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人為什麼不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呢?康德:因為懶惰

人為什麼不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呢?康德:因為懶惰

在中世紀,哲學是神學的奴婢,信仰是第一位的,人必須在信仰的前提之下才能夠進行思考。文藝復興開始重新審視信仰,重視人的尊嚴。文藝復興首先解放了人的感性,出現了一些大膽表現人體藝術的繪畫,彰顯人的感性慾望。到了近代,人們開始不僅從感性的角度看待人,也把人看作能夠思考的理性存在者。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開啟近代哲學啟蒙和理性思維的先河,但是這種思維方式還是停留在知識領域。「什麼是啟蒙」一直是近代以來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

1784年,《柏林月刊》中的一篇論文主張牧師不應該在婚禮中扮演任何角色,而且婚禮中的宗教儀式與啟蒙精神有衝突。德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策爾勒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回應它,批評一個人不應該借「啟蒙」的名義蠱惑人心。在這篇文章的一個注釋中,他明確地提出「什麼是啟蒙」的問題。他認為,這個問題與「什麼是真理」同樣重要,必須在開始啟蒙之前得到確定的答案。

康德同年撰寫的發表在《柏林月刊》上的論文《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就是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的。雖然其他人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是康德的答案無疑最深刻的,也具有最深遠的影響。

人為什麼不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呢?康德:因為懶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康德一開始就給出啟蒙的定義,啟蒙就是人從受監護的或者說不成熟的狀態中走出來。受監護的或者說不成熟的狀態是人沒有他人的指導就不能擁用自己的理智的狀態。這種狀態如果是由於自己不願意用自己的理智,那麼他就是咎由自取的。所以啟蒙就是要求人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勇於獨立地思考。

人為什麼不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呢?因為懶惰。受監護的或者不成熟的狀態是非常舒服的,人不願意走出來。父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安排以後的人生道路,孩子甚至到了成年也不願意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覺得有父母的安排,自己何必勞心費力地思考,畢竟獨立地踏入社會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教師喜歡給學生傳授很多知識,不願意啟發和鼓勵學生獨立地思考,學生也樂意為了應付考試而馬不停蹄地記筆記。父母、教師等這些監護人也許心地是好的,在他們的監護下,這些被監護人可能會過得很快樂。他們也擔心這些被監護人脫離監護會有很多麻煩。這種被監護的狀態是一種普遍的狀態,公眾不願意使用自己的理智,同時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讓公眾處於這種被監護的狀態之中,因為這種狀態對他們是有利的。

如何能夠實現公眾的啟蒙呢?通過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可以嗎?革命只是改變公眾的一些生活方式,但是沒有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歷史證明康德的看法是正確的,革命改變的只是朝代以及利益格局,也許公眾會從中受益,但是公眾的思維方式沒有發生變化。因而,啟蒙只能夠是從上而下的方式。通過一些有志之士傳播一種尊重每個人獨特價值和思維的精神,大眾逐漸實現思維方式的轉變。

啟蒙需要什麼呢?這種啟蒙所需要的只是自由,這是康德給予的回答。這樣的自由是一種最無害的自由,就是在一切事物中公開地運用自己的理性的自由。在實際生活中,到處都有「要服從,不要理性思考」的聲音。軍官說:不要理性思考,要訓練!官員說:不要理性思考,要納稅!等等。這些人擔心自由的思考會阻礙社會的秩序。康德在這裡作了區分:理性的公開使用和理性的私人運用。理性的公開使用是作為世界公民,也就是作為理性存在者對理性的使用,是自由的。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應有限制,可以自由思考和發表意見。理性的私人運用是在某個具體的崗位或者職位上的運用,不是自由的。比如一個教師應該按照學校的規定履行教學和科研的職責,一個納稅人應該按照政府的規定繳稅。

理性這兩種運用的依據是康德對自然和自由領域的區分。在自然領域中,一切都是被規定的,是一種外在的必然性。在自由領域中,人遵從自己的理性的法則,不服從他人所立的法。作為一個社會性的人,當他處於特定的社會關係時,受到外在的規定所約束。同時,他也是一個理性存在者,有自己的尊嚴,能夠獨立思考。調和二者是康德哲學的一個基本問題。作為在特定關係中的人,應該遵守相應的規定,但是這不妨礙他也可以自由思考。有人說:「我必須按時納稅,但是我也有向政府提出建議甚至批評納稅的權利。」這種權利實質上是當代意義的言論自由的權利。

在康德那個時代,政府對科學和藝術管理得比較鬆懈,這些學科的自由度比較大,但是對宗教的限制比較多。宗教涉及人的思維方式和內在信仰,政府通過限制宗教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秩序。康德在這裡呼籲統治者腓特烈二世允許人民在宗教領域中也能夠公開地使用自己的理性。允許人民自由地思考,會培養人民好的性情,最終也會影響政府的政策。待以時日,政府會發現,把人民當作有尊嚴的人而不是機器對它自己也是有利的。

啟蒙不僅僅是認識自然的方式的革命,也是人的實踐方式的變革。人不僅需要認識這個世界,而且需要使自己成為一個自由的有尊嚴的人。如果說牛頓、笛卡兒實現了前者的變革,那麼康德就實現了後者的轉變,無疑,後者更重要。

摘自「大家精要」叢書之劉作《康德》

人為什麼不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呢?康德:因為懶惰

《康德》以哲學家康德的生活經歷為落腳點,展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克制自律、著作等身的漫長生涯。他終生恪守書齋,甚至連小鎮都未踏出一步,從未參與任何重大的現實鬥爭,學術是其生活中頭等大事。他追求和堅守真理,不斷探索哲學終極意義,正如論者所言,康德之前的一切哲學在他這裡彙集,康德之後的一切哲學從他這裡展開。

作者簡介

劉作,哲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主要從事德國古典哲學和倫理學研究,提倡文本和思想的結合,注重從哲學家的問題入手研究文本自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關於康德哲學的論文和譯文多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的精彩文章:

面帶微笑可拉近同聽眾的距離,那演講時該如何微笑?
任曉偉:我一直想以新民主主義思想為題,把這些年的研究做個總結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