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二維碼「互聯互通」幾成定局,技術標準成博弈關鍵

二維碼「互聯互通」幾成定局,技術標準成博弈關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十字財經,作者|李意安

近日,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清華金融評論》月刊中撰《強監管 促發展 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一文,明確提及了基於支付標記化技術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文中對此詳細闡述是:「組織編製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行業技術標準,推動條碼支付編碼規則統一,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實現不同手機APP和商戶條碼互認互掃。組織商業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網聯等,穩妥開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驗證和應用試點,逐步打通支付服務壁壘,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

簡言之,以後商戶可以只在一家支付機構申請收款碼,就可以掃任意APP的碼進行付款,解決了一戶多碼的亂象。

從上述發言來看,雖然新政推出尚無明確時間表,但「互聯互通」幾成定局。

事實上,「互聯互通」在監管層面動議已久。在移動支付已成主流的情況下,互聯互通對行業影響意義重大。打破二維碼標準的壟斷,將意味著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大支付巨頭對二維碼支付領域的長期壟斷也將被徹底打破。但實現「互聯互通」的技術路徑選擇則是眼下政策破冰的關鍵。

十字財經了解到,眼下銀聯、網聯兩大清算機構和央行科技司都在嘗試推進互聯互通採用的技術標準。

科技司司長李偉提及的「支付標記化技術」與眼下銀聯雲閃付推進的、基於Token的二維碼技術底層邏輯並無二致,但銀聯的標準更為封閉,更像「閃付」系列;支付司則希望推進一套開放式的卡基標準。而在卡基標準之外,網聯則希望基於目前市場普遍採取的二維碼制式進行標準化並完成清算。

不同的標準選擇,不但影響著兩聯未來的發展、分化,也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決定著支付機構的成本結構。因此,參與到這場博弈里的,除了努力推進標準的三方,也包括各個支付機構。

博弈仍在持續。

三種可能的技術路徑

事實上,聯碼通用並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創新。

去年9月,香港金管局啟動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用戶以手機號、電郵地址和二維碼作為識別代碼,進行銀行和跨儲值支付工具轉賬。21家銀行及10家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接入了「轉數快」的系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也包括支付寶香港錢包、微信香港錢包。這就意味著,在這一運行體系下,微信和支付寶的餘額賬戶可以彼此轉賬。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一產品在香港市場已經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互聯互通」的落地將促使產業鏈上收單商、清算方、賬戶方將各司其職,完成職能歸位:清算機構制定二維碼的標準和協議格式並完成交易清算,賬戶方和收單機構都可以顯示或處理支付碼。一個碼的欄位信息可以包括哪家機構發碼、哪家清算機構清算等完整的信息鏈路,任何一個碼都能在全網實現通行通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聯碼通用」。

而聚合服務商或收單服務商則在具體商戶落地的過程中實現交易對接的技術服務和信息傳遞,不需要跟多個賬戶機構打交道,只需要跟單一的收單機構打交道即可。這與銀行卡收單的「四方模式」邏輯十分類似。

然而,眼下,在「互聯互通」的技術路徑上,銀聯、網聯和央行支付司都有自己的理解。採取何種技術標準將對未來的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在此,有必要再介紹一下科技司司長李偉提及的「標記化技術」。

所謂支付標記化,是由國際晶元卡標準化組織EMVCo於2014年發布的一項技術,通過用支付標記(Token)取代銀行卡號進行交易認證,避免卡號等信息泄露帶來的風險。

目前,銀聯使用的正是這一技術。在基於Token的二維碼技術中,清算過程會生成一種臨時的卡Bin。需要指出的是,Token欄位和卡Bin本身,或租或買,都涉及實際的成本。

相較而言,網聯推進的是基於現有碼制的二維碼技術標準。對包括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內的大多數支付機構而言,眼下使用的都不是銀聯的碼制結構,而正是網聯的這一碼制標準。這與網聯成立的背景有一定的關係,網聯自成立以來,便是為服務賬戶而存在,其產品屬性和業務邏輯都是基於賬戶。

而監管層面更多是基於安全層面的考量。上面已經提到過,支付標記化本身是一項經過境內外市場驗證的、相對成熟的技術。因此,科技司傾向於在開放的基礎上,選擇支付標記化技術。

在科技司考量的路徑中,二維碼支付的清算可以落地在銀聯或網聯,銀聯本身已經有成熟的處理流程,而網聯也可以獲得部分token欄位和臨時卡Bin,為支付機構提供清算服務。

