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今天融了6個億的浪潮雲,離上市還有多遠?

今天融了6個億的浪潮雲,離上市還有多遠?

今日上午消息,浪潮雲宣布完成6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機構包括國務院所屬、財政部管理的投資機構,上海國資委所屬的地方國有投資機構,民生銀行、建設銀行背景的投資機構,以及地方省、市新舊動能轉換、地方財金集團為代表的投資機構及民營專業投資機構等。完成本輪融資後,浪潮雲的估值將超過11億美元。

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袁誼生針對本輪融資表示,主要的目的還是繼續深耕主業,加快政務雲持續做大做強和工業互聯網布局發展。因此浪潮雲的本輪融資資金也將主要用於提升產品的研發能力、雲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品牌投入等。不僅如此,浪潮雲也透露,目前正在推進上市準備工作。

浪潮雲作為中國從企業級IT領域發展起來的雲廠商,在業內排名中雖然比較落後,但是從融資渠道看,在政務雲領域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致於在雲計算的競爭中,浪潮並沒有選擇與巨頭們在公有雲市場硬抗,而是選擇了私有雲。

目前,浪潮在全球擁有超過9000家的合作夥伴,覆蓋了1000多家ISV以及70%的SI,而生態則彌補了浪潮在解決方案上的弱勢,讓浪潮雲海OS成功應用於政府、能源、電信、環保、教育、企業等,累計擁有近5000家行業用戶。

前不久,浪潮雲董事長袁誼生表示,浪潮雲目前已經實現盈利,但是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雲計算賽道,要想能夠在私有雲領域站穩「C位」,目前還面臨著很多的考驗。

首先,雲計算目前還是一個持續燒錢的產業,而雲服務商造富的能力卻遲遲跟不上燒錢的速度。特別是在私有雲領域,建立一個私有雲可能包含前期費用,使用費和維護、管理資源。因此相對而言成本較高。浪潮雲只有通過不斷融資,才能維持目前發展。

其次,浪潮雲雖然給傳統私有雲用戶降低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帶來了價值。但這遠遠低於用戶對雲的預期,當然落差還來自跟公有雲的比較。

一方面早期嘗鮮的大型客戶的私有雲立項過於複雜、建設目的是管理出發而不是創新業務驅動;另一方面,以雲管為中心的拼湊式產品線組合,交付周期長,交付結果不能體現雲的靈活、簡單、彈性和對接PaaS生態的可能性。

最後,浪潮雲儘管在政務雲方面有所建樹,但是就目前來看,政務雲領域的競爭十分激烈,包括新華三、華為、中科曙光、太極股份、華勝天成、神州數碼等等廠商和大型集成商,都在這個領域耕耘時間比較久,也比較深。在各自都擁有相似產品和方案,卻又有不同優勢的情況下,在某種程度上,也就出現了不同的政務雲落地區域。然而,如果對於浪潮雲來說,主體業務只是依靠政務雲業務,似乎就太單調了。

如今,浪潮雲一方面獲得了新的資本流入方式以維持運轉,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市場對互聯網雲服務商的接受程度,如果僅通過不斷融資來造血,似乎前景迷茫,目前浪潮雲擬於科創板IPO,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撐,估計上市也前路漫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有料 的精彩文章:

連自己人都打!除了slack,微軟順手把github也禁了
Gartner最新預測,未來資料庫市場前景黯淡

TAG:雲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