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 三三摩地(1)空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 三三摩地(1)空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

三三摩地(1)

空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複次,三三摩地者,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解脫門者,謂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三無願解脫門。」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三三摩地中文分為三,初別明三摩地行境別相,次明三摩地行別境同相,後釋先後次第妨難。初之一門安立諦行,其第二門非安立行。初之一門別相行,次之一門通相行是謂差別。」

一、空三摩地

云何空三摩地?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就初文中,初標空三摩地行相。」

云何叫做空三摩地?

延伸閱讀: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馬王品第四十五.六:爾時,尊者舍利弗清旦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諸根清凈,顏貌與人有異,汝今游何三昧?」

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恆游空三昧。」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舍利弗!乃能游於空三昧。所以然者,諸虛空三昧者最為第一,其有比丘游虛空三昧,計無吾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眾生;亦復不見諸行本末,已不見,亦不造行本;已無行,更不受有;已無受有,不復受苦樂之報。

「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克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時,我復作是念:『無有空三昧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克,使眾生起想著之念,以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若得是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無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想三昧可得娛樂。此眾生類皆由不得三昧故,流浪生死。』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我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辦空三昧。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41(請用瀏覽器打開)

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

鳩摩羅什法師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玄奘法師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如是一切,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盤界而般涅盤。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複次,我者:謂於五取蘊,我、我所見現前行故。言有情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又復於彼,有愛著故。言意生者:謂此是意種類性故。摩納縛迦者:謂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言養育者:謂能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言命者者:謂壽和合,現存活故。言生者者:謂具生等所有法故。」

有情、命者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有四相,而各種譯本之間,其譯名略有不同。此四相鳩摩羅什法師譯作我相,人相(玄奘法師譯作有情),眾生相(玄奘法師譯作命者),壽者相(玄奘法師譯作補特伽羅)。此四相常作為「自我」的同義詞。

有情、命者、養育者、數取趣等、就是我,「遠離」就是無,遠離有情、命者,遠離養育者,遠離數取趣等,就是無我的意思。

「心住一緣」,這是解釋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等持就是心住一緣的意思,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面。空三摩地其實就是無我三摩地,就是安住在無我的道理上面。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的,我是不可得。我是因執著而有的,我本來是沒有,為什麼有呢?是因執而有。現在觀察所執之我是沒有的,就安住在無我上面,就叫做「心住一緣」。

我們通常靜坐的時候,修奢摩地,或者安住在息上面,以出入息作所緣境,這是一個事、一件事。現在「心住一緣」是一個理論,是一個理性,就是無我的道理。先毗缽舍那,觀察我不可得,然後就安住在無我的境界上,是這樣的意思,叫「心住一緣」。

延伸閱讀:

1、《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世間我種種相。謂我亦名有情、意生、摩納縛迦、養育者、數取趣、命者、生者,此中但舉三種。」

2、《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有情、命者等,《金剛般若》說四,雖諸本名別,今菩提流支所翻云:我、眾生、命者、壽者。天親論釋,見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

3、《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末):「釋我謂有情命者等,具如《樞要》十種生中,一生云何?謂胎、卵二生,初托生時(謂初入胎)。等生云何?(謂住胎、卵內)趣生。謂從彼出(謂出胎、卵),《樞要》我差別有十七,今又加之。《大莊嚴論》第十一云:見者、聞者、覺者、識者、食者、知者、說者、作者。此雖說八,見者、知者、作者與前說同,聞、覺、識、食、說者五別。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雖未見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聞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違。」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下,總釋空性差別。《顯揚》第二說云: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眾生及法遍計所執性中此二無性,及彼所余無我有性。於諸法中所執性無即是無我性有,無我性有即是所執性無,即以此有及非有無二之性,名所知空。

空智者,謂緣彼境如實了知,彼論意說所執法有情空及真如空性,俱名所知空。觀彼無時見此有故,證此有時見彼空故,有空無二俱名境空。此說空行所證所空,能觀彼心,即名空智。

