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五年後重遊朝鮮 新華社記者感嘆:面貌一新情依舊

五年後重遊朝鮮 新華社記者感嘆:面貌一新情依舊

從平壤到丹東的國際列車就要開了,朝鮮同志仍守候在站台向我們揮手作別。隔著車窗,這幅送親別友的畫面,定格在時間記憶中。

7月中旬,記者隨外交部新聞司代表團訪問朝鮮。在結束常駐朝鮮工作歸國5年後,再次踏上這片充滿故事與感情的土地,「所到之處無不感受到中朝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彷彿不曾離開。

中朝一家親

此次代表團訪朝四天的行程,有會談、座談,也有參觀、採訪,內容豐富多樣。在觀看大型團體操《人民的國家》之前,代表團的記者們採訪了該演出的主創團隊。

大型團體操和文藝演出是朝鮮的一張「文化名片」,十幾年來不斷更新迭代。變化的是與時俱進的元素與主題,不變的是萬人一舞的規模與氣勢。

6月下旬,朝鮮特意為中國領導人訪朝而精心創作了「絕版專場」——《戰無不勝的社會主義》。

主創團隊的劇作家金秋日向記者介紹說,在6月初觀看《人民的國家》首演後,金正恩委員長下達了新的創作任務,即為歡迎中國領導人的重要來訪,改編創作專場,親自命名為《戰無不勝的社會主義》,向全世界展示牢不可破的朝中友誼。

金秋日說:「準備時間只有短短十天,幾乎不可想像,但是我們做到了。」

總導演金秀英按捺不住強烈的好奇心,在回答提問前率先向記者發問:「我特別想知道,中國觀眾是什麼反應呢?他們喜歡嗎?」

在得知中國觀眾通過媒體報道,聽到《歌唱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歌曲而倍感親切時,金秀英說:「領袖三次親臨現場指導,從每個動作、聲調,到安排朝鮮三大樂團首次同台獻藝和選曲,都是親自指導,精心籌劃。」

他說,通過演出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朝中友誼都不會動搖。

2019年新版《人民的國家》持續演出至10月,大同江綾羅島上的五一體育場將成為遊客必打卡的一站。

新版演出融合了朝鮮民族傳統歌舞與現代勁舞、富有活力的團體操、嘆為觀止的雜技表演,展現出朝鮮革命與戰爭、政治和軍隊建設、民生與經濟發展以及對外交往等恢宏篇章。

「萬里馬速度」

記者曾於2012年至2014年在新華社平壤分社常駐,時隔5年故地重遊,與一起工作過的朝鮮朋友寒暄問候,聊天敘舊,猶如在時光機器中穿梭。

感受到的最大變化,當屬平壤兩處平地而起的現代化建築群。大同江畔,未來科學家大街,高樓鱗次櫛比,這裡是金策工業綜合大學教職工的住宅樓,早在2015年11月就竣工併入住。而此前的江畔,僅有羊角島酒店一處高層地標建築。

從永生塔向北綿延數公里至錦繡山太陽宮,此前空曠的街道兩側,佇立起高低錯落、風格多樣的高層建築群,由金正恩命名為黎明大街。入夜,黎明大街絢爛如晝,富有現代感和律動感的燈光,各色餐廳和商店比鄰而居,完全取代了此前街道的清靜無息。

黎明大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工,被稱之為朝鮮人民以「萬里馬速度」建設國家的碩果。

朝鮮在金日成、金正日時代提倡「千里馬」精神。2016年5月,朝鮮勞動黨七大前後,朝鮮官方媒體開始頻繁使用「萬里馬速度」這個詞,意為高速高質進行國家建設。2018年4月,朝鮮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戰略路線,並強調要重視發展科學與教育。

據介紹,黎明大街雲集了金日成綜合大學教職工和科學家的住宅樓、幼兒園、洗衣店、郵局等幾十棟公共設施樓宇,採用太陽能電池、地熱、自然採光等方式照明和供暖,堪稱綠色節能大街。

板門店今昔

記者曾數次訪問開城板門店的朝韓非軍事區,站在朝方的板門閣,總會看到對面韓方「自由之家」荷槍實彈的士兵,但這次,不僅連一名韓國士兵都沒看見,也沒能像以前一樣走進橫跨在實體水泥分界線上的藍色會談室。

詢問這一變化的緣由,朝鮮人民軍講解員黃明進笑著解釋說:「目前北南雙方正在協商,計劃未來能讓從北方一側來參觀的遊客進入到南方一側的『自由之家』與『和平之家』參觀,同時讓從南方一側來參觀的遊客,能夠進入到北方一側的『板門閣』和『統一閣』參觀,所以目前暫時不能進入會談室。」

板門店曾見證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和對峙,2018年以來成為半島局勢緩和的新起點。

如今,藍色會議室前不再有韓朝士兵面對面執勤,只有來客訪問時韓軍士兵才會出現,而且是背對朝方、面向己方的「自由之家」站立值守。從面對到背對,一個轉身,正折射出朝韓非軍事區氣氛趨向緩和的現實。

開城懷先烈

來板門店參觀的外國遊客以中國遊客為主,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對朝鮮懷有特殊感情,很多都會主動要求前往參謁開城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近年來,位於朝鮮檜倉、開城、安州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修繕一新,每年都有中朝兩國的黨政人士、代表團,以及不少中國遊客和朝鮮民眾前來祭掃。

開城志願軍陵園朝方管理員金英文說,朝鮮人民將永遠銘記志願軍烈士的豐功偉績和恩情,牢記並傳承朝中傳統友誼。

訪朝期間,代表團同朝鮮外務省官員舉行會談,同朝鮮三大主流媒體負責人進行座談,雙方就落實兩國最高領導人重要共識、加強中朝外交部新聞司局和媒體之間溝通、為新時代中朝友好關係增添助力等進行了充分交流。

記者將自己已經出版的兩本書《我的平壤故事》和《朝鮮印象》作為禮物,贈送給朝鮮朋友。朝鮮外務省報道局局長趙英森稱讚道:「這正是兩國民心相通,加強媒體和文化交流的成果。」

千里江山如畫,萬世友誼長存。從大同江到鴨綠江,中朝一家親的傳統友誼,正在兩國民間續寫傳承。

-END-

記者:杜白羽

文字編輯:陳靜 唐志強

視頻編輯:王玉珏 楊天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把特朗普「請上」戈蘭高地,他到底打了什麼算盤?
在《權游》中僅「露臉」10秒,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