛精進,沒有絲毫懈怠放逸,所以才有今日之成就。

「佛於是中修十力」:佛在無央數劫中,精修十種的智力: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

「能令諸力皆圓滿」:這十力能圓滿成就一切力量。

「此高幢王所了知」:這種境界,是高幢夜叉王,他所能了知,他所能明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12.佛住世的時候,出家人每天都要念這四句偈頌地藏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