此中所言謂於遠離有情命者等即所觀中所空空境,心住一緣即彼空智。此依三乘通所觀空,但言遠離有情命者等唯說人空不說法故。唯說所空不說所證空,彼說無二有無雙彰,此說所無不辨真有故不相違。」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於眾生遍計性所執法中,及法遍計性所執法中。此二遍計性俱離無性及彼所余無我有性,於諸法中遍計性無,即是無我性有。於諸法中無我性有,即是遍計性無。即於此中有及非有無二之性無分別境。智者,謂緣彼境如實了知。」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總釋空差別中有兩番釋。基判:初依無學者四種空性,後陳有學者四空差別。景釋:初番觀察空者,即是學人。總觀諸法之上空無橫計苦樂凈我及我所等。後之三空是無學人。觀於自身及外五塵空無煩惱。於中初彼果空無學人。即總觀內自身及外五欲空無煩惱。此觀由觀察空得名彼果空。

第三內空、第四外空即別觀自身及外五欲空無煩惱。及引經證如文。可知。」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應當知道空的體性,要略的說有四種。

延伸閱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問:若爾世尊何故增一減無量等,建立三種三摩地耶?答:由三緣故唯建立三,一、對治故,二、期心故,三、所緣故。

[空三摩地的建立]

對治故者:謂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問: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見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對治何等行相耶?

1.答:a.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b.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

2.複次,a.以非我行相,對治五我見行相。b.以空行相,對治十五我所見行相。如對治我見、我所見行相;如是對治己見、己所見行相;是我、屬我行相,是己、屬己行相,應知亦爾。

3.複次,a.以非我行相,對治我愛。b.以空行相,對治我所愛。如對治我愛、我所愛;如是對治己愛、己所愛;我痴、我所痴;己痴、己所痴等應知亦爾。

4.複次,a.以非我行相,對治執蘊是我行相。b.以空行相,對治執蘊中有我行相。如對治執是我、執蘊中有我行相;如是對治執是我、執處中有我;執是我、執界中有我;若總、若別行相,應知亦爾。

一、一、觀察空

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第一種就是「觀察空」。什麼叫做「觀察空」呢?「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那就是說修行人,修止觀的時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止觀,但還是坐著比較好,經行也可以),是「觀察諸法」,就是聞思修的智慧,來觀察諸法。「諸法」是什麼呢?主要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主要是自己的生命,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識。觀察色、受、想、行、識諸法是「空無常樂」,觀察色、受、想、行、識諸法是空的。怎麼叫做「空」呢?就是沒有常、沒有樂。

凡夫的分別心,常是以自己的希望,當作真實。自己的希望、自己的願望,是希望常,希望是樂,那麼就認為真實是這樣了,這是一個錯誤。修行這件事,就是不可以虛偽,就是要真實,要觀察諸法的真實相。真實相,是無常的。色、受、想、行、識很明白的只有老病死,剎那的生滅變化,並不是常恆住不變異的,所以是沒有「常」,所以叫做「空」。五蘊是有,但是認為是常,這是不對的,那裡面沒有常,叫做空。

沒有「樂」。我們認為五蘊是快樂的,但是裡面都是苦惱,沒有樂。不是苦苦,就是壞苦,再不然就是行苦,所以這裡面沒有樂,這就叫做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的,這樣思惟觀察。

「乃至空無我,我所等」,「乃至」中間還有事情不說了,就是略過去了。「空無我,我所等」,觀察這色、受、想、行、識是空的,什麼原因呢?因為裡面沒有我,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有主宰的我。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我所有的東西,就叫「我所」。「等」字,就是凈;或者常樂我凈四種顛倒,也就是那個「乃至」所略過去的凈。認為色、受、想、行、識是清凈的,是美妙的。現在觀察色、受、想、行、識是污穢的、是醜陋的、是不美妙的。這就叫做「觀察空」。

韓清凈《披尋記》:「觀察諸法空無常樂等者:諸行生滅,是故無常。有漏麤重,是故無樂。除蘊體外,余不可得,是故無我、我所。等言,等取不凈應知。此觀察空,亦名應所修空,由於內外二種境界觀察修習故。

「觀察諸法空無常樂等者:諸行」是「生滅」的,「是故無常」。有漏是「麤重,是故無樂」,麤劣、沉重不是微妙的,所以是苦惱的境界,所以是無樂。

「除蘊體外,余不可得」,在五蘊裡面沒有常樂我凈,就是離了五蘊之外,也是沒有常樂我凈的,「是故無我、我所」。

「等言」,「等」字說什麼?「等取不凈」,就是不凈的意思。身體也沒有凈,應知。

「此觀察空,亦名應所修空」,觀察五蘊空無我、無我所,也稱為應所修空。一切佛教徒都應該修學觀察空的。

「由於內外二種境界觀察修習故」,這裡面有內空,有外空,由二種境界觀察修習故,下面有解釋。

「觀察空」是還在學習的階段,那就是有學聖者,初果、二果、三果。

延伸閱讀:

