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說到農村俗語,相信大家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農村俗語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縮影,大到人們的衣冠文物,還有人們的衣食住行,這些在俗語中都有所體現。每一句俗語都語言簡潔明了,讀起來十分流暢,因此有的人覺得俗語太過粗糙,沒有學習價值。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別看俗語只有短短兩句話,它背後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

俗語是被老一輩農民創造出來的,他們通過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然後把這些經驗編寫成一句句言簡意賅的話。大家要清楚,以前可不比現在,那時候的科技水平很是落後,人們自然也會經歷很多意外。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是,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後人更好地生活,不犯他們犯過的錯誤,便把這些俗語流傳到現在。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講一條俗語,說的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大家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

從字面上理解,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句俗語是在說見了棺材就要落淚,其實並不是,這句俗語的原話是「不見親棺不落淚」,指的是見了親人的棺材就應該哭,不流淚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並不是說只要見了棺材,無論是誰的都要流淚。當然,這句俗語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說的是那些不知悔改,仍然執迷不悟的人,旁人都看得清楚他在走一條錯誤的道路,但他不以為然,直到最後才明白。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這中間還有一個典故,說的是有一位青年人已經成婚了,他很怕自己的老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妻管嚴」。有一次她妻子的父親去世,他們夫妻二人便去弔喪。這不,還沒有進門,老遠就傳來了哭聲,他們二人進去房門之後,妻子突然發現丈夫的臉上沒有一滴淚水。

於是,她憤怒不已,開始責備自己的丈夫為什麼不流眼淚,這是不尊重人的表現。她的丈夫聽見之後心中很是恐懼,急忙想出一個理由解釋道:我剛才用衣袖把眼淚擦乾了。這樣,他的妻子也就沒有再計較,只是再三叮囑他:「見了棺材一定要落淚,尤其是親人的棺材」,這句俗語就這樣被傳開了。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其實,這並不是一句完整的俗語,它還有後半句,只是知道的人很少罷了。後半句俗語說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半句俗語的意思應該很好理解,不走到黃河誓不罷休。它比前半句俗語積極了不少,表現出一種向上的態度,而前半句則是暗含貶義。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更加喜歡這後半句俗語,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更不會有什麼成就。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生活中充滿了很多未知,我們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未來會有多少磨難在等著我們,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輕言放棄,大的目標若是難以實現,不妨先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日積月累收穫也是很大的。

這後半句俗語也不是原文,原文說的是「不到烏江心不死」,這是當初項羽自刎的地方,這半句俗語流傳到現在,人們已經不說烏江了,而是黃河。或許在現代人們看來,黃河更為貼切吧,人們也更加熟悉。

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句才是重點,可惜十人九不知

以上就是這句俗語的全部內容,毋庸置疑,農村俗語充滿了很多人生智慧。對我們後人來講,應該牢記這些俗語,把我國的優秀文化流傳下來,筆者相信這些俗語對大家今後的生活大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既生瑜,何生亮」人人皆知,其下半才是重點,可惜少有人懂
老話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下句更為經典,值得深思

TAG:遙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