市場博弈

在這場關於標準的博弈中,科技司在意的是安全性和市場的有序發展,兩大清算機構在意的是話語權,而支付機構們則更在意成本,不同的技術路徑對不同的市場參與方造成的影響大相徑庭。

如果採取銀聯雲閃付的二維碼標準,銀聯就幾乎獲得了二維碼支付的絕對話語權,網聯的處境則十分被動。而支付機構則需要嚴格按照銀聯的規範進行換碼。入網需要進行相關的安全標準認證,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在此後的清算流程中,除了清算本身涉及的成本之外,還要考慮token和臨時卡Bin長遠而言是否有租用成本,對於支付機構的收益而言,亦可能是一筆不菲的成本。

按照科技司希望推進的路徑,則銀聯、網聯都能夠處理Token技術的二維碼。銀聯的優勢則在於此前大力推廣雲閃付,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市場擁躉,京東支付等一些支付機構已經採取了銀聯的二維碼標準進行發碼。如果支付機構不願意找銀聯,可以選擇網聯。

但網聯為了處理token需要對現有的技術系統進行大規模升級,在後續的清算服務中,網聯要健康地持續運營下去,羊毛出在羊身上,終會將成本轉嫁至支付機構。

而第三種方案,可能是目前支付機構們最樂見其成的,網聯支持的碼制標準。這幾乎就是現在大多數支付機構在使用的二維碼標準。如果這一標準成為未來互聯互通的技術標準,支付機構需要支付的成本就僅僅只剩跨機構清算成本,沒有任何額外成本,系統也幾乎不用額外開發聯調。

這對支付機構而言,可能是最為划算的結果。但從清算市場的競爭來看,支付寶微信支付90%的市場份額中,大多數交易都已經集中在網聯,僅此部分就已經佔據了市場份額的額大半。如果網聯再開通掃碼交易的銀行卡直清,銀聯的處境就將更加被動。

綜上來看,出於成本的考量,支付機構們或許更傾向於選擇已實現兼容的網聯碼制標準。當然,碼制標準的選擇亦關乎兩大清算機構的利益競奪,最終結果還需要等待監管定奪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雖然「互聯互通」落地對於破除國內二維碼支付市場的壟斷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否所有中小支付機構都有機會享受壟斷破除帶來的相應紅利,仍是未知之數

從眼下的市場格局來看,90%以上的移動支付市場已經掌握在支微的手中。在用戶習慣已經形成、商戶協議已經簽署的情況下,要從巨頭手中爭奪C端市場的份額並不容易。畢竟,較之2014年前後,眼下二維碼掃碼支付的市場格局已大大不同。

彼時支付寶、微信支付能夠迅速做大市場份額,一方面得益於備付金利息收入能夠用於大量補貼市場,另一方面,則得益於對二維碼標準的壟斷,而聚合支付和其他中小支付則為其提供商戶的拓展與服務工作。換言之,聚合支付和中小支付機構為支微的90%的市場份額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成績是全市場共同努力的結果。

而眼下,市場環境已經大不相同。

備付金集中存繳之後不再計息,沒有了這一收入,支付機構也就沒有了補貼市場的基礎。即使互聯互通落地,大多數中小支付機構也沒有能力再發動二次補貼大戰,重新瓜分C端市場。相較而言,部分二線支付機構,出於自身的商業模式和資本優勢,或許有能力進行市場補貼擴張一下C端市場。

比較顯見的利好是對於背靠巨頭並已經擁有一定C端基礎的支付機構,如京東支付、美團支付、平安壹錢包等。其次則是已經上市的拉卡拉、匯付天下,有資本市場作為後盾並且擁有較好的小微商戶基礎,擁有一定的C端知名度,或許能夠分羹一定市場。

而對大多數中小支付機構,C端市場或許依然不會成為他們聚焦的重點。專註收單拓展商戶本身也可能才是其市場求存的王道。持續專註線下商戶的拓展、運營維護,才有可能享受到市場發展的下一輪紅利。

當然,對於即將到來的聯碼通用時代,巨頭們顯然並不那麼樂觀其成。市場壟斷被打破,就意味著勢必會有一部分商戶將從支微的手中流入中小支付機構的手中。

相較而言,微信支付的應對姿態更為積極。今年4月,微信支付已經開始以「二次認證」的方式開始提前綢繆應對。支付寶還暫時未有進一步的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Level 3自動駕駛充滿爭議,為什麼車企卻正在密集推出?
台積電:掌握華為晶元命運的台灣晶圓代工巨頭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