麤重: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云何麤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凈品相續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瑜伽論記》卷第十八(之上):「一、辨麁重無有堪能。今此麁重無堪能性,即是依附五蘊相續。氣類有其五相:一、身心沉重;二、剛強不調順;三、障礙善作;四、怯劣無所堪任;五、不隨所欲而轉。」

一、二、彼果空

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二、彼果空」呢?那就是得阿羅漢果了,是無學的聖人。

「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這叫做彼果。彼果空,「果」應該是個結果,就是滿願了。希望那樣子,最後是成功了,叫做「果」。到果的時候也是空,是什麼呢?謂阿羅漢能夠「不動心」,能夠在一切的境界上自在,沒有擊縛,所以叫做「不動心解脫」。

什麼叫做「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內心沒有貪瞋痴的煩惱,一切的煩惱都是無餘斷,沒有殘餘了,完全清除了,這就叫做「不動心解脫」。因為沒有煩惱了,所以他的心能不動,一切境界不能動搖他。沒有煩惱了,所以叫做空。沒有煩惱,所以叫不動心解脫。若是不解脫,就是動。不解脫就是有煩惱,有煩惱就是有動。所以沒有煩惱,叫做「不動」。

一、三、內空

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

「彼果空」應該說是總說的;「內空」和「外空」就是分別說的。這樣子總、別合起來就是三個空。

「三者、內空」,什麼叫做「內空」呢?「謂於自身」,就是自家的身體,身體是「內」。

身體怎麼叫做空呢?「無計我、我所」,沒有所執著的我、我所,沒有這樣的煩惱。沒有我、我所了,所以也就沒有「我慢」。因為有我,心就高慢起來了,高舉叫「我慢」。沒有我了,也就沒有我慢。

「等一切僻執」,一切邪僻的執著,一切錯誤的執著都沒有,這就叫做「內空」。

「內空」就是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我所、我慢、我愛、我見。

一、四、外空

四者、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

什麼叫做「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觀察色、聲、香、味、觸五欲是空的。什麼叫「空」?對於五欲沒有「欲愛」,「欲」是希求的意思,「愛」是染著。對於五欲沒有不希望、沒有染著。為什麼觀察五欲沒有欲愛?因為五欲是無常的,也是苦惱,也是不凈,觀察它是空的,所以就沒有欲愛了。

這樣子觀察空、內空、外空,和《般若經》說的「空」是不一樣的。

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

「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就像佛在經上說,「說:我已超過」。已經「超過一切有色想故」,「超過」也就是解脫的意思,解脫了一切有色的想。

「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五欲名之為「外」。觀察五欲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污穢的、是不凈的、是空的。這樣子「作證」,「作」就是修行的意思,叫做「作證」,因修而證。不努力,就沒有這回事。

「具足住」,圓滿的成就了對於色聲香味觸沒有欲,不希求,也沒有愛。為什麼不希求呢?不染著這件事,「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

「乃至廣說」,在經上說的很多了,說到五欲,猶如毒蛇…。

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慾斷故,說為外空。

解釋外空的道理。

「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緣妙欲想」,心在攀緣美妙的色聲香味觸,認為色聲香味觸非常的美,也就是取色聲香味觸諸欲之相,叫做「色想」。

「此想所起貪慾斷故,說為外空」,認為色聲香味觸是美妙的,就會生起貪慾心,所以「此想所起貪慾」。因為觀察外空,觀察它是不美妙的,不凈、無常、苦...外色既空,心不起想,就把貪慾心斷了,這個時候叫做「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又修行者下,第二番釋。即是初修行人,學作此觀(基云:謂諸凡聖有學)。言由彼果空至思惟內空者,此初行者,別觀無學之人於外五欲空無煩惱,別觀無學之人於自內身空無煩惱。」

思惟內外空等。

「觀察空」是在修因的時候,已入聖道的時候,初果、二果、三果;「彼果空」、「內空」、「外空」,那就得阿羅漢果以後的境界。合起來有四個空。

聖人已經成就了這四種空,那麼凡夫怎麼辦呢?我們也可以這樣修行,所以叫做「方便」。「方便」,就是採取行動去修行。

「又修行者」,生死凡夫感覺到生死是苦,要發心修行的人。修行的時候,怎麼修行呢?

