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釘釘戰醫療

釘釘戰醫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去年八月份的DING峰會上,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首次透露了釘釘開始向行業延伸,新零售、餐飲、教育、醫療,這四個領域被釘釘選作了「排頭兵」,此前,無招鮮少將釘釘歸於某一行業。

無招曾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坦言,釘釘有一套嚴格的流程來判斷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時候做。在這套流程中,「需求的嚴重程度」被視為首要因素;其次,相應的資源匹配度,投入產出比,也都被釘釘團隊視作判斷需求的標準。(詳見鈦媒體此前報道《釘釘裂變》)

為做醫療,釘釘專門成立了釘釘醫療團隊,隸屬於釘釘企業服務體系,以專門的團隊來保障組織和技術快速運轉。但至於團隊規模,釘釘副總裁楊猛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表示不便透露。

「釘釘醫療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塑互聯網醫療信心。」釘釘醫療行業總監王洪帥告訴鈦媒體,釘釘交出了第一張成績單:2018年,有3000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使用釘釘,同時有30萬醫生啟用釘釘。

雖然與釘釘平台上超過700萬家的企業組織相比,3000家醫院佔比並不高,但截止2018年末,國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11565家,釘釘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覆蓋率已經接近26%。

在今年七月初的中國醫院信息大會(CHIMA)上,釘釘擺了個專場,將主題命名為「2019釘釘未來醫院新生態論壇」,這是釘釘第二年參加CHIMA大會,也是第二次向醫院院長與行業夥伴們「宣揚」釘釘所期望打造的「未來醫院新生態」。

醫院「數字化底座」

為什麼釘釘進入醫院的速度這麼快?王洪帥嘗試著分析了其中的緣由,「扁平化的組織 透明化溝通,讓醫院文化發生深層次變化,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是非常認可的。」

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動方式得以讓釘釘迅速佔領醫院。

浙醫二院在去年六月份發布內刊稱,釘釘上線半年多時間,浙醫二院 5000 多名員工通過「釘釘」進行溝通和協同工作,浙醫二院王建安院長表示,「我們使用『釘釘』,不是簡單地把紙質表單變成電子錶單,而是在電子化的同時,進行流程再造、重新設計,改進工作方式。」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使用釘釘一個月時,也發布公告稱「釘釘不僅是辦公方式的變革。在初步完成第一階段審批的基礎上,下一步準備開拓學習強院等功能。」

「很多醫院也有自己的OA系統管理業務流程,臨床是管理檢驗報告怎麼流轉等,我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東西。」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信息科主任覃開舟參加了去年的釘釘「未來醫院」大會,他發現浙江很多醫院已經將OA功能和臨床功能打通,於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在去年12月啟動了與釘釘合作的項目。

覃開舟坦言,目前大部分醫院都在建設院內的信息系統,讓所有部門相互協調是目前建設的主要內容。

在無招看來,要想讓中國4300萬企業實現智能移動辦公,必須要完成五個「在線」: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延續這一思路,釘釘在醫療領域,也遵循著五個在線原則。

釘釘醫療應用(從左到右依次是其原生應用、生態應用、醫院模版),根據不同醫院的需求,該應用界面會有所不同,鈦媒體付夢雯製圖

「快速進入醫院,先讓醫院組織在線、進而溝通在線、協同在線。」王洪帥告訴鈦媒體,「從產品和解決方案層面理解,釘釘是醫院數字化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底座,這件事是釘釘自己干。」

按照流程,釘釘先把醫院相關的臨床、行政全部在線化,這樣省市區縣所有的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實現組織在線化;當組織架構形成後,醫療機構間的轉診、會診可以同步在線;此外,醫院管理可以通過釘釘更扁平,不像以前層層傳達、逐漸消減。

但王洪帥告訴鈦媒體,「前三個在線形成真正的數字化底座之後,不論是從用戶的需求來講,還是從建設者的需求來講,都通過業務平台進行整合。」

王洪帥希望釘釘會成為醫院新的基礎設施,「今天醫院更需要面向未來的數字化建設,所以給互聯網醫療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去To B,醫療行業互聯網公司只有切入B端才有新的機會。」

