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建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技術變革不斷重塑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加快推進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改革與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是新時代賦予新聞傳播學界的使命和擔當,也是傳播技術創新加速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實踐所提出的重大現實需求。圍繞如何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黃楚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
中國社會科學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
黃楚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新聞改革,在引入傳播學的同時,向受眾學、輿論學等方向積極拓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持續深入,較完整的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框架逐步搭建。一方面,辯證吸收了西方新聞傳播學理論,在論爭中明晰了適合中國實際的理論。另一方面,持續推進研究和教育,實現新聞傳播學學科層次穩步提升,為新聞傳播學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積蓄了後備力量。
41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新媒體從誕生到壯大,再到如今實現新媒體發展的領先,國內新聞傳播學理論的努力方向也在從吸收、梳理和健全,逐漸轉向引領、創新與開拓。
米博華:相比較而言,新聞事業比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發展的更快一些。成就是多方面的:一是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社會發展為目標。二是由單純的宣傳報道轉向內容豐富的多方面信息服務。三是由主要「報道國內」和「對國內報道」轉變為全面開放,即同時注重對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四是從以報紙電台電視為主,發展到以移動、互聯為核心的全媒體。五是由過去的機關、事業單位體制,轉向新型的多種形式的文化產業。這些變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建設來說,既是其核心內容,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客觀地說,學科建設成就不小,但在跟進時代發展方面,挑戰嚴峻。
中國社會科學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重塑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這將為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建設帶來哪些機遇?
黃楚新:新技術為新媒體提供了新契機,產生了新情況、新機制、新模式。智能化的移動互聯、數字化的智慧中國,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土壤和根基,其產生的巨大理論需求促使學界必須在方法論、研究範式、理論範式等方面實現突破。
新技術的發展還將媒體與其他產業深刻聯繫起來,全媒體成為現階段新媒體發展的主要特點。互聯網從早期只強調連接埠多樣,到如今具有時空、技術、主體、效果等多維度的概念,全媒體概念的發展也印證了技術進步為理論創新帶來的機遇。
米博華:對全媒體的認識,仍然是「未知大於已知」。當下必須關注的發展趨勢有幾個方面。一是必須堅持移動優先。二是必須推進媒體融合,包括新興與傳統、中央與地方、主流與商業、大眾與專業等媒體,要處理好各方面關係,形成協同高效的全媒體矩陣體系。三是必須注重人工智慧開發、運用。四是必須依法加強管理,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此外,我國新媒體的研發、使用與管理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個勢頭必須也應該繼續保持。
中國社會科學網:如何加快推進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改革與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
黃楚新:在當前的發展情況下,應該立足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實際,在完善和釐清當前學科體系的同時持續突破,守正創新。其一,應在頂層設計指導下,遵循並繼續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其二,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關注技術的深刻影響。其三,立足中國新媒體發展實際,培養適應全媒體傳播的新型人才,做出適應時代的理論創新。其四,具備國際視野,關注國外新聞傳播實踐和理論成果,構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
米博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的確到了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學科體系的重要時刻。事實上,我們已經累積了許多成功的實踐經驗,也作了大量的理論與學術準備。問題是,必須突破對西方學術體系的迷信,更必須摒棄陳舊過時的觀念。目前,新聞學教育只有新聞與傳播兩個二級學科,這是幾十年前形成既有學科建設格局,顯然滯後於時代發展,應該也必須把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媒體儘快列入重要的學科建設。
※開展政策績效評價研究 促進教育治理現代化
※探究中國哲學起源與早期形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