「由彼果空」,由於仰慕阿羅漢果所證得的彼果空。

「或時作意思惟外空」,觀察色聲香味觸是不凈、無常、苦...。「或時作意思惟內空」,觀察內身的色受想行識是不凈、無常、苦...。

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言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者,明初行者將彼無學內外空義類觀自身內外空性總觀察之,由此觀力心俱證會內外空性。」

「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於觀察空,有時候也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由這種觀修的力量,心就會證得空三摩地。

韓清凈《披尋記》:「或時思惟內外空性者:〈攝事分〉說:正見圓滿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亦能如實入正不空,以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其義云何?謂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於此處所余有故,如實知有(陵本九十卷十八頁)。今觀於自內身,蘊非不有,我、我所無;於外五欲,事非不有,貪愛應無;是名思惟內外空性。

〈攝事分〉說:佛法的正見圓滿,已經通達四諦的道跡之諸聖弟子,都能夠如實超越錯誤的空,也能夠如實證入不空的如幻緣起諸相;有一些是不空的、有一些是空的;這件事根本沒有,就是空,那件事是有的,就是不空;能依止世間道及出世道來修習空性。

這個義理是指什麼?是指在五蘊中,並沒有我,觀察我是非有,由此正確觀察我是空的。於此因緣所生的五蘊不能說它完全沒有,若說如幻如化的境界都完全沒有也不對,要如實知是如幻有的。

觀察自己內身,五蘊並完全沒有,如幻如化的五蘊還是有,但是五蘊中沒有所執著的我,離開五蘊也沒有我,五蘊也不是我所有的;於外身的色聲香味觸五欲,這些因緣所生事並不是沒有,但是應該斷除對它的貪愛,因為它也是不凈的,這樣稱為思惟內外空性。

延伸閱讀:

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

複次,正見圓滿,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亦能如實入正不空,以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

[明正觀]

其義云何?謂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於此處所余有故,如實知有。譬如客舍,於一時間無諸人物,說名為。於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如是自體所依止身,亦名受趣,亦名想趣,亦名思趣。

然此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受、或想、或復思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等,說名為。於一時間,由有一類說名不空

或即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說名為。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

[辨趣入]

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亦名違越佛所善說法毘奈耶。

若觀諸法,由自相故一類是有,一類非有,此有、非有畢竟遠離。

又觀有性,於一時間一分遠離,於一時間一分不離,如是名為於彼空性,無有顛倒如實趣入。

[依世間道修習]

以世間道修空性者,謂聖弟子住遠離處,先於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復思惟阿練若想。

彼即觀察,於自身中此想為,謂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謂阿練若想。又余不空,謂阿練若想為緣,阿練若想相應諸受、思等。或即此想,由一類故觀之為,謂無麁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由一類故觀為不空,謂有微細、極寂靜住、離熾然等。

又即於彼能取山林,卉木、禽獸等阿練若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無別相想。又即於彼能取險惡,高下、不平、多諸刺棘、瓦礫等地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平坦、細滑,猶如掌中,無別相想。

從此次第,除色想等,漸次思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差別相想,後於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相想,作意思惟。

於一切處,如前所說,歷觀空性:「觀諸下地有麁想等,觀諸上地有靜想等」。

如是名為諸聖弟子,以世間道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

[依出世道修習]

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

彼於爾時,自觀身中空無諸想,謂一切漏一向寂靜,永離熾然。又觀身中有法不空,謂此依止為緣,六處展轉互相任持;乃至壽住為緣,諸清凈法無有壞滅。

當知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證得上妙菩提住已,由昔串習隨轉力故,多依空住。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先從空與慈悲來說明菩薩道。空,是阿含本有的深義,與菩薩別有深切的關係。佛曾對阿難說:「阿難!我多行空。」(《中阿含經.小空經》)[A294]這點,《瑜伽師地論》(卷九〇)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A295]這可見菩薩是以修空為主的,不像聲聞那樣的從無常苦入手。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08_001(請用瀏覽器打開)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二、菩提道有需於空:這裡所謂菩提道,不必就是大乘經所說的。從四阿含到聲聞學派,都是共同承認有菩提道的,因為佛是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而成的。經論里只要提到菩提道,都吐露出菩薩對於空有特殊意義。《中阿含經.小空經》中,佛陀說:阿難!我多行空。[A118]《增一阿含經.馬王品》云: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119]在這阿含里,就已表示空義與修菩提的關係特別密切。為什麼菩薩要多行空,得空三昧就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呢?《瑜伽師地論》卷九〇,解釋《中阿含經.小空經》說: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多依空住。[A120]