曾有一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也表達過醫療領域B端的重要性,他告訴鈦媒體,「醫療行業的主體是B,如果繞開B直接去To C是沒有根的。B是絕對強勢、絕對壟斷的,憑什麼讓你去to?但是真正成為他一個緊密的平台,成為工具之後,力量跟自己跑是一萬倍的差距。」

王洪帥覺得有了釘釘這個新的基礎設施會不一樣,「我旗幟鮮明地力挺互聯網醫療,希望有更多合作夥伴和我們一起推動互聯網醫療2.0時代的到來。」

在釘釘想要打造的互聯網醫療2.0時代中,ISV(第三方開發者)扮演著重要角色。釘釘作為底層平台,為醫院提供的是組織、溝通與協同在線,上層的業務在線與生態在線則交由第三方開發者。

乘數效應

連帆排班是釘釘應用中心裡第一個上架的醫療行業應用,從2018年5月12日上線以來,覆蓋了近2000家醫院,其中三甲醫院的數量超過三分之一,累計為護士和醫生節省工作時間超100萬工作日。

原本,連帆科技是國內最早給護理做臨床系統的企業,開發了全國第一套移動輸液系統,但前幾年推廣到醫院去非常慢,項目可以一個禮拜就交付給醫院,但是一年只能做一百個項目。

「我們很清楚我們需要有一個平台把技術放大、進行推廣。」連帆科技COO葉昂越覺得業務系統很複雜,很難把整個系統搬到釘釘平台上。

連帆把護理系統分成30多個模塊,選中「護士排班」搬到釘釘平台上,因為這個服務覆蓋面最廣,剛需且高頻,「以後應用系統是微小化的,只有微小化才能夠有精力把這個片斷做得完美,一定需要釘釘這樣的集成平台,才能把微小化的東西串起來。」

該模塊最終在釘釘平台上線用了五個月時間,葉昂越坦言,「傳統項目變成互聯網產品等於是重新來過,產品設計、上線、運營全部重新來過。」

「之前連帆團隊的十年歷史是上半程,2018年開始進入下半程,連帆要把前十年的經驗積累成產品,通過釘釘快速共享給其他醫院。」葉昂越透露,連帆下半年有兩個目標,半年做到15萬用戶,而且要打造另外一款應用搬到釘釘上。

像「連帆排班」這樣的應用,釘釘平台上有幾百個。在王洪帥看來,釘釘並不是一家醫療公司,而是一個企業服務平台,「基於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可觀的流量,給企業提供全新的機會去真正和醫院融合,解決破局的問題。」

在釘釘醫療的設想中,當醫院所有數據、人全面進行要素重組之後,整個醫療產業鏈圍繞核心醫療資源的生態全部會發生非常大的變革。釘釘醫療希望成為各互聯網醫療企業的B端入口,讓互聯網醫療企業拋開進入醫院的難題,專心為醫院、醫生提供服務。

「醫院信息化『分久必合』,醫院一定會有一個統一的入口」,雲嘉健康負責人馬躍飛告訴鈦媒體,對於醫院而言,原有的信息化業務是按照需求割裂式進行的,但數字化建設核心是從頂層設計開始,設計者希望用一個統一的平台把所有的應用進行整合,不希望有十幾個APP、帳號和體系,「病人也好、醫生也好,不用下載APP,我們所有的產品全部是去App的。」

秉承著這一思路,馬躍飛告訴鈦媒體,在雲嘉健康的業務中,釘釘被視為是B端入口,而患者入口則設在微信端。

基於釘釘平台,雲嘉健康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部的HRP系統、Bi決策系統、後勤維保系統打通,為醫院打造出釘釘「雲課堂」、「金牌團隊」、「直播應用」、智慧食堂系統等定製化應用。

以雲嘉健康的「慢病複診」應用為例,業務需要連接醫院、醫生以及患者三方。嘉興市第一、第二醫院的病人如果要做慢病複診,微信上使用「慢病複診」小程序,只要點兩步就完成了,醫生在釘釘中會實時收到一個消息,提示病人要進行慢病複診,醫生可以搶單,在釘釘上進行處理、轉方或者直接給患者打電話。