此謂菩薩住空,與聲聞之住無常苦不同。雖只片言隻語,卻很重要。釋尊平常為聲聞弟子說法,以出離心為出發,處處說無常、說苦。弟子們所修的,多是不凈觀等,對於現實人生,有極濃厚的厭離氣味,這怎能修菩薩行呢?菩薩必須不舍有情,長在生死濟度眾生,修集福慧,然後無師自悟,有著「一人出世,萬人蒙慶」的大氣魄。假使他與聲聞一樣,那怎能成佛得菩提呢?故須多住於空。後代大乘經重視於此,其實這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聖典的解釋者就已充分注意到了。菩薩要長期住在世間化度眾生,自己必須養成不受世間雜染外塵境界所轉,入污泥而不染的能力,這就是空。《雜阿含經》說空三昧是在無相、無所有二三昧之前,是在未體證真實理性前;空是側重在離欲無染、於境無礙。菩薩多修空住,無礙自在,不隨世轉,故能多多的利益眾生。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11_001(請用瀏覽器打開)

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下):「言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等者,明初學者於內外空不能證會便應思惟無常苦想,不為我及慢所動,便於內外二空俱證。基云:此即顯空無我行名為空行,空無有情及法我故。」

思惟無動。

「設復於此」,假設這個修行人,於此內空、於此外空沒有證會,沒有斷除煩惱。

「便應作意思惟無動」,那就應該在奢摩他裡面去思惟觀察無動的境界,應該這樣修行。

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

「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所謂「無動」,指於內外身修無常想,或是苦想。「謂無常想」,觀察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都是無常敗壞的,能這樣觀察思惟。「或復苦想」,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惱,色、聲、香、味、觸也是苦惱的。

「如是思惟」,能這樣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就不會為我慢的煩惱所動搖,不會自己高慢起來瞧不起別人,沒有這種想法。因為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五欲的境界也是無常敗壞的,所以也不為欲所動。這是斷了煩惱,就能夠不動。怎麼樣才能斷煩惱呢?修無常想,修苦想。無常的道理是決定的,所以就能斷煩惱。所以苦也是決定是苦的,所以再不去愛著它了,所以能夠無動。

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由於修行人修無常觀、修苦觀,終究有一天成功了。就「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就就不會執著有我、我所,也不會執著有我慢的這些煩惱。

「乃至廣說」,「廣說」不會執著五欲是快樂的、是美妙的。

「動其心故」,不會為這麼多的煩惱動搖內心。

「便於二空,心俱證會」,這位修行人,也就和阿羅漢一樣,內空、外空也都證會了。「觀察空」、「彼果空」也都證會了,也都成功了。「會」,是契會。「會」者,合也,與內心來相合。五欲的境界出現的時候,觀察欲是無常的,是敗壞的,心就不動了,這就是合。但是想要觀察是無常的、是敗壞的,觀察不來,就是不合。不合,這煩惱就動了。

前面這是二番解釋「空三摩地」。二番,頭一番是聖人;第二番是凡位修行,也成功了,也變成聖人了。「空三摩地」解釋完了。

延伸閱讀: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再說《中阿含經》的《大空經》。在一次安居將要解夏的時候,眾比丘聚於一堂制迦絺那衣,彼此戲論諍競,佛為令眾弟子於日常往來出入語默動靜之間,不為境轉,六根清凈,就說這《大空經》。經中說有四種空:內空,外空,內外空,不移動。這四者,也是有先後次第的。因修行未得相應,則先觀內空;又不得相應,則觀外空;如是乃至觀不移動。再不相應,則修習多修習。一旦相應成功,不但不移動,前三者皆可得成就了。後來的大小經論,都有這四個名字。內空,是觀六根,遣除其相而空;外空,是觀六塵,遣除其相而空;內外空,即遣除根境綜合相而空。如是修習,得到內心安住不動,是「不移動」。本經說: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A99]這可見外空、內空等,是超越色想的,與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相當。不動,有解說為第四禪,因為到了四禪,不為三災所動。但依《中阿含經》的《大空經》與《凈不動道經》看來,不動是合於空無邊處定的。單修這些定,沒有無漏慧,都還談不上解脫。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zh/Y0011_001(請用瀏覽器打開)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佛陀涅槃圖概覽
敦煌文獻的辨偽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