雲嘉健康「慢病複診」應用(左為患者入口,右為醫生入口),鈦媒體付夢雯製圖

馬躍飛向鈦媒體透露,「實際上這屬於兩套體系,雲嘉健康做的事情是把這兩套體系在不同的渠道上給打通。」

因為有連帆排班、雲嘉健康這類第三方開發者,釘釘醫療得以更快地進入醫院,產品快速進入醫院的同時,釘釘作為平台引入更多生態合作夥伴。

楊猛告訴鈦媒體,今年釘釘希望走向業務在線,「一是規模做大,整合更多合作夥伴、更多產品來服務醫院的需求;二是業務做大,在產品上通過增加開發資源和技術資源,基於醫院和用戶需求,去定製開發。」

「今天一家公司把所有的醫療業務體系做出來幾乎是不大現實的,我們還是要有一個小團隊,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做 」,釘釘副總裁張斯成負責商業合作投資和商業化設計,他一直在考慮,釘釘生態怎麼能夠幫助合作夥伴產生乘數效應。

在這次「未來醫院」大會上,釘釘醫療聯合元璟資本、雲鋒基金、君聯資本等八家投資機構宣布成立「釘醫會」,希望以資本為槓桿,放大釘釘在醫療領域的效應。

「我們希望在2到3年的時間內,整個醫療體系,特別是醫院、醫聯體、醫共體,能夠把釘釘作為數字化底座,幫他們去承載業務,包括組織溝通、業務協同等基礎性工作。?」

但如何篩選合作夥伴?張斯成坦言,「合作夥伴沒辦法篩選,但就像跑馬拉松,跑著跑著自然會有人到了第一梯隊,有人到第二梯隊,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

為了讓合作夥伴能和釘釘保持同樣的速度,釘釘自己建了個生態基地,名為「釘釘空間」,引入和邀請合作夥伴,從產品技術、服務市場、組織到最後面的服務銷售,幫合作夥伴一起做。目前,「釘釘空間」已經有20多家合作夥伴入駐。

阿里醫療布局中的B端入口

除了成為合作夥伴的醫院入口外,釘釘也正成為阿里內部醫療健康服務的B端入口。

7月18日,阿里健康發布了器官移植隨訪平台,該平台並未獨立發布App,而是將面向患者的C端入口放在支付寶上,以釘釘為醫院、醫生B端入口。阿里健康副總裁楊鋒告訴鈦媒體,「這款產品將作為醫院的應用直接長在釘釘上。」

此前,阿里健康已經將釘釘作為B端入口嘗試過協作。2018年4月,阿里健康整合體檢、問醫、購葯等健康領域服務能力,在釘釘企業服務市場開啟「阿里醫務室」,面向釘釘上的企業和組織提供健康體檢等相關服務。

鈦媒體此前曾報道過,阿里集團內部涉足醫療業務的除了醫療旗艦平台「阿里健康」外,還有阿里雲、螞蟻金服、支付寶、釘釘,不同體系間的協作在近兩年開始變得更為密集。

「不管螞蟻金服,還是阿里健康,對我們來說都是阿里經濟體里涉足醫療領域很重要的力量」,張斯成告訴鈦媒體,「釘釘跟他們是一種業務戰略配合關係,大家去實現突破的點不太一樣。?」

在這張棋盤中,阿里健康更多關注健康領域的流通環節,比如醫藥電商、智慧醫療、消費醫療等業務層面(關於阿里健康,詳細可查看鈦媒體此前報道);螞蟻金服則關註解決支付通道;阿里雲提供的是承載信息化的底座;釘釘則聚焦於醫院,從醫院內部組織提效開始到為醫院提供各式服務。

「所以大家本身就是有協同的整體,其實放在一起就是一個綜合解決方案」,王洪帥如是說。張斯成認為,大家在不同的方向和領域尋找業務升級機會,根據自己的專長往上走,最終才會聚在一起實現整個醫療產業的升級。

不論是阿里內部還是中小型互聯網醫療企業,釘釘都被視為是醫院端入口,但對於釘釘而言,真正的深水區是「如何能讓醫院業務在線。」?(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付夢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華為是如何用工業互聯網重構國家電網的?
盛景嘉成彭志強:離開資本市場談科技創新,完全是偽命題

TAG:鈦媒體APP |